1978年8月25日,越南派出兩百多名武裝人員,侵佔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浦念嶺,不僅如此,還在中國的國土上修建防禦工事,越軍在中越邊境集結了大批部隊,還叫囂着“越南人的血流到哪裏,哪裏就是越南的土地。”

越南如此囂張地侵略我國領土,我國秉着大國風範,本着和平解決爭端的原則,不將矛盾擴大化,但是越南不顧我國幾次發出是嚴正警告,仗着背後有蘇聯的支持就爲所欲爲。

我國當然不會任由越南胡作非爲,鄧小平同志親自點將,廣州軍區總司令許世友成爲這次自衛反擊戰的東線集團總指揮,這次中央軍委給予許世友很大的權力,西線的總指揮和副將都讓許世友自己挑選。

許世友想到的第一個人,就是他的老戰友武漢軍區司令員楊得志。

許世友將軍是一個不服老的人,已經七十三歲的他欣然接受了黨中央派給他的任務,他相信自己寶刀未老,能夠完成好這次任務。然而,七十三歲高齡的許世友卻懷疑比自己小六歲的楊得志,還能不能像當年一樣征戰沙場。

許世友爲了試試他這個老戰友幾斤幾兩,特意和楊得志比拼喝酒,楊得志喝了幾瓶茅臺後,還是不盡興,還要許世友拿酒來喝。

許世友認爲“能喝酒就能打仗”,看楊得志這麼能喝,就肯定楊得志也是寶刀未老,完全可以做西線的指揮官,就這樣,在許世友的推薦下,楊得志被任命爲這次自衛反擊戰的副總指揮。

對越自衛反擊戰正式拉開帷幕,楊得志和許世友分別在東西兩線作戰,這場戰役在兩位的領導下,僅僅用了28天就結束了。

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後,立下了如此大功的二人回到了國內,西線戰場總指揮楊得志被任命爲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許世友卻離開了軍隊。

那麼,同樣是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立了大功的將軍,爲何戰後,許世友離開了軍隊,鄧小平主動讓出總參謀長一職給楊得志,楊得志獲得提拔而高升了呢?本篇文章,筆者帶大家瞭解一下,對越自衛反擊戰,深度分析,戰後許世友爲何要離開軍隊?

越南在古代歷史上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中國的領土,或者是藩屬國、附屬國,唐朝時期著名詩人王勃就是在寫完《滕王閣》後,去投奔他在越南當縣令的父親,途中不慎落水而亡,這也從側面證明越南當時是屬於中國的。

但在五代十國時期,戰亂頻繁,誰都無暇顧及南方偏遠的越南,慢慢地越南就從中國的領土上分裂出去了,宋朝以後,越南成爲了一個獨立的國家,但它一直都是中國的藩屬國。

後來,中越兩國先後淪爲半殖民地,越南領袖胡志明都曾經在廣東參加過中國的大革命,在越南戰爭爆發後(抗法鬥爭),中國在國家本不富裕的情況下,依舊無條件支持越南,身爲越南的“老大哥”中國,不僅向越南派去了以陳賡爲首的軍事顧問,還先後給越南提供的物資共價值兩百億美元。

不久後,胡志明去世,黎筍上臺。

此時,越南當局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隨着中蘇關係惡化,以及中美關係的緩和。以黎筍爲首的越南當局,完全倒向了蘇聯陣營,對蘇聯言聽計從,蘇越兩國甚至簽訂了軍事同盟協議。

蘇聯爲了實現它的霸權主義,不斷給予越南好處,挑起中越矛盾,而越南全然不顧中國曾經給予的幫助,現在居然反過來想對付中國。如此一來,中國就處在南北受敵之境。

而此時的中國,卻不敢輕易對越南下手,一旦教訓了越南,北邊的蘇聯就會給我國北部施壓,使我國的國防安全面臨更加不利的處境。

但是我們不能任由越南胡作非爲。

黨中央和鄧小平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要給越南一些教訓。

不久後,中美正式建交,美國在國際社會中,譴責越南的行爲,並宣佈向中國提供幫助。

與胡志明相比,黎筍更親蘇。

1978年,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向柬埔寨發動了進攻,同時在國內發起了大規模的排華運動,甚至宣佈將西沙、南沙羣島納入越南的版圖範圍。

1978年8月25日,越南派出兩百多名武裝人員,侵佔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浦念嶺,不僅如此,還在中國的國土上修建防禦工事拉鐵絲網。

越南爲了討好蘇聯,派兵驅趕中國華僑,甚至派出了一個師包圍了老街的華僑聚居區,他們闖進華僑的商鋪,家中,無故掠奪財物,毆打甚至槍殺華僑;越軍用他們手裏的槍對着手無寸鐵的華僑,無辜的華僑被迫流離失所,大批華僑被迫回國,越軍的種種行爲已經完全惹怒了中國。

1978年12月初期,黨中央就醞釀着要懲戒越南,在黨中央的示意下,二十多萬人的軍隊集結在中越邊境,只要黨中央一聲令下。對越自衛反擊戰就會正式拉開帷幕。這次黨中央制定的戰略決策是“以多擊少,速戰速決”。

然而,此時中蘇關係比以往更加緊張,蘇聯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很明顯,在中越關係緊張之時,蘇聯要給中國壓力。

在這個關鍵時刻,鄧小平於1979年1月,對美國進行了國事訪問,美國總統卡特,以最高禮儀接待了鄧小平,中美關係開啓新的篇章,在美國訪問期間,有記者就中越關係、越南侵略柬埔寨等問題採訪了鄧小平同志,鄧小平同志笑着說:

“小朋友不聽話,該打打屁股了。”

而美國方面對此表示贊同,至此,中美兩國對越南問題達成共識,出手教訓越南已成定局。

此後,鄧小平親自點將,任命廣州軍區司令許世友爲這次自衛反擊戰的東線總指揮。

許世友何許人也?他出生在河南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中,年幼時,因爲家中貧窮,許世友被送到少林寺學習當和尚,後來,許世友參加了革命。

在少林寺的經歷,讓許世友在軍中武藝超羣。許世友慢慢從班長、排長最後升到團長。許世友可謂是身經百戰了,他曾參加過川陝革命根據地鬥爭、參加過七次敢死隊、參加過紅軍長征、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爲新中國的建立屢立奇功。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黨中央選擇讓許世友擔任這次對越反擊自衛戰的東線總指揮,就是看中了許世友這麼多年的作戰經驗,鄧小平還特意給予許世友特權,讓許世友親自挑選西線總指揮,和自己的副將。

一向喜歡喝酒的許世友,在挑選將領的這件事情上,也選擇用酒來決定西線總指揮選,誰最能喝,誰就來當西線總指揮。

金戈鐵馬幾十年,將軍中誰能喝誰不能喝,許世友心裏也有點數。他心裏的最佳人選是能喝能打的楊得志將軍。

但是當時的楊得志已經六十八歲了。這把寶刀有沒有老,許世友不知道。

於是他就請楊得志喝了一次酒。幾瓶酒下肚,楊得志還是沒有盡興,還要許世友拿酒來喝。許世友見楊得志還是和年輕的時候一樣能喝酒,就知道楊得志寶刀未老。

就這樣楊得志被任命爲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西線戰場總指揮。

那麼,許世友看中的楊得志,又是什麼樣人呢?楊得志和許世友一樣出生在一個貧民家庭,楊得志在17歲加入革命起義,隨後到達井岡山根據地,並且加入了共產黨,楊得志也是一步一步慢慢爬上來的,他有着充分的作戰經驗,而楊得志參加過最著名的戰役就是平型關大捷。

1952年,被升爲司令員的楊得志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指揮過著名的上甘嶺戰役,在1955年,楊得志被授予上將軍銜。

從楊得志的軍旅生涯來看,其實戰經驗豐富,他本人的實力也不容置疑。

許世友在東線指揮,楊得志在西線指揮。如此佈局實在是太合適不過了。

當鄧小平訪美歸來後,中美兩國從反對世界霸權的角度,站在了一起。

1979年2月17日,《人民日報》在黨的授意下發表了一篇報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來自中越邊界的報告》,報道中向全世界宣佈:

“越南嚴重威脅我國邊境的和平與安全…… 中國邊防部隊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被迫進行自衛還擊。”

我國邊防部隊對越自衛反擊戰正式打響。

許世友和楊得志分別率領軍隊從廣西,雲南方向,向越南發起進攻。

楊得志率領的西線第一個目標就是老街,想要攻克老街,就必須攻克紅河。紅河在我國流域內被稱爲金沙江,受地勢起伏影響,老街此處的紅河,水流湍急。越軍想要利用紅河天塹,作爲抵禦我國邊防部隊的第一道防線。

在紅河一側,部署了大量越軍,越軍在此處重兵設防,封鎖河面。

我國邊防部隊一開始準備強渡紅河,但考慮到紅河水深浪急,並且,越軍在此配備了大量軍事力量,如果強渡可能會損失戰鬥力,經過指揮所的考慮,在部隊執行強渡紅河任務的前一天,部隊接到了指令,改“強渡”爲“偷渡”。

在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我軍邊防部隊悄悄的來到了紅河對岸,就在先渡過紅河的隊伍架橋時,越軍發現了我國邊防部隊。指揮員見到“偷渡”被發現了,立馬下令還沒有過河的戰士強渡紅河,一時間,紅河兩岸馬達轟鳴,炮彈滿天,槍炮聲直到黎明才停下。

這個時候,我國的邊防部隊已經成功渡過紅河,我軍一舉突破越軍的第一道防線,並逐漸向越南南部挺進。

我國東線邊防部隊攻破了老街外圍的第二道防線,成功攻進老街市區,很快東線邊防部隊連續攻克越南幾座城市,中國軍人正在用極快的速度向越南南部進軍。

此時,越南共產黨總書記黎筍才意識到中國軍隊的恐怖,他急急忙忙調來越南的王牌軍隊(316A師)。

不得不說,越南畢竟是得到了蘇聯的支持,越軍的316A師配備的全是蘇聯最先進的武器,黎筍相信,如此裝備精良的部隊一定能打敗中國軍隊,他宣稱:

“316A師可以消滅掉中國的一個主力師。”

越軍316A師和中國軍隊,在代乃地區註定會有一場惡戰,代乃地區有一座500米高的山,誰要是佔領了它誰就能搶佔先機。一開始越軍的先頭部隊佔領了這座山頭。

楊得志立即命令部隊佔領這個山頭,在和越軍的一番較量後,制高點被我國邊防部隊佔領。此時的316A師開始慌亂了起來,他們也顧不得制定詳細的作戰計劃,每隔二十分鐘就開始向我國邊防部隊陣地發起進攻,企圖奪回失去的陣地。

越軍的王牌部隊在我軍邊防部隊面前簡直是以卵擊石,最終,316A師被我軍打散了基建,幾乎全軍覆沒。

楊得志所帶領的邊防部隊在西線這幾場仗,打得格外漂亮。那麼,由許世友負責的東線戰況又如何?

東線部隊的首個目標是奪取越南的軍事重鎮高平,爲了攻下高平,許世友讓部隊兵分三路。其中一路需要渡過朔江,朔江和紅河一樣山高水急;朔江和紅河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這裏是真正的一線天地形,最寬不過八米。

想要渡過朔江絕非易事,朔江也是高平戰役中最艱難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日本和法國軍隊都曾想打下朔江,但都失敗了。越軍有了前幾次的作戰經驗,他們相信只要守着朔江,就沒有軍隊可以打進來。

朔江是進入高平的重要門戶,越軍在朔江有重兵,這也成爲了我軍攻打高平的一大阻礙,他們不僅依靠朔江的天險,還依據在戰前佔領的我國長排山爲基地,長排山,山高、林密。

由於我國邊防部隊對地形和敵情的認識嚴重不足,在此處喫了個大虧,一度攻不下朔江,越軍在取得第一次勝利後,越軍卻沒有加大攻勢,反而撤退了。

然而,這次越軍的撤退只是爲了誘敵深入,越軍利用對長排山地勢的熟悉,讓戰士分散藏匿在草叢、石縫中。等我國軍隊靠近後,再準確地狙擊。

我國中央軍委的戰略是“以多勝少、速戰速決”,而越南黎筍相應下達的作戰策略是“以少勝多”,此處越軍用的這一招就是想要以少勝多,敵人陰險狡詐,這可讓進攻長排山的隊伍喫了不少虧。

最後,指揮所決定改變策略,利用夜色佔領長排山制高點,然後向下打;爲了讓部隊能夠順利從北邊上到山頭,一部分隊伍在東邊炮擊敵軍來吸引守軍的注意力,爲北邊的戰士做掩護。

不久,我軍終於佔領了長排山制高點,戰士們上下夾擊,終於攻下了長排山。事後,進攻長排山的四排被授予“長排山英雄排”稱號。

121師向高平西側進攻,準備切斷越軍撤退的路;但由於該地地形崎嶇,在穿插過程中,部隊多次遭到越軍襲擊。部隊翻山越嶺,行進了80公里,但是傷亡很大,後勤補給不能及時到位,等到了約定時間的時候,121師還沒能到達高平。

42軍集結了大規模的裝甲部隊,僅僅用了三個小時就到了東溪,隨後一路惡戰,爲後續部隊打開突破口。

在攻打高平的同時,許世友還派出部隊同時攻下了同登、坂然地區;爲了給越方一個教訓,許世友決定繼續南下攻打諒山。

僅僅用了兩天時間,諒山就被邊防部隊攻克,原本中央軍委只是想“有節制的教訓一下越南”,但是越南軍方在兵敗如山倒的時候,依舊宣稱“中國軍隊沒有佔領諒山市”。

許世友可不是喫素的,見越南還沒有吸取教訓,在中央軍委的指示下,許世友繼續向南推進,渡過奇窮河,越南此時無險可守。

東線作戰也幾乎是大獲全勝。

從中國直達越南的交通樞紐也被我軍掌握,只要一聲令下,中國坦克等重型機械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來到前線作戰,勝負已見分曉,炮火直指越南首都河內。

這下該輪到黎筍慌了,他立馬下令在河內修建大量防禦工事。各國駐越南代表團也開始向南撤離。

就在越南上下一片緊張的時候,中國卻突然宣佈撤軍了。

我國本就是愛好和平的國家,一直秉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但越南一意孤行挑戰我國權威,侵略我國領土,迫使我國進行自衛反擊戰,但我國秉“和平共處”的原則,這次出兵只是爲了教訓越南,但絕不會侵佔越南的領地。

打贏這場對越自衛反擊戰,楊得志和許世友無疑是最高的功臣,按照慣例,都應該得到重用的,在1980年,兩位將軍都進入了中央軍委任職,但是二人職位的安排上卻出現了反差。

楊得志被升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而許世友卻離開了軍隊。

就對越自衛反擊戰來說,許世友的表現優於楊得志,東線本就難以攻下,雖然許世友所在的東線,沒有西線那麼暢通無阻。但是,東線的作戰一直都是許世友將軍在統領。而楊得志在戰後一個月就因爲胃病離開了戰場,在離開戰場前,楊得志對接下來部隊的推進都做了妥善的佈局。

這次戰爭讓中央軍委意識到,先前中國軍隊一貫採用的戰術已經落後了。現在需要對軍隊編制進行改革,而鄧小平在3月份就主動讓賢,辭去了解放軍總參謀長的職位(鄧小平曾兩次兼任這個職位),現在總參謀長職位空缺,急需一位在軍中有資歷、有戰功的將軍來補位。

關於總參謀長的任命,中央軍委有兩個合適的人選,一個就是楊得志,而另一個自然是許世友了。但是職位只有一個,要從二人中選一個,中央軍委也感到難選。

要知道總參謀長,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總參謀部最高長官,對這個職位的任命需要格外謹慎。

那麼,爲什麼最後總參謀長這個位置,交給了楊得志而不是許世友呢?

要知道,許世友是1905年出生的,在1980年許世友成爲中央軍委常委的時候,就已經七十五歲了,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了。

雖說人家一心爲國,但你總不能活活累死人家吧,讓七十五歲的老將來帶兵,這怎麼看都有點不合適。

許世友以“猛”聞名,幾十年來金戈鐵馬,一身的傷病。以前條件是不允許,現在條件允許了,當然該讓人家休養了。中央軍委在瞭解許世友將軍的情況後,決定不再給他派發工作,讓許世友將軍安心的頤養天年。

而楊得志就和許世友將軍不一樣了,楊得志比許世友將軍小六歲,身體情況也格外硬朗,當得知中央軍委要自己擔任總參謀長的時候,楊得志也是欣然接受。

能在暮年的時候還爲國家效力,楊得志也感覺到十分的光榮和欣慰。

在擔任了這個職位七年後,楊得志年老,也不得不辭去這個職位。而在這之前,許世友將軍已經離開了人世,享年80歲。

藉此文章,向鄧小平致敬,向許世友和楊得志致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