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心學的核心之一,就是知行合一。所謂知行合一,並不是說先有知,而後,讓自的“行”與“知”合一,這樣理解就跑偏了。

這就直接導致一種現象——很多人道理講得頭頭是道,然而卻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說一套,做一套,知行根本不能合一。

爲什麼做不到知行合一?就是因爲人們會把知行分成兩件事 ,知是一回事,行又是另外一回事。

而真正的知行合一,知行是一體,當你一念起處,就是知,直接按照這個心念有所表現,才能知行合一,而不是另外起一個行的心,那麼就會有妄念來干擾你,讓你不能行動徹底。

《傳習錄》裏面記載了王陽明和學生徐愛的一段對話,是關於知行合一方面的。

徐愛問王陽明,現在人都知道要尊敬兄長,要孝敬父母,但是他們往往做不到,這就說明,知和行是兩碼事。

王陽明就說,這的確是現實中存在的狀況,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就是因爲人們在起了我應該“行”的這個想法的時候,已經被各種妄念和慾望來干擾或阻止掉了,已經不再是原來的“知”的那個本體了。

也就是說,知和行本是一體,一念起處,已然是行的開始,如果直接按照這個開始做下去,一念不斷,就做到了知行合一;而現在的人,會把知和行分開,心裏有了認知之後,並沒有遵循這個認知,而是又另外起來一個念頭,就是“行”,

也就是說,“知”是你的真心,而有了行動的這個想法的時候,就不是真心了,而是妄心在起作用了。

看到徐愛若有所思,王陽明接着說,你平時常讀《大學》,其實大學裏面就有知行合一的論述。

“如惡惡臭,如好好色”。聞到惡臭,不由自主就會厭惡至極,避之唯恐不及,並不是另外起來一個心念讓自己厭惡。看見漂亮的東西,本能的就會喜歡上它,喜歡它自然就有所表現,並不是另外起來一個心念要去喜歡它;

那麼,就是說啊,你本能的喜歡與厭惡,就是你知心的本體,是第一念,而這個時候,你不假思索地按照這個第一念有所表現,就自然而然的知行合一了。

但是倘若你這個時候,離開這個第一念,去思考我要做些什麼,那麼往往就會產生所做和所知不一致的情況。

這個怎麼理解呢?

我們雖然與生俱來就有對父母的愛心,對兄長的敬意,這是無需人教,自然具有,這種心意是發自本心的第一念,這纔是知,只存着這一個念頭,自然而然就會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兄長。

而一旦心裏面有了“我要去做一些事情來孝敬父母,來尊敬兄長”的想法,想要爲這些想法做一些事情,就已然離開第一念,離開知的本體,已然是一種妄念,這個時候,會有無數個妄念了來干擾甚至阻止你。

比如,馬上會轉念一想,我這個月房貸還沒有還,孩子的補課費也是一大筆開銷,實在沒有多餘的錢來給父母買東西,還是先緩一緩再說吧。

再比如說,我們對於自己喜歡的人,第一念就是不由自主的就想對她好,想爲她做一些事,但是如果不能在這個第一念上延續,而是另外升起別的念頭,比如說,我的付出會有回報嗎,他得到我之後如果把我甩了,我豈不是很慘?或者,她其實根本不喜歡我,我這麼做值得嗎?

有了這第二念,第三念,接下來會出現一大堆念頭阻止你,讓你不能把“對她好”這個“知”付諸於“行”。

而實際上,之所以有第二念,還是第一念不夠真,比如說,對愛的人產生了動搖,其實還是愛得不夠純粹,不夠強烈,對於這些種現象,王陽明總結說,之所以不能行,還是沒有真正“知”。

可見,知是行的根本,行是知的表現,知行本身是一體,如果知是動搖的,行必然無果。

而事實上,王陽明所提出的“知行合一”,強調的就是:知和行本是合一的,是一體。而不是說,要讓行來合乎知,實際上,有了“行”的想法,已然離開“知”的本體,是第二念。正所謂:一念成佛,再念成魔。

你的認知就是一種行爲,你的行爲處處體現你的認知。

下面這段話出自《傳習錄》。大家一看,就清楚了。

先生曰:“此須識我立言宗旨。今人學問,只因知行分作兩件,故有一念發動,雖是不善,然卻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一念起,已經是行,知若錯了,則行必錯,知若對,而行有始有終,所以能爲聖賢,一念起處,是非成敗已然分曉。

所以我們就要樹立正知正見,通過學習和修行,首先在認識上去僞存真,然後依照這個真心或者說初心,一念不斷,一路前行,正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纔是知行合一的真正意義所在,能做到這一點,運氣自然變好,福氣不請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