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商的崛起,大部分实体行业都受到了影响,但是也有一部分行业是个例外,比如理发、餐饮等行业,是电商没有办法代替的,所以很多想要开店的人都会选择这些不容易被电商代替的行业,其中餐饮业就成了很多人的选择,原因也很简单,首先就是门槛低,成本也可高可低,能选择的余地大;其次就是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是必不可少的,消费的人群众多。

当然有好处自然也有坏处,门槛低相应的竞争也就大了,所以为了能占有市场,生存下去,这些创业者都会想尽办法,要么就是提高服务,要么降低价格,或者创造更有特色的就餐环境等等,而这两年全国各地就开起了一种特色的“38元酱大骨”店,经过一些自媒体和网红的宣传,也让这种店成了新的网红打卡点,很多人都慕名而去,那为什么这种店会火起来呢?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让食客有一种错觉,能占到便宜,2018年之前在猪肉价格还没有涨起来的时候,一斤酱大骨也要十来块钱,而随着这两年猪肉价格的上升,酱大骨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如今一斤已经要二十来块了,而38元自助形式的酱大骨,在很多人看来都能吃得回本,一个人吃两斤完全不是问题,毕竟酱大骨上的肉本身就不多,再加上近两年的猪肉价格太高,很多人已经很久没有吃肉吃到爽了,所以这种“38元的酱大骨”店在一些网红的推广下,很容易就火了起来。

但是如果细心观察的话,就能发现今年以来这种“38元酱大骨”店却开始不断的关店了,这又是为什么呢?在一些不知道内情的食客看来,这些店会关门可能是因为被食客吃亏本了,38元的价格对很多食客来讲很容易就能吃回本,其实真实的内幕并不是这样的,表面上来看,38元的价格就能吃到爽,但如果有去过的人就知道商家的套路满满。

38元只是单个人头费,商家还要收取酱料费、餐具费、酒饮费等其他费用,并且38元也就只能吃一些最基本的酱大骨,如果要吃圆骨、棒骨、牛骨,价格就要往上升一升的,有的要48元、有的要58元,个别的甚至会更高。先不说其他费用,光吃酱大骨,你是不是会感觉有点咸,要么点饮料酒水,要么要配饭,这些都是要加钱的,所以人均消费最低往往也都要50几块,高一些的可能要七八十元了,所以看似便宜,等结账的时候才发现并不便宜。

其次个别的店铺还会对就餐时间做出限制,毕竟不排除有些人会从早上呆到晚上,所以商家给的理由也合情合理。可是在就餐时间做限制外,表面上的自助也并非真的自助,很多店铺第一次端上来的骨头肉都是比较多的,但是当你没吃饱想要在吃的时候,服务员也会给出理由就是正在做,要稍等一会,这种情况下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吃的量就相对少了很多。

最后就是食材单一,容易腻,让你一直吃一样食物,特别是肉类,稍微多吃几口就很容易腻,不会想再去吃,就像小编当年特别喜欢吃手抓饼,有一段时间几乎天天都吃,后来腻到了,如今已经过去两三年时间了,一点都不带想的。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这种酱大骨的价格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因为这些并不是新鲜的大骨,而是从国外进口进来的冻大骨,市场价之前也就六七块左右一斤,如今虽然有所上涨,但也就10元左右一斤,所以表面上看似在亏本,其实还是相当赚钱的。也因为有以上几种原因,让很多食客感觉商家的套路满满,再加上食材单一,因此很多人去过之后都不想再去第二次了,所以这种店也慢慢的关门了。对于“38元酱大骨”你怎么看,你去吃过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