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之江生物成功“轉板”科創板後,新三板公司默樂生物也正計劃進軍IPO上市。在新冠病毒疫情下,這家核酸檢測公司業績出現爆發,2020年上半年盈利超過4000萬元。

新三板醫藥企業已經掀起IPO熱潮,垠藝生物等多家公司正處於上市輔導期。券商分析認爲。新三板體外診斷細分領域中的分子診斷及POCT(即時檢驗)相關公司業績亮眼。

默樂生物啓動IPO

默樂生物近日正式啓動IPO,輔導期自1月13日起,輔導機構爲民生證券。

處於醫藥製造業的默樂生物,主要從事體外分子診斷試劑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技術服務。該公司於2016年掛牌新三板。

在新三板,還有達瑞生物、科新生物、璟泓科技、百博生物、中生金域、科域生物等數十家掛牌公司的主業均涉及體外診斷技術或產品。

資料顯示,默樂生物的產品主要包括性病傳播類檢測系列、高值耗材系列、呼吸道傳播病原體檢測系列、腸道病毒檢測系列等。在2019年年報中,公司預計2020年有多個三類新產品獲證,其中包括2019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產品: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ORF1ab、E和N基因檢測試劑盒等。

在新三板掛牌期間,該公司未進行過增發融資。二級市場上,該公司股票交易不算活躍,不過2020年出現大漲行情,2020年11月13日和2020年11月16日連續兩日漲幅翻倍,該股目前市值爲7.35億元。

默樂生物是一家由自然人控股的企業,控股股東周林福目前持有該公司40.07%的股權,和其旗下泰州金科資產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合計持有默樂生物55%的股權。

新冠病毒疫情下業績爆發

默樂生物營收規模較小,掛牌新三板前,業績持續出現虧損,2015年虧損超200萬元,不過2016年業績扭虧爲盈。

(2020年上半年默樂生物財務數據)

2019年在收入增長的情況下,該公司業績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當年盈利同比減少近五成至105萬元,扣非後淨利潤再度出現虧損。業績下滑的背後,公司解釋稱主要因研發中心改擴建導致的各類成本費用增加,銷售費用增加以及新品研發費用的投入加大等。

2020年,在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下,默樂生物的業績卻出現大爆發: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08億元,同比增長超6倍;淨利潤爲4762萬元,同比暴增超17倍;毛利率爲65%。

據介紹,儘管受新冠疫情影響,醫療機構停診、患者就醫減少等導致常規檢測試劑銷售急劇下降,不過樣本處理類產品受新冠疫情防控需要導致銷售收入急劇增長,這類產品同比增長9680萬元,且該類產品毛利率較高,爲65%,因此促進公司2020年上半年盈利大幅提升。

默樂生物表示,公司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ORF1ab、E和N基因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雖然未能如期取得國家局三類註冊證,但是公司在樣本處理類產品的銷售上取得重大突破,尤其在海外經銷渠道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業績。公司並預計,2020年下半年公司的2019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產品三類新產品獲證。根據公司公告,該新冠病毒檢測產品尚未有最新消息。

由於2020年業績爆發,默樂生物大手筆“送股”,以此擴大公司股本規模:每10股送紅股14股。分紅前公司總股本爲1875萬股,分紅後總股本增至4500萬股。

醫藥企業站上風口

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醫藥企業尤其是檢測、疫苗等企業站上了“風口”,一大批新三板公司乘借東風籌劃IPO“轉板”。

已於近日正式在科創板上市的之江生物,主業也是分子診斷試劑及儀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該公司是正宗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概念股。新冠疫情影響,之江生物業績同樣爆發。此外貴州三力、君實生物、成大生物等前新三板也已成功“轉板”。

多家新三板醫藥企業同樣在籌劃IPO上市,垠藝生物、電生理、優德醫療等公司正處於上市輔導期。垠藝生物的主業爲冠狀動脈植/介入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該公司已於2020年4月份終止掛牌新三板。

廣證恒生分析師趙巧敏指出,2020年上半年體外診斷行業正快速發展,主板營收保持增長,產品毛利率上升推動主板淨利潤增速加快。但新三板營收、淨利潤呈下降趨勢,細分領域中其中分子診斷及POCT(即時檢驗)營收增長表現亮眼。

對於多家新三板體外診斷企業,趙巧敏篩選出明星榜Top,其中默樂生物在營收、歸母淨利潤、淨資產收益率等方面均位居榜單前列。

來源:新三板論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