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建築央企上市公司陸續發佈了2020年度經營業績數據,超級建築據此製作了《九大建築央企2020年新籤合同額排行榜》,今天予以發佈(見本文中的詳細數據圖表)。同步對已經形成的建築強企四大陣營進行深度分析,透視每家企業的市場策略、經營情況和獨特優勢,洞察蘊含其中的成功經驗、市場規律和發展趨勢。

九大央企、四大陣營!看誰是大國重器殺手鐧,誰是黑馬發力大爆發,誰的這個冬天有點冷,誰能單項趕超向前衝,誰在風雨之後見彩虹,誰正面對疾風闖大關,誰又高位持續大發展,誰在穩紮穩打步步營,誰已扶搖直上三萬億?

第四陣營 專業高手

本文按2020年新籤合同額排行榜倒序分析。第四陣營由兩家建築企業組成,這兩家企業的規模與第一陣營、第二陣營甚至與第三陣營的企業不可同日而語。但這兩家企業也是頗具特色,同樣擁有在某些細分專業建築市場的王者實力。

第九名:中國核建,大國重器殺手鐧!

2020年,中國核建實現新籤合同額1099億元,同比增長13.3%。中國核建以前也是一家一級建築央企,後來與中國核工業集團重組,目前是中核集團的二級企業。儘管中國核建新籤合同額規模僅有1099億元,與排在第8位的企業還有一半以上的差距,與前面1到7名的企業更是無法匹敵。但中國核建的看家本領也足以另其他建築企業望塵莫及。超級建築瞭解到,中國核建的獨門絕活是深耕軍工工程和核電工程,絕對是我國核電工程建設的主力軍,承建了我國全部在役核電站的核島工程,是真正的大國重器殺手鐧。

第八名:中國化學,黑馬發力大爆發!

2020年,中國化學工程實現新籤合同額2512億元,同比增長11%。中國化學工程的主要業務也是建築工程,但與其他幾家建築央企也不同,其主要是建設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等領域的工程,其中在煤化工領域佔據國內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中國化學工程近幾年新籤合同額連續實現了跨越式增長,成爲建築市場的一匹發力的黑馬,2016年度還是704.96億元,2017年度是951億元;2018年度一舉達到1450億元,同比暴增52.52%;2019年度更是同比暴增56.7%,達到了2272億元;2020年達到2512億元。目前,中國化學工程的訂單規模已經接近中國能建規模的一半水平。

第三陣營 水電龍頭

第三陣營同樣由兩家企業組成,這兩家企業都是水利電力工程相關領域的龍頭企業,但其規模與第一陣營企業不可同日而語,與第二陣營企業的市場規模也有較大差距,差距至少也有4千億上下,這個差距對第三陣營的企業來講要佔到自身規模的一半左右,因此也是短期很難超越的。

第七名:中國能建,這個冬天有點冷!

中國能建2020年實現新籤合同額5778億元,同比增長11.04%,總量比中國電建低了1千億,增速低了20個百分點。中國能建和中國電建的關係,和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的關係差不多。以前中國能建和中國電建的市場規模十分接近,2018年度、2019年度,中國能建的新籤合同額都高於中國電建。但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度,中國能建訂單增速大幅低於中國電建,訂單總量也被中國電建無情超越。這在一個側面反映了建築市場競爭的殘酷性,也體現了大企業集團戰略管控和基礎管理的極端重要性。

第六名:中國電建,單項趕超向前衝!

中國電建2020年實現新籤合同額6733億元,同比增長31.5%,增速和總量都超越了中國能建。中國電建的優勢主要在水利電力工程領域,例如水利工程、水電站、火電站、輸變電線路工程等都很具實力,近年來大舉進入到鐵路、公路、地鐵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中國電建在海外市場也有不俗表現,2020年度國外新籤合同額摺合人民幣2016億元,同比增長35.82%。中國電建(2016億元)的海外新籤合同額規模略低於中國鐵建(2328.08億元),和中國交建(2049.89億元)大體相當,高於中國建築(1845億元)和中國中鐵(1362.6億元),算是跨陣營實現了單項超越,實屬不易。

第二陣營 基建狂魔

第二陣營由兩家企業組成,這兩家企業與第一陣營企業的市場規模有較大差距,差距至少在1.5萬億以上,這個規模的差距對第二陣營的企業來講幾乎是難以超越的。兩家企業都已經發展成世界知名的基建狂魔。

第五名:中國中冶,風雨之後見彩虹!

2020年,中國中冶實現新籤合同額10197億元,同比增長29.4%。中國中冶原本也是一家一級建築央企,後來由於有幾年發生鉅額虧損而被重組爲中國五礦的二級企業,近年來中國中冶奮發圖強走出低谷,特別是其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異軍突起、大展宏圖,取得了規模效益的迅速發展,企業市場規模也先後超過了中國電建和中國能建。2020年,中國中冶的新籤合同額增長速度超過了第一陣營的所有企業及中國交建,至此,中國中冶年度新籤合同額規模已經與中國交建不相上下,甚至大有超越中國交建之勢。

第四名:中國交建,面對疾風闖大關!

中國交建位列榜單的第四位,也是第二陣營的龍頭,2020年實現新籤合同額10668億元,同比增長10.59%,訂單規模首次跨過萬億大關。中國交建在橋樑、港口等基建領域的實力自然是舉世矚目。但超級建築也發現,中國交建至少已經連續三年增長速度不敵第一陣營企業,這也是導致中國交建與中國建築、中國中鐵、中國鐵建市場規模差距不斷拉大的重要原因。相比第一陣營的三家企業而言,中國交建目前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境外市場,2020年中國交建新籤合同額中有19%是在境外地區實現的,金額摺合2049.89億元人民幣。這19%的比例遠遠高於中國建築、中國中鐵、中國鐵建,2049.89億元的數字也高於中國建築(1845億元)和中國中鐵(1362.6億元),略低於中國鐵建(2328.08億元)。

第一陣營 全域冠軍

2020年度,位列第一陣營的仍然是三家建築龍頭企業,這三家企業基本屬於全域冠軍型,佔據着鐵路、公路、地鐵、市政、房建等主要建築領域的大壁江山。

第三名:中國鐵建,高位持續大發展!

中國鐵建以25543億元年度新籤合同額排名2020年榜單第三位(其2019年新籤合同額是2萬億元,也是排在了第三位)。中國鐵建雖然排名在中國中鐵之後,但其實兩家企業並沒有多大的差距,市場競爭策略也非常相似。中國鐵建2020年新籤合同額的增速高達27.28%,比中國中鐵的20.4%增速高了不少。

第二名:中國中鐵,穩紮穩打步步營!

中國中鐵2020年度拿下新籤合同額26057億元,繼續位列本榜單的第二位(2019年度中國中鐵也排名第二位,新籤合同額是2.165萬億元)。中國中鐵市場策略一直比較穩健,可以說是穩紮穩打步步爲營,企業市場訂單連年上升,積累了大量的在手訂單,爲今後的發展奠定了比較好的基礎,企業規模與近年來一直排名第一位的中國建築的差距也有不斷縮小的趨勢。

第一名:中國建築,扶搖直上三萬億!

2020年度建築企業市場經營業績冠軍寶座繼續被中國建築奪得。中國建築2020年新籤合同額達到31993億元(2019年度新籤合同額爲2.864萬億元),成爲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年度新簽訂單超過3萬億元的建築企業。關注超級建築的朋友都知道,中國建築已經多年穩居新籤合同額排行榜的第一位,也是世界建築企業中新籤合同額的第一名,是當之無愧的市場霸主。

▲建築央企2020年新籤合同額及增速分佈

2020年度榜單前三名的企業排序與去年完全相同,仍然是中國建築、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三駕馬車在建築市場上遙遙領先。但本文圖表已經顯示,中國鐵建的增速高達27.28%,中國中鐵增速也達到了20.4%,而中國建築的增速只有11.5%,這使得作爲年度亞軍的中國中鐵與作爲年度冠軍的中國建築的新籤合同額差距總量較上年度縮小了1千億元,僅剩下目前的5936億元;而作爲季軍的中國鐵建與作爲亞軍的中國中鐵的差距也比2019年也縮小了1千億元,僅剩下目前的514億元。514億元幾乎可以忽略不計,5936億元對於3萬億量級的企業來講也不算是難以逾越的鴻溝。

預計2021年度,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實現新籤合同額將同時突破3萬億大關;未來三至五年,第一陣營的企業排序或將會出現歷史性調整。

九大央企,四大陣營。強化競爭優勢,確保基業長青!您還有哪些看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