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基金飯圈化、白酒股還能漲多久、新能源股、易方達基金、半導體和白酒哪個更值得入手、2020年股民人均賺10.9萬、基金連續大跌該買還是該買......

剛剛過去的1月份,微博熱搜裏關於理財的熱門話題一個接着一個。這年頭,年輕人似乎不是在理財,就是在學習理財。而放在過去,基金話題上熱搜可是一年都難見一次的奇景。

菜市場的大爺大媽討論股票時,股市就危險了。不少分析認爲,這個道理,放到基金市場或許同樣適用。90後買基金的熱搜,便是收割將至的信號。

然而,互聯網掀起討論熱潮,新基民跑步入場,這就意味着90後必然會被收割嗎?

熊出墨就此與幾位90後聊了聊,他們中有人買基、有人炒股、也有人踏進了瘋狂的幣圈。談起理財,焦慮確實在裹挾着這羣經驗不算豐富的新人向前跑。盈虧之中,他們無法梳理出成型的理念或者明確的邏輯,可與此同時也表現出了理性思考、堅持原則、常存戒備等等 防收割的特質。

總之,90後年輕人,並非如你想象中的“韭菜”那般供人收割。

文:彬彬(熊出墨請注意)

大學炒幣賺了四年生活費,看清幣圈無底洞後徹底收了心

人物:皆凡 25歲 炒幣4年

每個時代都給年輕人留了一個特定的風口,70後靠房產,80後靠互聯網,之於90後,區塊鏈和數字貨幣一度被視作“21世紀的房地產”。

數字貨幣的價值可否與房產畫上等號,尚存爭議。但近幾年其泡沫的膨脹速度,顯然遠勝於房產。然而,就像歌裏唱的一樣,再美麗的泡沫,也不過是一剎花火。

2017年初,幣圈處在瘋狂的前夜。正在上大四的皆凡無意間接觸到了這個陌生的概念,而後一發不可收拾。

“那時候炒幣的圈子沒有現在這麼龐大,也沒有真正的大神。就拿比特幣來說,幣價不到一千美元,整個大盤成交額只有一億美元左右”,他表示,就像被幸運之神的金手指點了一下,純屬興趣驅動,微博、知乎、推特上一邊看一邊摸索,越看越覺得有趣。於是,他拿出自己實習期間攢下的幾千元積蓄,買了人生第一個比特幣。

“壓根就沒有想過投資,只是覺得很有意思”,由於資金有限,此後大半年時間裏皆凡沒有再出手買入,但這絲毫不影響他每天泡在QQ羣、電報羣裏和幣友聊天吹水,交流行情的熱情。“幣價一直在漲,光是盯着看就覺得很有勁頭。我記得畢業離校的時候,幣價翻了一倍不止。”

翻倍僅僅是開始,一輪暴漲正在醞釀。2017年7月,以2500美元爲起點,比特幣價格持續走高。當年11月,突破萬元大關。12月,衝擊20000美元。

皆凡見證且親身參與了這一輪暴漲,但他沒能堅守到最後。“看到漲的越來越離譜,心裏開始打鼓,大概10月份,跟以前的經濟學老師聊了一下,她嚴肅地告訴我比特幣就是一個騙局。”

經過一番糾結,皆凡選擇撤退。此時,這枚900美元買進的幣已經價值5800美元。“簡單算了一下,基本上大學四年的花費掙了回來,完完全全超出預期。但說不遺憾也是假的,如果再往後堅持一個月,那又是繼續翻倍。”

錢入口袋,真正意識到了數字貨幣的魔力,然而,他想再入場已經不是那麼簡單。因爲幣價已經被抬高,而且,行業已經進入了“幣圈一日,人間三年”的瘋狂階段。

“2017年底幣價飛昇之後,瞬間感覺圈子擴大了N倍。不僅相關的電報羣、QQ羣數量突增,主流新聞網站中也開始頻繁看到比特幣的身影。幣友好像每天都不上班一樣,羣聊24小時熱火朝天。我投入工作十分鐘的功夫,未讀消息已經99+。”

看着“3點鐘區塊鏈”的從失眠到無眠,看着以太坊、萊特幣等幣種崛起,看着滿天飛的白皮書,皆凡甚至動了辭去工作全職炒幣的念頭。然而,隨着接觸的職業炒幣人漸多,他心裏的火苗逐漸被澆熄。因爲,“這東西就是一個無底洞,一旦深入,想再抽身就很難了。”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職業炒幣必然要一直盯着行情,這考驗的其實不是精力,而是心理承受能力。從17年底開始,幣圈就開起了過山車。一上午跌個成百上千美元,再好的心情也給跌沒了。”

皆凡表示,他熟識的職業炒幣人,大部分都是沒賺到錢但心態已經崩塌,“但凡在幣圈待上一個月,你再想正常生活、工作都很難了。因爲你習慣了一天幾萬、幾十萬進賬,正常的打工人工資根本不可能放在眼裏。”

當然,日進斗金只存在於造富神話裏,現實中更多人還是當了韭菜。幣圈追捧的首富李笑來,在那段“不慎”流出的錄音中就親口說出了空氣幣、割韭菜的亂象,扯下了幣圈最後一塊遮羞布。

“炒幣就是一個完全不對稱的賭局,後來看到很多因炒幣被割到家破人亡的新聞,自己也徹底收了心。”

與此同時,監管的“亮劍”給瘋狂的虛擬貨幣市場踩了剎車。2018年以來,監管部門對虛擬貨幣交易頻頻出手,正式將虛擬幣ICO定性爲非法集資,多家交易所負責人因非法集資詐騙被抓捕。

2019年11月,央行在《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指出,國內173家虛擬貨幣交易及代幣發行融資平臺已全部無風險退出。

現在,皆凡手上就還剩下一些萊特幣、波場幣以及一些小幣種,總價不到3萬。他經常跟朋友開玩笑說,就當沒有這筆錢,幾年之後再打開賬戶,說不定就財務自由了。當然,如果全部縮水,被割了韭菜也認了。

“畢竟,你很難賺到認知以外的錢,正常生活纔是最重要的。”

感謝餘額寶利率變低,買基、炒股給自己發年終獎

人物:阿晨 26歲 買基1年 & 浩然 26歲 炒股1年

與數字貨幣的瘋漲恰好相反,以餘額寶爲代表的理財產品近幾年收益率跌跌不休。“少得可憐”的收益逼得不少年輕人選擇“出逃”,去基金、股票市場等更加廣闊的天地去賺點零花。

阿晨和浩然,兩位生於1995年的年輕人,一人買基,一人炒股,去年兩人收益都達到了20個點。以自己在三線小城每月幾千的工資作爲參照,這筆收益相當於他們給自己發了年終獎。

“真的要謝謝餘額寶”,阿晨說自己買基金理財最大動力來源就是餘額寶收益變低。“都跌到2%以下了,放裏邊實在沒意思。在加上去年疫情在家無聊,我就開始研究基金。當時想的就是搞點零花錢買買遊戲皮膚什麼的,基金比較穩妥,虧也虧不了多少,就上車了。”

2013年6月,餘額寶上線元年,7日年化利率最高達到7%左右。相比之下,當時主流銀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基本在3.5%左右。因此,作爲支付寶主力用戶的年輕人,更傾向於把閒錢放在這個“零錢包”中。

上線半年,用戶量接近5000萬。一年半時間,擴充至1.85億。到了2018年底,餘額寶用戶數已經突破6億。而用戶增長的同時,收益利率卻在不斷下跌。2015年底跌破6%,2018年跌破4%,而後一路跌到2%以下。

2%並非餘額寶的底線,2020年6月,餘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1.5%。媒體紛紛報道“這意味着什麼”,當時有一個形象的比喻,10萬本金存進餘額寶,2013年每天的利息可以喫一頓豐盛的早餐,現在可能只夠一根油條。

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收益走低對應的結果是用戶“出逃”。根據歷年餘額寶官方發佈的數據,2018年第一季度末餘額寶總資產規模達到1.69萬億高點。2020年第二季度,這一數字爲1.22萬億,較高點跌去28%。

出逃的年輕人尋找新陣地,一部分人和阿晨一樣進了把錢用於購買基金。MobTech發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基民規模突破8000萬,其中新增基民超過2000萬。18-34歲羣體佔比達60.0%,90後已成爲主要羣體。

還有一部分人分流向了股市,浩然就是在去年逐漸把閒錢轉移到了股市當中。“以前都是在玩模擬,工作了兩年攢了一些錢,但沒有真正投進去。去年開始,覺得自己眼光練得差不多了,餘額寶也沒指望了,正式開始炒股。”

阿晨的基金收益圖

覆盤去年的成績,阿晨買基金的本金大概2萬元,收益接近4000元。浩然炒股陸陸續續投入5萬元,收益在20個點以上。

總結理財經驗時,二人都不敢說已經摸清了門道,只是在遵循自己的原則謹慎操作。

阿晨表示自己買基金關鍵是心態沉穩,不追漲、不割肉。自己長期看好的話,越跌越買,不看好的漲上天也不跟着上;浩然也與之相似,“我只買自己熟悉的公司。比如我現在公司的有色板塊,或者身邊朋友所在的上市公司,跟他們打聽一下經營情況後再決定入不入手。”

與此同時,去年基金、股市形勢大好亦是支撐他們爲自己多掙一份年終獎的重要因素。根據天天基金網披露的數據,2020年,全市場98.2%的基金產品實現了盈利,95%的基民實現了盈利。其中,權益類基金(股票型和混合型)的平均漲幅爲42.15%。

至於2021年情況如何,誰也無法預測,但阿晨和浩然都表示會繼續按照自己的計劃去投。“熱搜上現在把白酒、半導體炒的厲害,不管外界怎麼唱好或者怎麼唱衰,我還是不追漲、不割肉。”

“剛接觸時看到過一句話,買基金就等於買國運,如果真的看好中國未來的發展,長期持有肯定不會虧錢的。但是,基金的起起伏伏,多少人能真的沉下心呢?”對於外界關於90後看到熱搜之後跑步入場,即將迎來人生第一次套牢的說法,阿晨認爲,“所謂的韭菜追漲,其實根本不用忽悠,他們肯定已經早早地入場了,不然何來的熱搜。”

堅持自己的原則,對盈虧有着正確認知,從爲數不多的存款利撥出一部分閒錢買基金、炒股。賺,不能發家致富,至多錦上添花。虧,不至於血本無歸,能夠及時止損。從阿晨和浩然的經歷,我們能夠看到90後理財時的那份理性。

惹不起躲得起,一次被割就得了“理財PTSD”

人物:吳瓊 27歲 年終獎買基金虧了一半

理想型的韭菜是記喫不記打,割了一茬之後很快就再長出來新的。而現實中,不少人其實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27歲的吳瓊便是例子,前幾年在基金市場摔了一次跟頭,之後便得了“理財PTSD”,對買基、炒股、炒幣等投資敬而遠之。用他的話說,“惹不起,我躲得起。”

2018年,工作了兩年的吳瓊手裏已經有了點積蓄。和所有年輕人一樣,此時的他,財商發育遲緩,但理財焦慮卻找上門來:錢放在工資卡里,利息基本爲0。而拿出來投資,向上夠不到房地產,向下零零星星的收益看不進眼裏。

“朋友圈裏同齡人都在折騰股票、基金,我也動了心。”年底,拿到了年終獎,高興之餘,他開始思考這筆錢要何處安放?終於,他把心動付諸行動。

“一開始像無頭蒼蠅一樣,連基礎知識都不瞭解。所以就到處亂撞,9塊9的理財課也買過,相關的書也看了。覺得自己入門了,打開App又傻了眼。課程只教了理論,卻沒人說具體該買哪一支。”

又是一番搜索,吳瓊找到了一個可以直接抄作業的地方。“B站、抖音、微博等平臺上的大V,有時他們會直接推薦某隻基。或者你直接打開評論區,看看小夥伴們的討論,也能抄到一些。當時關注了一個**財經的賬號,那老師講的頭頭是道,評論區裏也都是一片應和。當時感覺抱到大腿了,跟着買進了幾支混合型基金。”

吳瓊絕非個例,央視財經近日的專題報道指出,基金投資已經成爲年輕人的社交工具,數位年輕人表示自己買基金時朋友或者網絡大V的推薦是重要決策依據之一。在各類投資平臺下,最常見的就是哪個行業比較好,哪隻基金比較好的提問。

“哪怕是巴菲特推薦的,你都要經過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況的分析,而不要去一味地相信某個大V的話,大部分的追漲殺跌最後的結果可能都是非常不好的”,《十年十倍 散戶也可以學習的量化投資方法》、《聰明的定投》等書的作者“持有封基”如是說道。

簡而言之,新入市的年輕人在買基金、炒股等投資是具備一定的風險意識,但選擇上缺少獨立判斷。

而一旦因爲某次跟風喫了虧,他們風險意識很肯能會再次調高。“回想一下,我懷疑評論區網友都是託。那個收益率我可能會記一輩子,虧了一半還多”,買進直接山頂站崗,一路下行扛了半個月,吳瓊第一次買基以割肉跑路畫上句號。

自那之後,他患上了“理財PTSD”,一看到有人推薦買基、炒股,就想起當年不翼而飛的年終獎。“可能這就是傳說中的割韭菜,20000塊投進去搶救出來10000,就當交學費了,趁着年輕跌個跟頭也沒什麼不好的,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兩年時間過去了,吳瓊再也沒有碰過基金、股票,他把目光投向了自己更熟悉和信任的領域——炒茅臺。

“我在天貓、京東、家樂福、華聯搶過茅臺,囤到19年底轉手賣給了黃牛,一瓶賺了幾百塊。個人名額有限制,後邊想搶就很難了。我覺得倒騰茅臺確實有錢可賺,就又找到了黃牛”,就這樣,吳瓊加入了黃牛的隊伍。

自己的積蓄當本金,以行情價面向“散戶”回收茅臺,然後轉給黃牛上級就能獲得差價。雖然多了一層中間商,但衆所周知茅臺指導和零售之間差價較大,吳瓊仍能從中分走一定的利潤。

“這就是我的理財方式,堅持做了一年多了,手頭的錢收拾收拾,去年底交了首付買了房。每個月房貸大幾千塊,以後肯定更不敢碰基金、炒股這些風險投資。倒騰茅臺、炒炒鞋,小打小鬧也不穩定,但起碼穩賺不賠啊。”

和吳瓊生活環境、閱歷相仿,財商不足、缺少獨立判斷,易被引導的年輕人無疑是韭菜的理想人選。然而,一次被割後便起了戒備之心,斷了後續繼續收割的可能,從這個角度來講,他們絕非一茬合格、稱職的韭菜。

割不到也不好割,90後不配當韭菜

相較00後,90後先行一步踏進職場,手裏有了些積蓄。而與70、80前輩相比,90後又盡顯稚嫩,尚未經歷社會殘酷的捶打。

似乎,90後就是韭菜的標準人選。

尤其當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之後,懷揣理財焦慮的90後甚至自發地走到了鐮刀之下。企鵝智庫發佈的《90後理財與消費報告》顯示,84%的90後已經養了理財的習慣。

餘額寶收益太低、房市門檻太高,留給他們的理財、投資機會集中在股市、基金、幣圈等地,這些領域恰是公認的韭菜集聚地。

心急喫不了熱豆腐。就近期的市場數據、相關熱搜以及新聞報道來看,90後緩解理財焦慮的藥方,透着一股濃濃的韭菜味。

而結合實際,味道或許很快就會散去,因爲手舉鐮刀的收割者會發現:90後根本不配做韭菜。

工作年限不足、手中積蓄有限,這些因素導致了客觀層面的割不到。

《2020年中90後人羣洞察報告》顯示,超三成90後人羣手頭資金不足6萬元,25.9%的90後月收入不足4000?試問,這番收入水平能否滿足收割者的胃口?而在此前其他相關報告中,90後的存款情況更不足以撐起“韭菜”這個詞。

例如,珍愛網發佈的調研報告中,近五成90後存款在3萬元以內,其中三成屬於零存款;騰訊發佈的數據則顯示,90後平均存款約爲815元,甚至連00後的存款零頭都比不上。

主觀層面,前文幾位人物在理財中的真實心理狀態,也反映出90後的防收割體質。

正面,他們對市場的理性思考,堅守原則謹慎操作,一定程度上規避了盲目跟風的風險。負面,魄力的欠缺,致使90後常懷戒備之心。所以即便有人此時跑步入場追漲,很大可能上也不敢過多投入。

90後不配做韭菜,而韭菜這個名詞也從來不是90後的專屬。

摘掉有色眼鏡重新審視年輕人理財焦慮,焦慮本質源於意識超前與財商欠缺之間的錯位。

作爲互聯網原住民,身處中國經濟騰飛期,90後對於消費和理財的覺醒較父母輩更加超前。支付寶此前在《90後攢錢報告》中也曾指出,90後首次開始理財的年紀平均是23歲,絕大部分人會在上學至畢業後的兩年內就接觸理財,比父母輩第一次接觸理財早了整整10年。

意識超前,經驗、閱歷無法與之匹配,只有不斷成長彌合這之間的錯位。無論之於90後、70後、80後還是00後,誰又能保證成長過程中永不摔跤?

(文中人物均爲化名)

本文來自“熊出墨請注意”,文:彬彬,轉載請聯繫原作者獲取授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