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度佳節,離不開舌尖上的美味。無論是到飯店堂食,還是點外賣送餐到家,或是買半成品自己烹飪,消費者對美食的選擇都更加豐富多元,消費體驗也更爲舒心。

本報記者深入多地,通過採訪餐廳店長、外賣騎手、在工作地過年的年輕人,講述他們與美食的故事,展現各地各方加強春節期間餐飲服務保障的積極作爲。

——編 者

春節是餐飲行業的傳統消費旺季。今年春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餐飲企業主動作爲,豐富提升菜品,創新線上線下經營模式,外賣企業積極應對,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共同爲消費者提供定製化、多元化、高品質的餐飲服務。

重慶餐廳店長陳聰——

“再忙,服務和防疫都要做好”

這兩天,“老重慶”餐廳的生意正好。點亮紅燈籠,掛起大海報,顧客來往不絕,剛走到餐廳門口,年味便撲面而來。“老重慶”是重慶陶然居集團旗下的餐廳,作爲餐廳的店長,陳聰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的時候。

大年初一下午3點,已過午飯時間,餐廳門口仍然人來人往。跨進門,四方桌旁,兩位顧客正在翻看菜單,“有小孩的話,可以選糯米丸子和雞蛋打邊爐。”陳聰站在一旁,爲顧客推薦飯菜。招呼完這一撥客人,陳聰又回到電腦前,開始梳理前一天的客戶訂餐信息,“今年推出了年飯送到家服務,可有得忙了。”陳聰笑着說道。

“不過,再忙,服務和防疫都要做好。”陳聰介紹,在衛生防疫方面,測體溫、報備行程、消毒……每天進入大堂前,店員們都要挨個晨檢。晨檢內容不止這些,“手上是否有傷口?最近腸胃怎麼樣?這些檢查,對我們做餐飲的尤其重要。”陳聰起身,和同事們一道,開始對餐廳進行衛生清潔。推開包房門,打開空氣淨化器,然後對每一個角落進行消毒,這樣的流程,陳聰每天要帶着店員們進行好幾次。

忙完這些,趁着稍微有點空閒,陳聰進了廚房清點備貨。預訂的年飯菜單裏,最不能少的就是魚。“開門紅大魚頭賣得俏。”一旁,集團行政總廚陳小彬告訴記者,季節變化,食材不同,公司會時常研發新菜品。年前,陳小彬帶着各個門店的廚師長,把新菜學了個遍,“春節期間,讓到店的顧客嚐個鮮。”

劉先生小兩口不是本地人,今年在重慶就地過年,原本擔心餐廳訂餐都是大份多人餐,來這裏一問,還有兩人份。劉先生選擇了送飯到家服務,“現在訂餐,回家等着飯上桌呢。”

不僅把年飯送到家,陶然居還可以把廚師“送”到家,實現上門做菜。“味道、菜品等都會和顧客提前溝通。”陳小彬告訴記者,這幾天,廚師們已經趕了幾場定製化團年飯。

“我們號召餐飲企業推出‘小家庭年夜飯’等年菜品種,爲就地過年的家庭提供地道的家鄉風味。”重慶餐飲商會會長、陶然居集團董事長嚴琦告訴記者,“同時,餐飲從業人員每天接觸的顧客多,更需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大夥兒一起過個健康年。”

北京外賣騎手李明明——

“需求量上來了,服務也必須跟上”

大年初一,北京的街頭巷尾年味滿滿,到處都是喜慶的氛圍。外賣騎手李明明一如既往地準時醒來,趕着參加公司的早會。到了集合點,站長介紹完注意事項後,大家開始對外賣箱進行消毒準備。

“昨天是除夕,本以爲訂單不會多,沒想到跑了40多單,這個數字已經和正常的日接單量差不多了。”30歲的李明明是美團公司望京站點的外賣騎手,今年春節,他選擇了堅守崗位繼續工作。除夕當天上午11點多,李明明的手機不停地響起,這也意味着一天中最忙碌的送餐時間要開始了。他戴好口罩,迅速取好餐,騎上電動車小心而迅速地前行。路上人流車流不多,交通格外順暢,15分鐘後,李明明將飯菜送到了顧客手中,並收到顧客甜甜的一句:“辛苦了,過年好。”來不及多休息,他又急匆匆地騎上電動車準備去接下一單了。

今年春節,不少人選擇就地過年,這也增加了餐飲行業尤其是外賣餐飲業的熱度。美團外賣數據顯示,1月15日以來,平臺上關於“年夜飯”的搜索量相比去年同期上漲了200%。爲了讓大家無論在哪兒過年都能喫得好,餐飲商家也鉚足了勁兒,火熱籌備外賣年夜飯套餐。

“與往年不同,今年很多餐廳在春節期間繼續營業,據我們的統計,全國餐廳的營業率近70%。”美團外賣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介紹,今年春節,半成品年夜飯、年夜飯小份套餐成了大熱門,有的餐飲企業推出“年夜飯單人套餐”,讓人們過年就餐有更多選擇。美團外賣數據顯示,除夕當天, “一人食”訂單量佔比相較去年增長了66%,可見與傳統線下年夜飯講究人多熱鬧不同,線上年夜飯更側重“小而美”。

“這幾天我接的訂單量明顯增多,一天能跑60多單,這比去年夏天時高出20單。”李明明說,“需求量上來了,服務也必須跟上!”爲了鼓勵外賣騎手在春節期間堅守一線,美團投入超5億元補貼在崗騎手。“各種補貼加起來將近4000元。”李明明介紹。

一直到晚上8點多,李明明才結束了當天的工作,而平常他都會幹到晚上9點多才停止接單。“今天早點下班,和家人、朋友一起喫個飯!”李明明開心地說。

同李明明一樣,不少人雖然不能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依舊通過外賣爲自己準備了年夜飯。美團外賣發佈的數據顯示,除夕當天,全國外賣訂單量同比增長70%,其中品牌餐飲商家外賣銷量同比增長82%,受到消費者歡迎。

陝西西安市民郝傑——

“年飯既要省事,也要豐盛,兩樣都不能少”

大年初一,家住陝西西安市雁塔區小寨路街道的郝傑在廚房歡快地哼着小曲。咋這麼高興?今天有客人要來!

23歲的郝傑是一名河北姑娘,今年春節選擇留在西安過年。她一開始還有點小小的失落,不過很快就被朋友們的熱情衝散了,“不用擔心,我們陪你一起過!”3名西安本地的朋友就這麼說定了。

春節期間,中國人講究熱鬧。朋友們來一起過,郝傑更要想着法子多準備些好菜。“我們年輕人有時候圖方便,平常沒少在超市買半成品菜,肉菜都是切好的,買來一下鍋,很快就能喫上一頓可口飯菜。年飯既要省事,也要豐盛,兩樣都不能少!”郝傑說,打開手機應用或走進超市,半成品年菜花樣很多,川菜、湘菜、粵菜、點心應有盡有,“免洗免切”“三分鐘出餐”“快手菜大禮包”“家宴禮盒”等都打出了“方便牌”,抓住了年輕人的消費特點。

說完,郝傑向記者展示她的主菜——羊蠍子火鍋。“我在家時和父母經常一起喫這個,這次想跟朋友們分享。瞧,這是我網購的羊蠍子火鍋套餐,乾淨衛生還方便。真空包裝的羊蠍子和調料包一起倒進鍋裏,加上水,十幾分鍾後就開鍋了。”

正說着,她又撕開包裝袋,把各色蔬菜盛到盤裏,“這些菜是今天早上在超市買的半成品,不用自己動手切,用來涮火鍋再合適不過啦。”

剛到傍晚,郝傑的朋友們就都來了,羊蠍子火鍋已經“咕嘟”作響,香氣飄滿了整個房間。“別急着爲我鼓掌!”郝傑還有關子要賣,揭開鍋蓋,陝西特色的粉蒸肉、八寶甜飯也上了蒸籠。“爲了招待你們,我特意買了你們愛喫的蒸碗禮盒!”

一片歡聲笑語中,郝傑用手機和父母視頻聊天,朋友們湊上來將她圍住,“叔叔阿姨,有我們在,一定陪小杰過個好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