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第二階段全部的比賽任務結束,對於天津男籃來說,折騰39輪,僅僅取得7勝32負戰績,排在聯賽倒數第一,恐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尤其是俱樂部喊出重建第三年,他們這一批95後年輕球員漸漸開始承擔重任的情況下,是否意味着下一個階段能同步進行相關的重建計劃,備受質疑。

首先是從主教練劉鐵的角度來看,他遭到的質疑是比較不容易的,因爲整個天津男籃教練組只有他一人,作爲戰術教練執行者,也是投籃,體能,助理教練,這種一兼多職的思路,其實站在職業俱樂部的來說,很難做到全方位地兼顧,對比北京首鋼5-6人,廣東宏遠3-4人,天津男籃或許未來重點應該從教練組方面,進行深入層面的補強。

另外一點淪爲倒數第一的原因是球隊不穩定性,這一點與天津男籃的人員配置存在直接關係,他們的大外援馬爾科-託多羅維奇 能力是擺在那裏,場均30+12的數據,放眼整個CBA聯賽也是前五級別的大外援。但是除了他之外,天津男籃這一批本土球員,包括時德帥,史儀,何思雨,孟子凱等人,真正需要他去承擔起絕對核心的角色,現在是沒有達到這個層面,造成的結果是主力比拼不佔據優勢,替補席的時間,更是遭到大部分對手的完爆,只能在聯賽倒數的邊緣徘徊。

或許從戰績的角度來看,劉鐵很難作爲短時間有一個大幅度的調整,但是從他第二階段的尾聲開始,重用林庭謙,以及賦予救火外援德蒙特-愛德華茲,克拉倫斯-特羅特三世更加重要的戰術地位,這就意味着天津男籃在第三層次的戰術輪換當中,具備磨合出很高的化學反應,只是對比到季後賽標準,劉鐵還需要很多沉澱的地方。

劉鐵的能力是具有很高的上限,作爲昔日跟隨蔣興權執教多年的助理教練,能在戰績不佳和麪臨多方面壓力的困境下,成功過渡性完成新老交替,讓老一批的天津男籃退居二線,從某種程度上已經是能接受的結果,只是想要贏球,那麼前面提到的兩點就必須改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