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20年沒有發生疫情,那麼2019年的那部講述京都風光治癒系電影《在京都小住》或許會跟《非誠勿擾》一樣成爲爆款,迎來無數影迷湧入京都。《在京都小住》講述了一個在東京居住的姑娘去京都看望受傷舅公的故事。故事講述了女主來到京都後,每天悠然自得的日常。在京都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古老建築中,生活得十分愜意,走過百年老店比比皆是的街道,品嚐地道美味的傳統小喫,如詩如畫的日子引起繁忙的都市人深刻的反思。  

伴隨着《在京都小住》悠閒自得的生活方式,電影中出現的很多京都獨有的商鋪老宅靜怡得演繹着古都餘韻。京都的大街小巷的商鋪多是擁有着100-200年悠久歷史的老宅,這些老宅通常被稱爲“町屋”或“町家”,是日本商人和手藝人工作和居住的傳統連體式建築,也是蘊藏京都更多的韻味和魅力的所在。京町屋的特徵是門面入口較窄,而進門之後有狹長的通道,形似鰻魚側身躺下的樣子,故被稱爲“鰻魚的寢牀”,房屋設有寬軒、格子窗、垂簾等,在遮風擋雨的同時還具有通風和採光的功效。走進屋內更是“別有洞天”,屋內帶有續間、坪庭,庭院的曼妙景色更體現出了京町屋的“侘寂”之美。百年老宅“町屋”讓人不由用心體會這座古都真實又純粹的舊時代風情,盡享京都歷經歲月沉澱後遺留下來的悠長餘韻。  

如此古風瀰漫的京都每年過年又是一番景象。京都每年以稱爲“掃煤”大掃除日的12月13日爲京都迎新年準備的正式開始日。12月13日舊曆中稱爲鬼宿,是大吉大利之日,舊時日式家庭有在圍爐裏燒柴的生活方式,日積月累下來的煤灰較多,易使屋內變髒,因此在這日中大掃除使之煥然一新,以此迎接正月及嶄新的一年,所以這日也被稱爲“正月事始”,“正月興起”。從江戶時代傳下來的風俗,這日裏在祗園(東山區)的藝妓和舞妓們會一起結伴上街問候她們這一年裏備受照顧的的技藝匠師和恭喜茶屋老闆們在新年裏生意欣榮。京都的人們在看到藝妓和舞妓的出行,便會意識到年關將至,紛紛忙碌準備製作年菜,所以出入“錦市場”的人也便陸續開始增多起來。“錦市場”是位於京都市中心街的“錦小路”,是一條400米長的商業街,它也被稱爲“臺所”是京都的旅遊景點,也是當地居民們購買年貨之地。  

春節過年各地都有不同的習俗,在京都的除夕夜就有喫新年蕎麥麪的習慣,而鯖魚蕎麥麪發源於京都,是京都的名菜,京都人習慣鯖魚蕎麥麪。鯖魚蕎麥麪是由“松葉”店鋪的第二代店主“松野與三吉”先生開創。“松葉”老鋪是自1861年創業至今已有159年曆史的老字號。鯖魚蕎麥麪的開創者“松野與三吉”先生將當時京都人身體欠缺的蛋白質來源鯖魚與蕎麥麪搭配來達到營養均衡,並經過反覆試驗的結果,將鯖魚“甘露煮”作爲蕎麥麪的配料,實現了味道和營養都精美絕倫的“鯖魚蕎麥麪”。甘露煮是日本傳統的一種煮魚調理法,先素烤魚,再以焙煎茶加入飴糖漿與醬油一起煮,煮至骨軟而不散,是費時但能實現食物保存的風味煮法。自那以後,“松葉”老鋪作爲“鯖魚蕎麥麪”的本家,始終堅守着傳統的味道。

一到除夕,很多人就把松葉老鋪的鯖魚蕎麥麪作爲過年蕎麥麪。喫完蕎麥麪後,伴隨着除夕的鐘聲到就近的神社、寺廟參拜,這已經成了京都過年的慣例。  

京都爲慶祝新年,會在元旦祈求吉祥喝的茶稱爲“大福茶”。據說在很久以前,京都瘟疫大流行的時候, 僧人“空也上人”給病人喝了加梅乾的茶,就此之後瘟疫平息了。當時的天皇爲了仿效,每年元旦都飲這種茶,因此也被稱爲“皇服茶”“王服茶”。之後在煎茶中加入梅乾和海帶來飲用便成爲了主流趨勢。根據茶店的不同,將糙米茶和焙茶等以各種各樣的包裝的“大福茶”也成爲了京都人必購年貨之一。  

櫻花飄飄,古韻猶存的京都,新年風俗也讓人耳目一新,在此辭舊迎新的日子裏,讓我們以不同的風俗一起喜迎新年,共待春花爛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