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穿過一片綠色茶園,便來到了高峯新村……

一排排聯排房屋連起來的二層小樓、嶄新的房間、粉刷一新的牆壁……門口掛着紅燈籠、貼着春聯,踏入屋內,瓷磚鋪地,採光通風都很好,傢俱一應俱全;門前,家家戶戶庭院可種植花木。

村落前,林子茂盛生長;村落後,茶園鬱鬱蔥蔥;村子裏,年輕人在新修的球場裏打籃球,洋溢着青春氣息。高峯新村黨支部書記符志明看在眼裏,心生感觸:“從前老村遠,在外務工的年輕人一年難得回來幾次,現如今孩子們都愛回家嘍!”

符志明口中的老村,距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縣城大約60公里。因爲處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不宜搞規模化的養殖產業。”符志明坦言。

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之間的矛盾如何化解?2019年9月,高峯村整村實行生態移民,爲野生動植物騰挪出更多生長空間。

得益於生態搬遷,村民們住上了新房子。作爲白沙開工建設的首個裝配式建築項目,在短短8個月時間裏,施工方就建成了59棟聯排兩層小樓。小樓錯落有致,朱梁白牆滿是黎族風情。

“多虧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我們更踏實、放心、知足!”村民小組組長符桂海笑得合不攏嘴。

高峯村的由老入新,映襯着白沙黎族自治縣的發展史。去年,儋州到白沙的儋白高速開通後,從省會海口到白沙只需3個小時,給這個處在“山溝溝”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