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近日宣佈,經國務院同意,證監會正式批准設立廣州期貨交易所。廣州期貨交易所立足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綠色發展,秉持創新型、市場化、國際化的發展定位,對完善我國資本市場體系,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和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廣期所設立後,交易品種備受關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曾提及支持廣州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研究設立以碳排放爲首個品種的創新型期貨交易所。

“21世紀,最重要的商品是清潔的空氣和水。如果離開了它們,給你再好的食物和房子都無濟於事。”建立芝加哥氣候交易所,積極推進二氧化碳排放權期貨交易在某次論壇上,不斷向現場觀衆宣揚自己的環保理念。應對環境變化的金融創新,在歐美國家,已然有成功案例。

廣州期貨交易所設立碳排放爲首個品種,以打造創新型期貨交易所爲目標,是我國在綠色金融版塊的一次重大創新,也是我國在推進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大舉措。

近日,多地銀行傳出房貸收緊的信息,根據貨幣理論,“錢”被髮行後,總是要有去向的(具體理論可閱讀貨幣政策相關信息)。在房住不炒的大環境下,恰逢廣州期貨交易所獲批成立,“錢”的流向,會走向哪裏?金融市場是一個很大的可能性,而廣州期貨交易所的獲批成立,“錢”向着綠色金融流動的可能性也被加碼。

2060年實現碳中和,是中國向全球的承諾,也是指引着我國朝着綠色發展方向的指南針。環境治理產業,需要政策、金融、技術的融合,廣州期貨交易所的獲批成立,或可被認爲是我國在綠色發展金融領域的重大創新。

環保街知事將持續關注生態治理相關領域的話題,歡迎關注並留言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