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上面有這麼一部神劇,在時隔10年之後播放,它的評分依然達到了9.1分,並且被很多人稱之爲是國產劇的巔峯。而這部劇就是《天道》,很多人在看了這部電視劇之後,都覺得自己是深受啓發,特別是文中的主人公丁元英,能夠看透一切事物的規律,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被稱爲股市“鬼才”,他能料到哪隻股跌,哪隻股漲,面對文化犯罪分子王明陽,警方束手無策,只有丁元英看出要給他一個靈魂歸宿,從而讓他乖乖招供。

這部電視劇改編自豆豆的小說《遙遠的救世主》,在這部電視劇裏啊,我們可以看出很多的東西、看人性,看商道,看孝道,甚至一些案例就是來源於現實的素材。

這部電視劇中的主角丁元英,爲什麼這麼厲害?因爲他掌握了天道,而天道是什麼?就是規律。他能夠洞察所有規律,特別是人性的規律,所以他才能永遠能夠立於不敗之地。不管他幹什麼,都能夠看到最根本的東西。操盤資金賺錢,幫助王廟村脫貧,成就格律詩,最根本的就是他能夠洞悉所有人的人性,知道他們會怎麼做,自然能夠將他們玩弄於股掌之上。

那麼我們從《天道》中,能夠學到什麼呢?

1.要了解人性

說實話,在職場裏面,你要想和人一起工作,想要和別人合作,那麼就要了解這個人的本性究竟怎麼樣,這個人他能不能合作,能不能成事兒,這纔是關鍵。你要做事,那你就要先摸透一個人,你就把人先摸透了,你才能做好工作,畢竟所有事情都是人在做,只要把人搞定,那麼事情的問題也就不大了。

在王廟村成立格律詩公司的時候,丁元英提的一個要求就是不管他們怎麼樣,馮世傑,劉斌,葉曉明這三個人,他們只能佔據49%股份,他們不可能在公司中佔據主導權,儘管他們是發起人。這是爲什麼呢?因爲從丁元英的角度來看,由於這三個的文化屬性就決定了他們的人性,他們很有可能就是無法把控公司的發展方向。後來果然不出所料啊,在樂聖起訴格律詩之後,劉冰等人認爲自己必敗無疑,急急忙忙去找樂聖進行和解,萬萬沒想到被對方擺了一道,知道和解無望之後,又立刻出賣股份,退出公司,就是爲了保全自己的利益。在看到利益的時候,趕着上,在看到要虧損的時候,就立刻脫身,不能夠同甘共苦,這就是人性。如果是這三個人佔據了格律詩的51%股份,那麼格律詩公司是肯定不存在的,他們肯定會把格律詩公司給賣掉而丁元英選擇的肖亞文在覺得會虧損的情況下,依然喫進股份,可以說是選擇對了。

其實,所有的一切都在丁元英的計劃之中,就是他在謀劃王廟村的時候,他就想到了這是一個殺富濟貧的過程,當然他也想到這三個人可能的反應是什麼,其實這也是一種考驗,如果這三個人通過考驗呢,要能走得更遠一些,但是如果這三個人無法通過這次考驗,那麼他們永遠也就沒有這個機會了,當然呢,這三個人放棄公司,其實也是在意料之中,所以丁元英永遠能夠爲自己留有後手,永遠不會影響他下一步的動作。

現實中的很多人,他們只是看工作而不懂看人,這樣做的後果,把一些關鍵工作交給一些不靠譜的人去做,這樣反而會影響工作的效率,甚至會給自己挖坑,最後還是把自己坑了。

在做事情之前,我們要首先了解人性,解決了人就解決了事情。那麼該怎麼了解人性呢?看行爲、看錶現。丁元英爲什麼能夠看出這些人呢?從他們“等靠要”的特點上就看出來了,他們不會自己積極主動去改變命運。看他平時是如何應對問題、怎麼去對待人的,自然就能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2.要利用人性

人的慾望是很多的,你想要用人,那你就要利用人性。就像華爲一樣,華爲加班那麼狠,但是很少有人去批評,反倒都想要進入華爲。爲什麼呢?因爲華爲給的錢多,誰不想願意多賺錢呢?就是利用人性。

丁元英是一個洞悉人性的高手,他能夠利用人性來實現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天道》劇中的一個人物,劉冰可以說是非常慘了。當劉冰退了股份之後,但他依然選擇留在公司工作,因爲他喜歡開公司寶馬的感覺,享受衆人追捧的感覺。但是,在看到公司扭轉之後,他心態就變了,他覺得不服氣。而丁元英也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興致很高,但是能力不夠。丁元英也看在眼裏,給了劉冰一個兩年前就密封好的資料袋,就給了他一份資料,說是這是能夠制約過格律詩的資料。丁元英告訴劉冰:這裏面是可以推翻判決的資料,這些資料可以用來保住工作,而不能用來要挾。而劉斌並在思考良久之後,還是選擇和樂聖和格律詩進行溝通,想要謀求自己利益最大化,他跟歐陽雪提出的要求是他要當公司總經理,公司20%的股份。但是當他拆開那份絕密的文檔時候,發現裏面全部都是白紙,這時候他就知道了,他讓丁元英給耍了。當然,劉冰的下場很慘。

但是,劉冰能怨誰呢?丁元英也說了:如果劉冰能夠老老實實的那就分股份。所有的一切,都是劉冰的咎由自取。丁元英只用了一份白紙,說了幾句話,兵不血刃,利用劉兵的貪婪人性,這就解決了公司的律師公司最大的隱患,可以說他真的是一個懂人性的高手。

人總是有弱點的,你只有看懂人性,你才能夠對症下藥,才能夠投其所好,公司裏的領導也是一樣,你不瞭解領導的性格,不瞭解領導的喜好,你怎麼去攻略領導呢?不管怎麼樣,只要是人,他總有身上最薄弱的一個點,只要抓住最薄弱的這麼一個點,那就能成事。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投其所好,知道這個人她喜歡什麼,愛什麼,不管怎麼樣,當這個人他在面對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時候,他肯定會放下戒備,這個時候就是我們表現自己的最好機會。

寫在最後

人性,可以說,進入職場之後,你一定要懂纔可以。你不懂人性,你就抓不住要點,你不知道怎麼和領導來往,不知道怎麼和同事合作。只有懂了人性,才能把握住關鍵點,自然也就能夠成事了。

《遙遠的救世主》除了對人性有深刻的探討,還對投資、人性、愛情、哲學、宗教都進行了深刻的探討。一流小說看境界,而這本書的境界也確實很高,能夠給人帶來不少啓發。王志文的一個朋友就看了四十多遍電視劇,還有一個朋友深受啓發,還發了財。而我在看了之後,也有所感悟,特別是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的分析,對當下的職場以及個人發展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爲什麼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也只能碌碌無爲?那是因爲我們根本不懂得自己的思維,不懂得改變那些傳統觀念,所以註定要看着別人發財賺錢。 我們總是說,一定要從自己的階層裏跨越出去,但是你真的有仔細分析過如何跨越嗎?好好讀讀這本《遙遠的救世主》,正如書名要表達的一樣: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救世主,真正能救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豆豆的《遙遠的救世主》還是值得一看的,值得每個人反覆研讀。它能讓人改變思維,重塑格局觀,看見“新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