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節前,有來自外企的職業經理人發文抱怨中國民企,網友並不認同他的言論。

外企的職業經理人是高高在上嗎?其實只是上了中國民企快速發展的車

這種外企職業經理人的言論是這樣的。

營業額從2.2億到2.6億,其實並不是一個很大的增幅,而且營業額也不是利潤,算法有很大的不同。

也有網友表示:2.2億到2.6億確實有點打臉,如果不是利潤率有大幅度提升,也許原料成本增長,業務自然增長或者隨便出個單品政策都能達到這種增幅

營業額增長18%不是什麼驕人的業績,其次把你換掉可能有很多原因,只是你不知道或者不願明說,作爲一個企業的總經理,這番言論,對公司完全沒歸屬感,既不能賦予企業新的價值,也不能接受它現有的文化,讓你走人也是對的。今天高速發展的中國與國外營商環境肯定是不一樣的,日新月異優勝劣汰,你可能沒跟上節奏。

對於“職業經理人”,他們的價值取向其實很明確,就是爲自己謀利益,這家企業利益小了,再去下一家。這位從外企到民企的職業經理人,也是這種邏輯:自己得到了利益,只是沒有符合預期,就開始抱怨。

對於這種情況,一些網友表示下面意見:還不是空降的職業經理人,折騰員工。爲了討好老闆各種折騰,以不符合公司要求,折騰走了一批老員工,最後自己被折騰走了。就發文各種抱怨。你們就動動嘴,按之前的公司模式制定一大堆不合時宜的規章制度,然後讓下面員工執行。各種折騰,福利各種裁剪,最煩職業經理人。

中國的民企,其實已經在很大的程度上在呼籲“狼性文化”,這也是中國彎道超車,超過很多發達國家的原因,但是一些外企人依然沒有看清楚形式。以高高在上的職業經理人自居,看不過民企、看不起民企的老闆,並且把這些歸咎爲民企的素質問題。

事實上,外企裏面“螺絲釘模式”適合固定的業務,但是對於新興的業務,他們就缺乏創造力了。

簡單來說,一些外企的朋友,都認爲自己很牛逼很專業很能幹,殊不知是你所在的平臺纔是真正的牛逼,這些平臺,有的已經幾十上百年的管理積澱,有的確實在研發創新上有自己的獨到之處,而你,說你是顆鏍絲釘都高看你了。

外企的成功是企業的成功,中國的民企即便不如外企,也比個人要強很多,企業是個人的平臺,這纔是關鍵。

整天這個看不起那個看不上!國內民營企業確實在管理上還在摸着石頭過河,不過這些企業家所經歷的,還遠輪不上你來指手劃腳的點評! 別把自己不當回事兒,也別把自己太當回事兒。

相比滿口抱怨的外企職業經理人,也有一些人表示比較和諧的說法:卻外企10年,幹到中國南方區經理離開,開始進外企覺得牛逼呀,優越感呀,高大上呀,後來瞭解深入發現,這制度,那流程,純粹就是幫着公司發展的活力,厭倦了,出來創業,也有外企高層一起創業的兄弟加入,我們的思路,怎麼讓企業高效就怎麼定製度,現在挺好。

很多外企的打工人(職業經理人)依然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看不起中國民企,看不起中國民企的老闆。認爲從外企到民企屬於“仙女下嫁”,也經常出現“喫飯罵娘”的情況,這種情況需要重視,中國已經強大了,中國的民企也已經強大了。

沒有民企老闆的冒險與試錯,中國能有今天?目前爲止,民企老闆依然是中國經濟的主力軍之一!外企人依然看不起中國的民企, 其實已經不合時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