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瞭解。在目前的國際關係種,誰擁有了核武器,誰就有了本錢和底氣,即使國力差距再大也並不怕。伊朗之所以敢與美國叫板,就是因爲伊朗有核武器;爲什麼錢學森院士地位這麼高,就是因爲他研究出來了核彈,鞏固了中國的國防事業。儘管目前世界上有一些國家已經擁有了核武器,但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沒有國家會使用。其實核武器應用到實戰中也只有一次,就是一九四五年的日本。

1945年夏,反法西斯戰爭已經進入到了最後階段。德國納粹和意大利早已宣佈認輸,而只有弱小的日本還在負隅頑抗,此時的日本也已經是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在中國戰場上,中國軍民展開了反攻,殲滅了大量日軍,收復了大量領土;在東北地區,蘇聯紅軍則是向駐紮在東北地日本關東軍發動了全面進攻;太平洋戰場上,美軍攻佔了硫磺島、沖繩島等諸多重要的戰略要地,轟炸機每天都在向日本本土轟炸。從常理而言,似乎戰爭也將在不久之後就會結束。

但是窮兇極惡的日本帝國主義分子並不會輕易認輸。在如此不利的戰局下,他們也有許多辦法來應對。從1944年底,日軍就開始有組織有規模的進行“神風特攻”,就是讓飛行員駕駛戰鬥機,用自殺襲擊的方式向敵軍的軍艦衝撞,以飛機換取軍艦,意圖是讓美軍不敢再向日本進攻。到了1945年,爲了獲取更好的戰果,日軍將這一戰術發揮到了極致。日本開始有計劃的量產出一批經過特殊改造的飛機如“櫻花式”,這種飛機耗油量少,非常容易操縱。“櫻花式”與其稱爲飛機還不如稱其爲發射器,因爲一旦飛行員駕駛飛機後將有來無回,目的就是向敵軍軍艦同歸於盡。

而在國內戰場上,日本也做好了準備,開始計劃在本土與美軍展開決戰。日本倒沒有狂妄的想要戰勝美國,而是想通過國本土的戰鬥讓美軍付出巨大傷亡,從而能夠獲取和談,而不是單方面的舉手投降。日軍甚至教導那些十歲不到的孩子們,對他們進行特殊的訓練,教會他們學會如何與美軍同歸於盡。

爲了抵抗美軍的攻擊,日軍起草的計劃叫做“1億玉碎計劃”。可見其根本目的是鞏固自己的法西斯統治,而不是真正的爲人民着想,日本普通民衆只不過是其利用的棋子和工具罷了,可有可無。美軍起初也想過通過搶灘作戰的方式在日本本土登陸,從而向日軍本土進軍,但並沒有成行。一方面考慮到日本人十分兇惡,整個國家的人都可能拼命反抗,登島作戰美軍可能會付出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人員傷亡。另一方面,美軍在當時已研究出了原子彈,雖然無法量產,但是已研製成功的兩枚可以立即投入使用,如果這兩枚原子彈能讓日本投降那就再好不過了。

這兩枚原子彈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有一二十萬日本民衆就此喪生,廣島、長崎部分地區被夷爲平地。原子彈給日本造成了極大的震動,日軍天皇也看到了戰爭已經不太可能繼續下去,計劃選擇投降。

然而投降的真相卻遠沒有那麼簡單,換句話說日本起初並美譽想無條件投降。雖說是接受投降,但是要美軍保證他們的人身安全和相應的權力,尤其是統治人民的權力仍然要保持在他們手中,姿態擺得還是比較高的。這樣的投降並不能根本上解決問題,反法西斯同盟並不接受日本的這一要求。在投降的前一天,美軍派出飛機向日本民衆空投了一些傳單,內容主要說明日本天皇投降的真正目的和意圖。民衆也是一片譁然,很多人發覺自己只是天皇的工具,一切的目的都是滿足其統治。爲了避免事態擴大,日本法西斯方面只能選擇了無條件投降。

日本法西斯分子給全世界各國人民包括自己的國民帶來了苦難。正義雖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戰後,日軍一些重要罪犯被遠東軍事法庭判處了死刑,結束了他們窮兇極惡的一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