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親歷拐點。

喜訊從法國比涅森林一個火車車廂中傳出,巨大的震波撲向整個歐洲。

在耗時4年,死亡1600萬人後,一戰終於結束,時代重選軌道,世界進入復甦時刻。

復甦總從歡慶開始,倫敦大本鐘重響,白金漢宮廣場上,歡呼像潮水般起伏。

滿街都是爛醉人羣,1918年秋雨澆不滅舉城狂歡。生活其實千瘡百孔,但好在重新有規可循。

隔海的紐約,歡慶同樣淹沒都市,摩天大樓之上,懸吊着德國皇帝巨大人偶,人偶下面是載歌載舞的人們,願厄運永不再來。

美國佐治亞州,人們開始佩戴鮮紅的虞美人花,紀念逝去的人。不久之後,虞美人花傳遍大洲大洋。

一個叫杜魯門的炮兵,戴着小花靜靜回到家鄉,開了家小服裝店。他不知道將來會成總統,火爆生意讓他心滿意足。

每個復甦之年,都用歡慶作別過往,然後靜候拐點到來。

歐洲的報紙上,開始連篇累牘地追問:世界重啓之後,未來將會如何?

難得面對一個徹底改變的世界,你沒有任何藉口,只能行動起來!

踩着灰燼再次上路的人們,開始感受故事的轉向。非典結束那年,北京同樣在狂歡,樸素的喜悅如火山般爆發。

王府井敲響太平鼓,什剎海支起排擋桌,從成都來京出差的經理,被猛灌扎啤,恍如隔世:

“我中午剛從成都飛到北京,在機艙裏還戴口罩,可剛下飛機就被幾個接機的北京哥們兒把口罩給撕了——非典都成過去時了”

在東單街頭,樂隊高唱“新長征路上的搖滾”,東安市場工作人員說:一場戰爭過去了,我們要面對的事情有很多。

和一戰結束相似,歡慶後的人們,都會快速重啓生活。重啓越快,就越能在新故事中搶佔先機。

解禁夜,三里屯酒吧燈影傾瀉鋪開,有機敏的老闆,利用閉店期裝修,生意並無耽擱。

遭遇歷史殘章斷句的人們,多有驚人適應性,命運驚濤駭浪,但總能找到棲身之所。

2008年6月,汶川公祭日之後,整個震區與整個國家,開始艱難復甦。

地震中失去燒臘店的店主,推出多年不用小車,沿街販賣。

第一天賣錢,送給親人解放軍;第二天賣錢,給小孩子買課本;第三天賣錢,攢起來,等待未來開店。

感恩回報、重拾生活、積蓄希望,這是復甦之年的標準軌跡,真正穿越厄運的人,甚少絕望,因爲絕望無用。

電視上,彭州受災羣衆對鏡頭說,最急需的不是方便麪礦泉水,而是速幹水泥,來一車被能搬空一車。

那些水泥用來修灌溉水渠,不誤農活。一切只要流動,就有希望。

劍南春恢復釀酒,麻將桌搬入板房,傷城都江堰的許多人,跳起廣場舞,廢墟前車流漸多。

汶川老人,在板房前養了四隻小鳥,相比那些宏大敘事和沉重苦難,鳥叫是微小但倔強的反抗。

他堅信一切都將復甦,鳥一叫,生機就來了。

復甦之年,總有一個特殊時刻,一側牽連着壓抑的長夜,一側藏着破曉的機遇。

黑死病肆虐歐洲時,慌亂無措的人們,追尋傳說中的希臘醫書,意外找回大量失傳的文學典籍。

疫情結束後,沉睡千年的詩句飄蕩在佛羅倫薩午後,文藝復興至此拉開序幕。

災難總讓人被迫停步,然後在復甦之年修正方向。

1665年,23歲的牛頓,回到老家鄉下,躲避鼠疫。

與世隔絕的鄉間小屋中,他在百葉窗上開了小洞,光柱射入,穿過棱鏡,在牆上散出彩虹。

世界揭開一角,更多好奇在他腦中徘徊,多年後他說:

那是我一生中最旺盛的發明年齡,也是我一生中最專心於數學和哲學的時期。

兩年後,牛頓帶着滿腦子奇思妙想回到倫敦,滯澀的文明齒輪轟隆重轉。

他回來時,倫敦大火剛結束半年,城中尚有焦痕,大量建築動工,因此吸引來大批跨海移民。

移民加速了倫敦重建,推動了港口升級,並誘發第一次炒房風潮以及保險公司誕生。

大人物有大人物宿命,小人物有小人物機遇,災難以慘烈方式打開新世界,復甦之年,就是探索的起點。

1918大流感催生了女性職場和現代醫院,2003年非典,改進了公共事件通報,並推行全民洗手習慣。

非典改變的軌跡不止如此,網民數量因隔離翻了一倍,騰訊推出QQ秀,新浪增開聊天室,淘寶京東相繼發力,開啓互聯網黃金十年。

那年冬天,在河南老家躲避疫情的岳雲鵬,拒絕家傳的饅頭蒸籠,重回北京。

寒風掠過公主墳的長街,此前他北漂失敗,被飯店開除,非典後招工熱潮,他找到新工作,不久後遇見郭德綱。

命運總在復甦之年轉向。

新冠疫情之前,誰能料到大學只剩網課,出國遊變成奢望,春節會倡導靜止,誰又能料到,我們將墜入什麼樣的新命運?

2021跨年夜,橫店上空無人機羣飛起,幻化圖案,祈福新年。

光影之下,仍有劇組跨年開工。去年上半年電影禁拍,下半年網劇火爆,變數無人能料。

命運輪轉太快,他們無暇細想,只能全力奔跑。

穿越震盪,尋覓機遇,終究要向上的朝氣支撐。

倫敦大火之後,被燒燬的聖保羅大教堂重建,規模遠超從前。

開工第一天,工人在廢墟間,隨意找一塊墓碑殘塊,做測量定位的記號。

那塊石塊上刻着拉丁文Resurgam,意爲“我將再起”。冥冥中仿有天意。

人們因此鬥志昂揚,英格蘭從未修過如此高建築物,但詩人詹姆斯賴特寫道:從無到有,聖保羅將再次高聳入雲!

重建持續30多年,大教堂終在1711年完工。那塊“我將再起”石塊,鑲嵌在南門頂上,上方浮雕是重生的鳳凰。

心志力量支撐人們重新站起,更護佑人們走過漫漫長夜。

2008年5月19日,谷歌搜索記錄下一條奇怪曲線。當日下午14時28分,中國區搜索量斷崖式跌落,曲線形如向下的刺針。

那一刻,中國幾乎無人上網,全國默哀三分鐘,悼念地震遇難同胞。

谷歌中國官方博客中寫道:這是一條哀悼與團結的曲線,一個民族在悲痛中垂首,“當她擦乾眼淚,她的頭顱揚得更高。”

眼淚很快被擦乾,朝氣在震區匯聚。

在綿竹,簡陋帳篷搭建的人力市場內,人們排長龍領取登記表。震後不到一個月,8萬受災羣衆中,14000人登記找工作。

綿竹勞動局局長說:

我們這裏個個都是好樣的,我們不願蹲在帳篷裏等飯喫,我們要靠自己的手重建家園!

震後第一年,記者重訪都江堰,昔日的旅遊城市,如巨大工地,街上到處是裝滿石材的卡車。

那些石塊上沒有拉丁文,但彷彿每一塊都刻着“我將再起”。

向上的朝氣最終匯成氣場,鼓勵所有人樂觀向前。

非典過後,流行短信中,重新解釋SARS爲“Smile And Retain Smile”,微笑,並保持微笑

當年6月24日,世衛組織解除對北京旅行警告。8848創始人老榕,約朋友一起去酒吧慶祝,但所有人都拒絕邀請。

疫情時,他和朋友無數次暢想,解禁那天要如何狂歡。但解禁之後,人人都在忙碌。

整個國度都在籌備出發,朝氣如新。

那夜,老榕獨自一人去了酒吧,卻並不覺得孤單。世界又重啓向前。

他在文章中寫道:新生的感覺,應該就是這樣。

非典過後17年,大時代震盪又來,我們都是新冠疫情的親歷者。

2021年,成爲所有人期待的復甦之年。雖然海外確診居高不下,石家莊風雪封城,但正在普及的疫苗,有望在夏天,讓我們重回生活。

屆時,我們將開啓重新生長,適應疫情後的世界,適應已改變的世界。而生長的勇氣,來自全民的朝氣。

春節前,李現拍了一個特殊的視頻短片,用陽光朝氣,迎接新的春天。

00:30

短片中,李現童話般重回兒時模樣,在老家屋中開心籌備新年。直到發小按起門鈴,他才瞬間變回大人李現。

視頻裏那溫馨的家庭,便是我們對生活秩序的期待;朋友間相聚的歡樂,傳遞着喜悅和樂觀。

而推出視頻的伊利,則希望傳遞新年期寄:人們如孩童般樂觀向上,充滿朝氣奔跑在2021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