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系統下的快速啓動、待機、休眠、睡眠這幾種模式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有時候偶爾的離開不將電腦徹底關閉。充分利用這些模式,我們可以節約電力消耗,下面就來可以一下這幾種模式的區別如下:

1、快速啓動

微軟從Win8系統開始,在電源模式中加入了快速啓動功能,快速啓動功能結合休眠和睡眠的特點,只要開啓了快速啓動,那麼當我們選擇關機的時候,其實不算是真正的關機,它更像休眠,把一些系統的核心數據放到硬盤存儲。當我們開機的時候,就像喚醒睡眠的電腦一樣,不需要重新加載系統和各種非必要的程序,很快就能進入到電腦桌面,開機時間要比正常開機快了很多。

2、待機(Standby)

該模式一般在xp系統下常見,在win10下好像已沒這種叫法了,應該和上述快速啓動是同一個事情不同的叫法而已(懂行的期望科普一下)。將系統切換到該模式後,除了內存,電腦其他設備的供電都將中斷,只有內存依靠電力維持着其中的數據(因爲內存是易失性的,只要斷電,數據就沒有了)。這樣當希望恢復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恢復到待機前狀態。這種模式內存依然在耗電,因此如果在待機狀態下供電發生異常(例如停電),那麼下一次就只能重新開機,所以待機前未保存的數據都會丟失。但這種模式的恢復速度是最快的,一般五秒之內就可以恢復。

3、休眠(Hibernate)

將系統切換到該模式後,系統會自動將內存中的數據全部轉存到硬盤上一個休眠文件中,然後切斷對所有設備的供電,也就是整臺電腦的硬件(cpu、內存、硬盤等)都處於斷電狀態。這樣當恢復的時候,系統會從硬盤上將休眠文件的內容直接讀入內存,並恢復到休眠之前的狀態。這種模式完全不耗電,因此不怕休眠後供電異常,但代價是需要一塊和物理內存一樣大小的硬盤空間(好在現在的硬盤已經跨越TB級別了,大容量硬盤越來越便宜)。而這種模式的恢復速度較慢,取決於內存大小和硬盤速度,一般都要1分鐘左右,甚至更久。

4、睡眠(Sleep)

是Windows Vista中的新模式,這種模式結合了待機和休眠的所有優點。將系統切換到睡眠狀態後,系統會將內存中的數據全部轉存到硬盤上的休眠文件中(這一點類似休眠),然後關閉除了內存外所有設備的供電,讓內存中的數據依然維持着(這一點類似待機)。這樣,當我們想要恢復的時候,如果在睡眠過程中供電沒有發生過異常,就可以直接從內存中的數據恢復(類似待機),速度很快;但如果睡眠過程中供電異常,內存中的數據已經丟失了,還可以從硬盤上恢復(類似休眠),只是速度會慢一點。不過無論如何,這種模式都不會導致數據丟失。

正因爲睡眠功能有這麼多優點,因此Windows Vista開始菜單上的電源按鈕默認就會將系統切換到睡眠模式。以及現在的win10都是默認睡眠按鈕在電源上。所以我們大可充分利用這一新功能,畢竟從睡眠狀態下恢復,速度要比從頭啓動快很多。而且睡眠模式也不是一直進行下去的,如果系統進入睡眠模式一段時間後(具體時間可以設定)沒有被喚醒,那麼還會自動被轉入休眠狀態,並關閉對內存的供電,進一步節約能耗。如果你喜歡搞機,擺弄研究電腦,下面這門課適合入門電腦組裝和維修:

上面這邊是用ghost 裝系統,如果想學用原裝鏡像裝系統,可以看這本書:

總得來說,待機是隻保持內存供電,其他設備(如硬盤、網絡適配器等)都將不再供電;如果啓用了休眠模式(啓用方法如下),在系統盤(如C盤)根目錄下會生成一個如下圖中顯示的大小(3070MB)的文件hiberfil.sys(停用休眠模式,該文件將自動刪除),用於將內存中保存的數據替換到硬盤中,因此休眠狀態下無須對內存供電,因爲所有數據已經轉存至硬盤,電腦的電源也隨之關閉,其效果猶如關機,但卻保持了運行狀態中的數據。

需要注意的是, 我們經常使用的“windows + L”快捷鍵是將計算機鎖定,這時計算機並沒有進入任何節電狀態,因此不影響程序運行。但是在通常情況下,Windows默認設置在一定時間後進入待機和休眠模式。

以上是對快速啓動、休眠、睡眠的區別的科普,長期不用電腦,還是建議關閉電腦,節約資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