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典型:湯玉峯

“交接鄂豫皖,貫通江淮漢”,被譽爲“中華第一縣”的河南息縣,豫風楚韻,生機勃勃。位於息縣東部的八一村,四年前,還是道路泥濘,十年九旱,人們生活窘迫。窮則思變,而改變,就從國家稅務總局息縣稅務局派駐八一村扶貧工作隊長湯玉峯到任開始。現如今,15公里的水泥路連通各村組,清冽的自來水噴湧而出,三禾雪梨、水產養殖紅紅火火,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村子摘掉了“貧困帽”,父老鄉親的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13:31

宣講人:李春澤

大家好,我叫李春澤,來自國家稅務總局息縣稅務局。今天我想給大家講述一個我身邊的人。

他似一縷春風,可以消融塵封的霜雪;似一汪甘泉,可以盪滌你我的心靈。他看似平凡,卻用真誠和執着支撐起了如此不凡的人格。他就是我的同事——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國家稅務局息縣稅務局派駐小茴店鎮八一村扶貧工作隊長湯玉峯。

初次見面,是在單位的偶遇,湯玉峯正帶着八一村的村民諮詢稅收政策,同事們都打趣他:“呦,老湯,你這是又帶着孃家人辦事兒來了!”他只是微微一笑,黝黑的國字臉上盛滿了河南老鄉的質樸與憨厚。

同事所說的“孃家人”來自於湯玉峯那句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我有兩位放不下的親人,一位是生我養我的娘,另一位就是八一村的父老鄉親們!”

和這兩位親人的故事啊,還得從2016年的8月說起。那天,湯玉峯因年齡原因離任分局長,大家都覺得爲稅收事業奉獻了半生的他,該輕鬆輕鬆了,沒想到的是,他竟主動要求到八一村擔任扶貧工作隊長。

農村工作有多苦,沒有人比他和妻子更清楚。妻子無奈又心疼地說“你在農村幹了30多年,多少次回城的機會都讓給了別人!現在退職了,你還主動去村裏受苦受累!”湯玉峯知道,妻子雖然會心疼地埋怨他幾句,但是總會默默地站在身後支持自己。然而,最令老湯心中不安的,還是家中那位八十多歲的老母親。

湯玉峯是個孝順的孩子,母親含辛茹苦將他們兄弟姐妹撫養長大,他平時忙於工作,少有時間陪伴。如今該去膝前盡孝,好好陪陪母親了,駐村這樣的大事怎麼跟老孃解釋,讓他犯了難。

週末的小院裏,灑滿陽光,湯玉峯陪着母親閒坐在蔭涼下嘮家常,幾次想開口卻欲言又止。眼看日頭向西,老母親瞧着兒子憋出來的一腦門子油汗,啥也沒說,拿出了自己親手縫製的一對護膝。

“喫飽穿暖,照顧好自己,多幫幫鄉親們,家裏啊,不用你惦記!”

原來,母親早就知道了他要下鄉扶貧的事,這句話讓湯玉峯的心裏滿溢着溫暖和感動,也像一顆定心丸兒,讓他在八一村一干就是四年。

四年間,得益於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得益於息縣稅務部門的大力幫扶,也得益於像湯玉峯這樣全身心投入扶貧的好乾部,八一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脫貧成果。一樁樁、一件件,聽着、看着,妻子從無奈、心疼變成了支持、鼓勵,老母親的笑容裏也滿是驕傲和自豪。

在八一村宣佈脫貧的那一刻,村民們激動地簇擁着老湯,緊握着他的手,老湯眼眶一紅,動情地說:“大家不用謝什麼,我在八一村待了三年,八一村就是我的孃家,我就是鄉親們的孩子,這都是我該做的。全面小康,咱八一村一個也不能少!”

日子轉瞬到了2020年春節,村裏熱鬧的節日氛圍被新冠疫情殘忍打斷。八一村所在的信陽市是河南省的“南大門”,有近十萬人從湖北返鄉,其中有八萬餘人來自武漢。特殊的地理位置讓信陽市確診人數一度位列全省之最,而八一村距離武漢市區僅200公里,處於河南省戰疫最前線,疫情防控難度極大。

大年初二,母親因病入院,正在醫院忙活的湯玉峯接到縣委緊急通知,春節假期取消,全員返崗開展疫情防控。看到病榻上的母親,他不忍離去,但遠方八一村的父老鄉親同樣讓他牽掛。看着窗外紛紛揚揚的雪花,湯玉峯內心卻如同燃燒着一團焦灼的火焰。

“去吧,家裏人都在呢,媽沒事兒,記住啊兒子,你是公家人!”母親的聲音透着疲憊,可偏偏又是那麼堅定。

湯玉峯不捨地告別母親,全身心投入到忙碌的疫情防控第一線。全村18個村民組1095戶羣衆,家家戶戶都有他的足跡。他還主動給20名武漢返鄉人員送去酒精、口罩和生活用品,正在老湯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被居家隔離的陳磊卻發了難,“我們一年難得回來幾天,你憑啥不讓俺串親戚?”老湯耐心地勸導他說:“我母親現在還在醫院裏,因爲疫情,我也陪不了她。現在咱們更要同心協力戰勝疫情,不就都能和親人團聚了嗎?”爲確保萬無一失,他和兩名村幹部在陳磊家門口搭起了帳篷,無論颳風下雪、寸步不離。陳磊不由得心生愧疚:“老湯!您回去吧!我服從安排,保證不離家門,不給大家添亂!”

漫天風雪中,身患二級殘疾的貧困戶張桂芝打來求助電話,說她高血壓又犯了,而家裏一粒藥都沒有。湯玉峯一邊讓工作隊的同志迅速趕往她家照看,一邊不顧危險,頂風冒雪騎着電動車往返20多公里到鎮上買藥。當看到渾身溼透的湯玉峯從懷中掏出包裹的嚴嚴實實的藥品時,癱瘓在牀的張桂芝眼淚奪眶而出。

在爲村民忙碌的同時,老湯心中始終藏着一個放不下的牽掛,“疫情一好轉,我馬上就回去看您,娘!”

2020年2月8日,正月十五。正在值守的湯玉峯,突然接到了哥哥打來的電話,聽筒那端的聲音有些顫抖地告訴他,母親的病情不容樂觀,讓他務必請假回來一趟。

紛揚的雪花中,熱淚禁不住地流淌下來,厚厚的積雪上留下了一串串徘徊的腳印。記憶如同開閘的洪水,他清楚記得,也是同樣寒冷的冬日,母親拿着家裏僅剩的麻雀腦,用自己生滿凍瘡的手小心翼翼地塗抹在他的手上,輕柔地叮囑:“玉峯啊,讀書寫字都要用手,可不敢給凍壞了,好好學習,將來建設咱國家!”

他是多想回去陪陪自己的娘吶,可現在,抗擊疫情最關鍵的時刻,他卻不能。手掌輕撫着腿上的護膝,湯玉峯呆立在雪地中喃喃自語:“娘啊,您一定要等着我,忙完這幾天,我馬上回來!”

可是,老母親終究還是沒能等到他回來。2020年2月13日凌晨4點,湯玉峯接到了母親病逝的噩耗,就連最後一面也沒能見到,那一刻,他這個在任何困難面前都不服輸的硬漢子失聲痛哭。內心被愧疚和遺憾佔滿,他想起了離家時母親讓他“多幫幫鄉親們”的殷殷囑託,想起了八一村脫貧“摘帽”時母親那自豪的笑,他知道娘會理解的,會理解的……

兩天後,他爲母親料理完後事,拖着疲憊的身體再次回到了八一村戰疫前沿,爲總人口達8萬多人的小茴店鎮實現新冠肺炎“零確診”“零疑似”作出了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貢獻。

冰雪消融,河畔的垂柳吐出了鵝黃的嫩芽;稻田湧動,飽滿的稻穗孕育着收穫的希望。在八一村的辦公桌上,湯玉峯工作牌上習總書記那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格外醒目,旁邊擺放的那張他與老母親及家人的合照微微泛黃,照片中老母親慈祥的笑容時刻激勵着他不斷奮勇前行,他將帶着母親的囑託,讓八一村的父老鄉親過上幸福的生活!

來源:國家稅務總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