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號的風像刀,吹得耳朵生疼,這種生疼是可以蓋過其他的物理疼痛的。對於上班很早、下班很晚的人而言尤其是種折磨。

尤其當你騎着電動車在“風刀”的極速搜刮下前進時,進退兩難!進,這種不勁卻攜帶冰寒的風時時與你照面,讓你的血液放緩、手腳冰涼,退,冰冷的制度文字,將本來就並不漂亮的數字做減。

我一直覺得這纔有些冬天的樣子,寒冷雖然可惡了些,但至少讓四季分明。不分早中晚的寒冷,讓帽子、手套、圍脖成了必需品。起牀穿衣服成了一件反反覆覆做思想鬥爭的事情。

冬天的鏡湖

冬天,除了皚皚白雪,寒冷是它另一個鮮明特徵。學生時期,一件保暖內衣,一件外套就可以過冬,甚至不覺得冷,那時候小夥子身上是有火的,內心是火熱的,早起晨讀,晚歸夜讀,身體也是紅紅火火,它和心一樣,一直在路上奔波、忙碌!

我甚至覺得那時候風更勁,雪更厚,樹枝都給壓彎了,竹子東倒西歪,路上全是厚厚的雪,一腳踩上去咯吱咯吱的響。化雪的時候,在結冰的路面摔倒了甚至還能哈哈大笑起來。

大陽垾公園的早晨

所以冷一直是相對的。

爸媽起的早,一早上忙裏忙外身體暖和暖和的,妻子也在鬧鐘的催促下依時起牀,彷彿只有我對被窩的魔力感興趣,一直依依不捨自己製造的溫暖。

你多賴牀幾分,起牀時寒冷就多了幾分,在這件事上,公平從不缺席。最後一個起牀的,往往只需刷牙洗臉,坐等喫飯,不勞動的後果便是乾脆而直接的寒冷,他們都覺得不冷,手腳暖和,只有我一個人默默承受着寒冷帶來的畏手畏腳。

溫暖而美麗的早晨

勞動能給人身體溫暖,同樣的,內心也會充實、充滿陽光。這是勞動人民自己給自己的陽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