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差距是每一个国家都没有办法避免的问题,即便是发达国家或者迪拜这种富豪群集的地方,依然存在着贫富差距的问题,而贫富差距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穷人和富人。当然由于每个国家的发达程度不一样,相应的贫富差距的标准也不一样,可能一个人在美国被划分为穷人的行列,但是在印度等其他比较贫穷的国家却能被划分为中产阶层或者富人这一行列的人,那么在中国对于穷人是如何区分的,月收入低于多少才算是“穷人”?

在中国官方并没有给穷人归类划分,但是在2018年国家统计局对于月收入多少有进行过划分,根据数据显示,月收入低于2000元,则被划分为低收入人群,月收入2000-5000被划分为中等收入人群,月收入5000-10000元被划分为高收入人群,如果从国家统计局对于月收入群体的划分来看,那么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人则应该属于是穷人。

对于这个划分有些人认为标准太低了,毕竟在一些较发达的一线城市,最低工资标准都已经超过2000元了,所以这个标准应该往上再提一提。有的人认为应该从国家发布的另一份数据来区分,根据统计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收入为53604元(折算下来月薪为4467元),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收入为90501元(折算下来月薪为7541元),假如从平均年收入的划分来看,那么月薪低于4467元的人就属于是穷人。

对此也有网友表示这样划分并不现实,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月收入上万,但每个月还完房贷车贷之后,可支配的收入只有两三千,这些人应该算是穷人还是富人?你说他是穷人,他月收入上万,你说他是富人,他每个月的可支配收入也就只有两三千,从划分的标准来看又像是穷人,所以网友认为划分的标准应该根据家庭每个月的可支配收入来划分,比如每个月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低于3000元那么就属是穷人,因为3000元对于一个家庭来讲,每个月也仅仅能维持基本的生活。

综上所述,光从月薪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穷人,并不现实,特别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收入都很高,但每个月的支出却更高,往往都是入不敷出,经常都是上半个月过着“富人”的生活,下半个月过着比“贫困户”还艰难的生活,所以虽然有些人月收入很高,但到了月底也同样属于是“穷人”。因此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穷人,除了看月收入之外,更要看每个月可支配收入有多少。因为每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如果非要从月收入来判断的话,那么月收入只要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则属于是穷人这一行列。在你看来,月收入低于多少才算是“穷人”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