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8日,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網絡上發佈了題爲“熱烈祝賀胸外科2020年度手術量突破1000臺”的推文。

這則推文在網上引起了廣泛關注,發佈21小時後評論量達到了近2700條。其中大多數網友對推文表達了不滿:“病人病了,要手術,家屬哭了,醫院醫生慶祝”、“考慮過患者感受嗎?是在慶祝自己生意興隆嗎”、“用祝賀合適嗎?有沒有看到病患在哭泣?”“看到沒,每一臺手術都是人家眼裏的業務量!與古人說的‘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惜架上藥生塵’真是鮮明的對比諷刺!”……

這裏引出一個問題:醫生要喫飯,醫院也要盈利。那麼,醫院可以祝賀自己的年度手術量突然多少臺嗎?近些年來我在媒體上經常看到某某醫院發文稱,年度業績突破了多少億。

衆所周知,我們的醫療實行的是市場經濟模式。病人要看病,需要交錢給醫院。醫院靠病人的診療費用來維持運轉,並保證醫生的收入。

問題的實質是:當醫療可以用金錢來衡量時,醫療已經變質了。爲了利益,過度醫療肯定不可避免。作爲病人,怎麼辦?

我的建議是:學習中醫,用中醫理念來維持我們的健康。爲什麼?理由如下:

一則,醫院要生存,要發展,肯定要努力擴大業務量。作爲病人,本來已經生病了,正氣不足了,若再被過度醫療,不但損失了金錢,更損失了健康,找誰去?

二則,“治未病”遠勝過治已病。與其等患病了去求醫,何如未生病時就好好養生。把求醫的錢拿出十分之一來養生,既省了錢,還省了痛苦,何樂而不爲呢!

三則,中醫以人爲本,以正爲本。這個理念最爲高明。我的觀點是,要看病,當然要找理念高明的醫學。另外,中醫能把握生命的全體,中醫知道扶正與祛邪兼顧;中醫有“天人合一”理念,把人放在天地之間去考量;中醫懂得尊重天地四時規律……所有這些,都是中醫的優勢,也是我們每位病人應該瞭解的。

四則,如果我們選擇了中醫,那麼,我們不但可以健康起來,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快樂並幸福起來。因爲中醫不但是醫學,更是一種價值觀和生活理念。選擇中醫,選擇的其實是一種心向內求、自然恬淡、精神內斂的生活方式,會讓我們心更定,更靜,更安。

當前,爲什麼國內一些醫院的大樓越蓋越高,病牀越增越多?事實上,醫療已經成了資本追逐利潤的“盛宴”。作爲一個理智的人,我們應當重視自己至貴至重的生命與健康,千萬別把自己的健康與生命拴在資本的褲腰帶上。所以,一定要選擇中醫。

我堅信,中醫是未來醫學的發展方向。因爲中醫以人爲本,以正爲本,形神兼顧,重視“治未病”。選擇中醫,其實是選擇了最正確的健康理念。(董洪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