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間,小米發佈了一個「雷軍對話米粉——雷軍和米粉朋友的年夜飯」的視頻節目。雷軍在節目中親口承認:今年確定將發佈MIX系列新品。

距離上代小米MIX3發佈已經過去兩年多時間。雖然期間小米曾經發布了環繞屏機型 MIX Alpha和四曲面瀑布屏機型(前兩天剛剛發佈)。但這些都只是的概念機產品,目前還不可能實現成規模的量產。

而時隔近兩年時間,小米重啓了MIX發佈計劃。也引起了無數米粉和廣大發燒友們的熱議。在MIX4發佈之前,在這裏我們簡單回顧下MIX系列的歷史。

一、初代MIX救主

在米粉的心目中,初代MIX可謂是一代神機。在小米公司的發展史中,初代MIX更是小米發展的一個轉折點。

2015-2016年當時的國內智能機市場突變,智能機普及完成,低端機市場面臨飽和。國產品牌必須先高端機市場發展。

而此時的小米卻屢次衝擊高端失利。面對競爭對手華爲、oppo和vivo紛紛突圍三千檔成功。小米如果在沒有一款機型能成功衝擊高端市場。其結果只會淪爲二線品牌,與如今天的錘子、酷派那樣漸漸消失。

在這樣的情況下,初代MIX橫空出世。無邊框的全屏幕設計驚豔了全世界。更是將屏佔比從當時主流的70%提升到了90%。引領了一波智能手機的全面屏進化潮。小米也藉此成功進入高端機市場。

但由於陶瓷後蓋和屏幕發聲等技術過分追求極致“黑科技”,初代MIX的量產並不順利導致產品“叫好卻不叫座”。於是後續的MIX2和MIX2S開始市場妥協:採用了隱形揚聲器和玻璃後蓋,這樣就大大降低了成本並提高了產量。

事實證明MIX2系列贏得了不錯的銷量,並保證了小米市場份額維持在“第一梯隊”。但MIX2卻也消耗了初代MIX的口碑,此時競爭對手都已發佈自己的“全面屏旗艦”,並在手機拍照領域發力。而小米此時在手機拍照領域落後了。此消彼長之下,MIX2系列反而不是當時的最具“黑科技”的手機,MX系列又淪爲一款“性價比機型”。

二、MIX3翻車

MIX3上小米也承認了自己「走了些彎路」。滑蓋升降式攝像頭設計只出了一代機型之後就被證明是一個失敗的設計。其後類似設計就再也沒有在市場中出現。

然而不僅僅是設計失敗,小米當時也失去了對於黑科技的“追求”。過分考慮成本也讓MX3在各個方面都很平庸。

小米MIX3並不是當時唯一一款滑蓋升降產品。榮耀和中興在同時期都推出了類似設計的產品。在三款產品中,MIX3並不是最早發佈的機型,也不是工藝最好的一款機型。比如MX3的縫隙就比榮耀magic 大,下巴也比榮耀magic寬了一分。

事實上此時的MIX3,已經不能代表智能手機業績的最高水準。甚至不能代表小米自己的最高水準。在衝擊高端的路上,小米又一次迷失了。

三、MIX系列的意義

MIX3之後,MIX系列陷入沉靜。但小米的產品線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紅米獨立爲“redmi”子品牌,承接了小米手機中低端產品。小米數字系列一飛沖天,成功站上了4k-5k價位成爲小米的熱銷旗艦機。而之前一些不怎麼成功的Max系列,Note系列則告別了小米的產品序列。

經過對產品線的梳理,MIX系列被定爲對“黑科技的探索”的產品。既然探索性產品,它的產量可以不高,也可以不用過多考慮成本。甚至不用考慮是否能被市場接受。而是會被注入超前的黑科技技術,如果此技術能被市場接受,則可以下放到小米的數字旗艦系列上。可以說是迴歸到初代MIX的初心。

而之所以時隔了兩年多還未發佈新產品,除了留出時間總結MIX3的失敗,重新對產品定位。更多是要做出一些真正的“黑科技”到MIX4。

事實上最近兩年中小米已經積累了不少前沿性的“黑科技”。比如第三代屏下攝像頭技術,以及前不久發佈的隔空充電技術。

還有前幾天小米向我們展示的「四曲瀑布屏」概念手機。

這些技術因爲成本和良品率等問題。放到小米11 Pro這樣的主流旗艦機上可能還有一些困難。但探索性的小規模量產可行的話,放到MIX4上還是非常不錯的。畢竟,在供應鏈把控都差不多的當下。當下的智能機市場是廠家們硬實力比拼。MIX4剛好可以讓小米秀出自己的硬實力。

在直播中,雷軍也透露了小米未來的發展方向:重走技術路線、迴歸本源、今年要擴招5000工程師。

去年,小米的市場表現證明了其技術路線的正確性。今年小米還會帶個我們什麼驚喜?相信在MIX4上我們會得到更多的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