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在公共場合最討厭又頻頻發生的不文明行爲,隨地吐痰一定在列。“禁止隨地吐痰”這項不成文的規定,從幼兒園開始就有老師教導,可有的人活到幾十歲也沒學會。

近日,廣西柳州一男子在路上隨地吐痰,還把口水吐到了環衛工人身上。對方出於對衛生的管理維護,便出言勸阻,他卻二話不說,走上前就是一陣拳打腳踢。

勸阻路人吐痰反被其毆打,環衛工人的權益誰來保護?

01勸阻路人吐痰被打

47歲的阿英,是柳州市柳北區環境衛生管理所的一名環衛工人。

2月1日上午,她和往常一樣,正在清掃北外環松泉小區的非機動車道。這時,一位男子從人行道經過,亂吐痰,還把口水吐到了正在清掃的阿英身上。

阿英隨即出言相勸,但該男子不予理會,還再一次朝阿英身上吐口水。在阿英再次大聲勸阻後,該男子一聲不吭,直接走上前,用拳頭猛打她的眼睛,接着用腳一直踹。

阿英傷勢嚴重,臉部和眼睛都一直在流血,隨後被工友送往醫院救治。經過檢查,阿英的眼球鈍挫傷,角膜有些水腫,鼻腔也有挫傷,右下肢膝關節周圍有淤青。

02環衛工人的權益誰來保護?

衆所周知,環衛工人的職責就是確保道路乾淨,對衛生情況進行管理維護。

男子隨地吐痰的行爲不僅可能傳播疾病,還會影響環境美觀,給環衛工人的工作帶來一定的困擾。

遇到隨地吐痰的這種情況,環衛工人會陷入兩難:勸阻吧,對方不一定會聽,遇到沒素質的自己說不定還會被打罵;不勸阻吧,衛生情況會受到影響,自己說不定還會因爲清掃不到位而受到處罰。

事實上,這羣“城市美容師”所面臨的的困境還不止於此。去年,南京市某區的環衛工人被要求戴智能手環的新聞引起廣泛關注。

這種智能手環經過了特殊改造,並不是幫他們檢測身體健康情況,而是進行定位、報警,發揮了“監視”的作用。一旦環衛工人原地不動超過了20分鐘,手環會自動發出語音:“短暫的休息之後,繼續努力工作吧,加油!”

“如果我帶着手環不停走動,可我就是不清掃,能根據手環的數據評價我幹得如何嗎?”這款特殊的智能手環沒有什麼實際用處,卻給環衛工人增加了心理負擔,拿最少的工資,還要受最嚴的監督。

03關愛和尊重環衛工人

環衛工人是個什麼樣的羣體呢?

黝黑的臉頰和醒目的橘紅是環衛工人的特有標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無論春夏秋冬,無論颳風還是下雨,環衛工人一直都堅守在崗位上。

他們是默默無聞的奉獻者,辛勤的勞作換來了城市的美麗,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舒適。"城市美容師"是我們對他們的稱號,但是實際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尊重他們,支持他們工作呢?

在大街上,多的是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的人,像上述男子那樣不聽勸阻而產生矛盾的事件也時有發生。如果環衛工人是你親人,你還會亂吐痰嗎?如果環衛工是你的親人,你會把垃圾扔在桶外,讓環衛工一次次彎着腰往桶裏撿嗎?

關愛和尊重環衛工人,不讓他們受到傷害是文明建設的應有之義。一方面,要體諒他們的不易,給予他們尊重和關愛;另一方面,多做一點舉手之勞的事,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做好垃圾分類……從源頭上減輕他們的工作量。

(圖片來自網絡,請作者與本號聯繫,以奉稿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