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豐於2月4日啓動第三屆水果年貨節,通過SaaS化、App化實現內部信息數據鮮豐水果成爲了杭州生鮮水果的獨角獸企業,在疫情之下實現了17%增長。

目前,鮮豐已在全國19個省市佈局超過2000家店鋪,旗下擁有鮮豐水果、阿K果園子、水果碼頭、鮮果碼頭、楊果鋪五個水果品牌。

鮮豐水果,從1997年沿街叫賣起家。2004年,鮮豐水果開設了全國第一家門店(店名“羣豐大果園”)。首店的成功運營,讓鮮豐水果將連鎖店鋪拓展至全國的資本。

鮮豐水果的運營思路,是專注於城市發展。因此以大本營杭州爲例,全城共計鋪設了500餘家門店。在人口比較密集的街道,短短百米就有2-3家鮮豐水果店。

當加盟店數量呈指數級上升時,鮮豐的管理成本也隨之上升。爲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鮮豐開始了數字化轉型,改變原本分段式的系統模式,讓門店、採購能實時瞭解採購情況、運營需求和市場銷售信息。鏈式反應讓鮮豐水果從採購裝車,到產地分選,再到門店銷售完成,可以將損耗控制在5%以內,門店庫存週轉率平均1.9天,加盟店普遍經營6到12月後,有望實現回本盈利。

構建“水果產業互聯網”

鮮豐水果副總裁馮德心透露,生鮮水果產業環節多、鏈條長、損耗大,如果單靠門店發展,根本無法撐起如今鮮豐水果的規模。而鮮豐想做的是將全鏈條打通,構建“水果產業互聯網”。

而構建互聯網的基礎,是實現全面數字化。去年董事長韓樹人喊話,“數字化,是全體員工的事。”他表示,疫情使人們購買水果的習慣發生了改變,對產品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因此,供應鏈變得更加重要,未來佔有重要角色的應該是專業的供應鏈服務平臺。

目前,鮮豐的冷鏈物流體系已經完成了WMS(倉儲管理系統)建設,實現了倉配作業流程化,同時也相繼完成TMS(物流運輸管理系統)、運力平臺建設,實現產地到中轉倉、到城市倉在途可視化。

馮德心解讀了渠道分銷和發展模式,現在業內同行如果有自有供應鏈,只需交一筆平臺使用費,就可以加入鮮豐的中心倉;如果商戶想從鮮豐進貨,也可以直接下單。去除了傳統的多級流通,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在中國,生鮮水果市場是一個萬億級的大市場,單一頭部企業所佔的市場比重不足1%。僅僅是鮮豐水果的TOB供應鏈服務,就可以達到幾十億的營業額。但在市場全面數字化的當下,鮮豐更想將生鮮水果市場也帶入全新的數字化狀態,服務產業鏈上下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