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縣是貴州省苗族文化中心,擁有13項國家級非遺文化項目,然而雷山縣把非遺項目用在命名縣城一些街道和廣場名稱上,突顯了民族文化成份,增加了民族文化含量,縣城滿滿民族文化氣息。在縣城用非遺項目命名的街道和廣場名稱有“銅鼓路”、“招龍路”、“鼓藏大道”、“銅鼓廣場”、“木鼓廣場”、“酸湯廣場”等,雷山取這些非遺地名都有說不完的故事,取名爲“銅鼓路”和“銅鼓廣場”,是因爲雷山縣有一個苗寨叫掌坳,這是銅鼓發源地,其銅鼓舞馳名省內外,並多次參加了全國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表演。同時全縣很多苗寨在苗年節時都要跳銅鼓舞;取名爲“木鼓廣場”,這是因爲雷山縣有郎德鎮烏流片區包括烏流、也改、排夫苗寨跳的木鼓舞有淵源的歷史,他們每十三年一輪的鼓藏節時,這三個苗寨男女老少連續三年集中到烏流苗寨跳木鼓舞,十分熱鬧;取名爲“鼓藏大道”,是因爲雷山各個苗族村寨每十三年都要過“鼓藏節”,殺豬喫坨坨肉;取名爲“酸湯廣場”是因爲雷山人民最喜歡煮酸湯菜喫,有“酸湯白菜”、“酸湯鯉魚”;取名爲“招龍”路,是因爲雷山有控拜、貓鼻嶺、龍塘、烏流等村寨每十三年都要舉行一次“招龍節”,到龍脈山上招引“龍”到村寨來,以求庇護保佑全寨男女老少身體健康、六畜興旺、五穀豐登。節”,殺豬喫坨坨肉;取名爲“酸湯廣場”是因爲雷山人民最喜歡煮酸湯菜喫,有“酸湯白菜”、“酸湯鯉魚”;取名爲“招龍”路,是因爲雷山有控拜、貓鼻嶺、龍塘、烏流等村寨每十三年都要舉行一次“招龍節”,到龍脈山上招引“龍”到村寨來,以求庇護保佑全寨男女老少身體健康、六畜興旺、五穀豐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