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時節、萬物生機,東風輕拂、楊柳婀娜。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寒涼的淡霧,照亮了田野和山岡。幾束淺黃的野花正迎風綻放,似乎正預報着春姑娘的到來;鳥兒也在枝頭嘰嘰喳喳,好像也在第一時間得知了這個喜訊。天空中飄滿了風箏,大地也將因此而盛裝芳草;水面上碧波盪漾,漁船上也傳來悠揚的歌聲。

和煦的春風灑播着綠色,輕柔的春雨滋潤着心田,再也沒有秋的傷感、冬的滄桑,到處都是復甦的氣息,遍地都將充滿春意。

如此美好的春景,讓詩人們流連忘返,詩仙就曾讚美,春草有情、山中含綠;詩聖也熱情謳歌,黃鸝、翠柳,以及白鷺、青天。宋代一位詩人更是意氣風發,下面介紹的是朱熹初春踏青,興高采烈地寫下一首詩,最後7字膾炙人口。

春日

宋代: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乾紅總是春。

朱熹,江西婺源人,號晦翁,宋代著名的理學家。宋代理學家的詩作大多具有嚴重的說教氣味,但這首詩卻是清新活潑,作者描寫春天煥然一新的面貌,萬紫千紅點染成濃麗的春光,最後7字更是後人常常引用的名句。

開篇交代時間、地點和事件,“勝日尋芳泗水濱”。風和日麗的春天,詩人在泗水濱踏青尋芳,既放鬆心情,又捕獲了創作靈感,同時還感悟了深刻的道理,可謂一舉三得。一個“尋”字,傳達出一種孜孜以求的精神,與這位大儒平時的嚴謹態度相一致。

詩人一邊漫步在河灘,一邊欣賞周圍的景色。放眼望去,果然非同一般,詩人不禁低吟一句,“無邊光景一時新”。無邊,展現了一幅廣袤無垠的空間;一時,又刻畫了欣欣向榮的某一段時間。一個“新”字,刪繁就簡,筆調凝練,概括了初春時美景的圖景。

次句既描述了大自然的煥然一新,也委婉地表達出詩人內心的欣喜。詩人平日裏掩門靜坐,沉思默想,雖處紅塵,卻能泰然自若。今日忙裏偷閒出門踏青,花影日色,令人陶醉;藍天白雲,更使人舒坦。可惜身邊沒有人作陪,不然自當尋覓一處幽靜亭閣,大家在一起小酌幾杯,更是開心快樂!

朱熹是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更是一位水平高超的詩人。他觀察細緻、思考縝密,總能在尋常的事物中發現不平凡,更能用簡潔生動的語言加以闡述,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之中就領悟了深刻的道理。

後兩句就充滿理趣,“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乾紅總是春。”詩人用通俗的語言,抒寫了尋芳的結果,春風輕拂、萬紫千紅,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到處都是春天的景緻。作者擬人化地運用了一個“面”字,彷彿東風也有動人的面容。等閒,更傳達了一種輕易得到的意思。

這首詩前兩句寫景,後面增加了詩人的評論,而細細體味不難發現,作者希望通過描寫春景,啓發人們思考一個更深刻的問題。

“東風面”,可以引申爲人們追求的真理和大道;“總是春”,也照應了次句中的“無邊光景”,更象徵着大自然裏蘊含豐富;萬紫千紅的景象,都由春光點染而成,人們在點點滴滴中,就能感悟爲人處世的道理。

作者只用短短四句話,就形象地描繪了新春的迷人勝景,同時也含蓄地啓迪人們細心觀察、認真思考,在尋常的風物中發現深藏的道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