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聚牛科技記者獲悉,探真科技(TensorSecurity)近期獲得北極光創投領投、蘋果資本跟投的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探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0年7月,基於DevSecOps理念,專注於提供全棧內生的雲原生安全解決方案。

過去,大家用虛擬化技術隔離主機,如今企業在上雲環境中,容器技術部署效率高,呈現取代虛擬化的趨勢。“雲原生”則在此大趨勢下興起,可以粗略理解爲“基於容器化,重塑一切雲上基礎設施”。

所謂容器技術,是由英語單詞Linux Container直譯而來,原意是集裝箱、容器的含義。集裝箱的特色,在於其格式劃一,並可以層層重疊,在早期沒有集裝箱概念時,貨物往往無序地擺放,十分影響出貨和運輸效率。而有了集裝箱後,可以更加快捷方便的爲生產商提供廉價的運輸服務。

雲上基礎設施中的容器化借鑑了這一概念。早期,大家都認爲硬件抽象層基於hypervisor(虛擬機監視器)的虛擬化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上提供虛擬化管理的靈活性。但隨着時間推移,用戶發現hypervisor方式的麻煩越來越多,由於各個開發環境操作操作系統和依賴環境的不同,每次虛擬機運行都需要一個完整的操作系統以及其中安裝好的大量應用程序,重複且冗餘的行爲大大降低了任務效率。

因此,雲容器技術的誕生解決了IT世界裏“集裝箱運輸”的問題,並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l 極其輕量:只打包了必要的Bin/Lib;

l 秒級部署:根據鏡像的不同,容器的部署大概在毫秒與秒之間(比虛擬機強很多);

l 易於移植:一次構建,隨處部署;

l 彈性伸縮:Kubernetes、Swam、Mesos這類開源、方便、好使的容器管理平臺有着非常強大的彈性管理能力

容器易擴展,但相對應的問題是,隔離不如虛擬化徹底。容器內部是基於網橋模式進行通訊,單一容器一旦被攻陷,就會橫向擴展到集羣,造成數據泄露等。以及,傳統安全工具不是雲原生架構,不能匹配雲原生自身靈活、可伸縮的訴求,導致安全防護效率跟不上應用迭代速度,也無法隨服務進行動態伸縮隨時啓停。

這些都意味着,容器安全比虛擬化安全更復雜,今天尚未有成熟安全方案,而探真植根的便是雲原生應用的整個生命週期,在雲原生應用的開發,部署以及維護的三個階段,致力爲企業提供整體的安全解決方案。

目前,探真面向的多爲中大型企業,根據產品模塊、主機數量進行收費。

團隊方面,探真核心團隊來自聽雲、字節跳動。CEO張濤曾歷任聽雲CEO,Palo Alto Networks中國區總經理,Check point software中國區總經理;COO Moca曾歷任聽雲COO, 百度移動雲業務高級經理;CTO 黃鶴清博士曾任字節跳動雲安全方向負責人,硅谷資深雲原生安全專家,企業信息安全專家,Palo Alto Networks, FireEye, IBM等知名企業安全專家。

對於本次投資,北極光創投合夥人林路表示,探真團隊過去在該領域有足夠積累,相信未來可以延伸出更多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