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在林虎將軍的推動下,從俄羅斯那裏訂購的48架蘇-27戰鬥機陸續交付(38架蘇-27SK、10架雙座的蘇-27UBK),蘇-27戰鬥機擁有航程遠、機動性強、載彈量大的優點,深受空軍的喜愛,然而林虎將軍卻敏銳的察覺到,西方主力戰鬥機已經開始具備多用途作戰能力,以F-15E、幻影-2000爲代表的機型,既可以執行空戰任務,又能進行對地攻擊,還可以執行偵察、反艦等任務,是未來戰鬥機的發展方向。而當時的蘇-27戰鬥機雖然擁有不錯的空戰能力,但是缺乏對地攻擊能力,只能使用無制導炸彈、火箭彈,對地攻擊能力甚至不如殲轟-7“飛豹”。

而俄羅斯在1993年的迪拜國際航空展上,蘇霍伊下屬的伊爾庫茨克飛機制造廠首次公開了一款名爲蘇-30MK的多用途戰鬥機,早期的蘇-30戰鬥機以蘇-27PU爲原型,是一款的兼顧空戰與截擊的空優戰鬥機,並不具備多用途作戰能力,但是蘇-30擁有相對充裕的升級空間,載彈量與航程也非常可觀,非常適合改進成一款多用途戰鬥機,就如同在F-15D基礎上研發的F-15E戰鬥轟炸機一樣。林虎將軍很早就注意到了蘇-30MK,並一直希望親自考察這款戰鬥機。

機會很快就來了,1997年8月,林虎受邀參觀莫斯科航空展,俄羅斯竟然主動推銷蘇-30MK戰鬥機,要知道這款戰鬥機連俄羅斯自己都沒有裝備。感覺到蹊蹺的林虎將軍仔細觀摩了地面展示的蘇-30MK,立即看出這架蘇-30MK其實就是一架蘇-27UBK,只不過是重新塗裝,改了個名字。爲了驗證自己的發現,林虎向俄羅斯方面提出想試飛蘇-30MK,由於林虎在俄羅斯有不少老朋友,在俄羅斯試飛院副院長科沃丘爾、試飛院總顧問莫斯科維傑也夫上將的幫助下,林虎獲得了試飛蘇-30MK的資格,由俄羅斯最好的試飛員陪伴。

1997年8月24日下午,林虎將軍駕駛蘇-30MK升空,在空中完成了:翻筋斗、半筋斗翻轉、橫滾、超低空大速度通場等特技動作,甚至還在試飛員的指導下完成了“眼鏡蛇機動”,要知道林虎將軍當時已經是70歲的高齡!返航後的林虎將軍確信了自己的發現,蘇-30MK的飛行品質雖然很不錯,然而依舊是蘇-27UBK的水準,各種航電設備與蘇-27UBK大同小異,所謂的N001M雷達也缺乏地形跟蹤和迴避(TF/TA)能力,根本不是一架合格的多用途戰鬥機!林虎將軍拒絕了伊爾庫茨克廠的蘇-30MK戰鬥機,轉而去考察共青城廠研發的蘇-30MK戰鬥機,並提出了諸多性能要求,最終共青城廠按照要求設計出了合格的多用途戰鬥機,也就是後來的蘇-30MKK和海航的蘇-30MK2。

諷刺的是,伊爾庫茨克廠雖然沒有騙過林虎將軍,卻成功忽悠了印度人,印度空軍訂購了18架這樣的戰鬥機,被命名爲蘇-30K,然而蘇-30K與蘇-27UBK的性能幾乎完全一致,僅僅增加了空中加油能力,印度空軍使用了幾年後才發覺上當了,後來這18架蘇-30K被印度退貨,俄羅斯有轉手賣給了安哥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