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大女儿李敏,4岁时被送往苏联,回国后,毛泽东不让她提父亲名字

毛泽东对子女的教育是非常严格的,从不娇惯子女,从不让子女享受特权,儿子毛岸英、毛岸青从苏联回国后,毛泽东让毛岸英回到农民中间,念农民大学,跟农民同吃同住,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又将他送到战场;对于二儿子毛岸青,毛泽东也没有对他特殊照顾,虽然毛岸青身体不好,但是也得靠自己自食其力。

对于两个女儿,李敏和李讷,作为父亲的毛泽东,也一视同仁,并没有让她们享受到公主的待遇,本篇文章,我们来了解一下,毛泽东和大女儿李敏之间的那些事。

李敏是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女儿,李敏于1936年7月,出生在陕西志丹县的一个破旧的窑洞中,李敏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娇娇”,李敏刚出生时,由于营养不足,身体十分瘦弱,后来,邓颖超去看望时,抱起襁褓中的婴儿说道“真是个可怜的小娇娇”。

毛泽东听到后,想起了《西京杂记》中一句名句: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净如芙蓉,于是,娇娇也成了李敏的名字。

李敏刚出生没多久,贺子珍就去了苏联,而毛泽东整体忙于革命和工作,也没时间照顾李敏,此时,李敏过着既无父亲,又无母亲的生活。后来,李敏在四岁时,被毛泽东送去了苏联和母亲贺子珍相聚。

在苏联期间,李敏见到了哥哥毛岸英、毛岸青,而此时贺子珍由于身体原因,被苏联当局强迫进入精神病院,此时,李敏与母亲又分开了,更可怜的是,她还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

在苏联期间,有一次,毛岸青指着墙上的毛泽东像对李敏说,这是我们的爸爸,李敏一直不相信,她认为是毛岸青哥哥在骗她。

李敏直到11岁时,才回到中国,先是在哈尔滨生活2年,这时候的李敏,会说一口流利的俄语,但是汉语几乎不会讲了。

当李敏回到父亲毛泽东身边时,父亲根据孔子名句“敏于行而讷于言”中的敏,作为李敏的名字,他对女儿说:你的名字叫毛敏,但不一定要毛敏,也可以叫李敏。后来,李敏到了上学的年龄,毛泽东为了避免孩子们挂着“毛泽东的孩子”的名义,而受到特殊的待遇,干脆就叫李敏,不叫毛敏。

毛泽东不许李敏提父亲的名字,甚至在学校开家长会时,家长一栏填的都是警卫员或者秘书的名字。

以至于学校的同学,工作后的同事,都不知道李敏是毛泽东的女儿。

直到李敏退休后,出了一本书《我的爸爸毛泽东》,这时,世人才知道,她就是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大女儿。

作为毛泽东的女儿,李敏不但没有受到一点点特权和特殊待遇,更多地是跟父母离别的生活,在异国他乡,在回国的生活中,也吃尽了各种苦头。

其实,毛泽东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有苦衷的,他不求自己的儿女们有多出色,只求能够为人民做点贡献,平安度过一生足矣,让儿女们过普通人的生活,尽量不给国家添麻烦,毛泽东的儿女们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毛岸英成了烈士,毛岸青、李敏、李讷都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