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句話指的是隻有能適合周圍環境的生物才能存活下來。1960年,考古學家發現“能人”化石,但經過研究後,“能人”的消失理由卻引起深思,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二十世紀前半期,坦桑尼亞的一位考古學家想去非洲尋找人類化石,他剛提出自己的想法,就遭到同事的反對,因爲這個時期大部的早期人類化石都發現於亞洲地區,但這位考古學家不顧家人反對,決定想要前往非洲,經過一番思考後,他決定去到奧杜瓦伊峽谷進行考察。

奧杜瓦伊峽谷位於一個古湖遺址上,因爲它形成的時間比較早,殘留的遺骨和工具被埋在地層中間,而在之前的考古發掘中,峽谷內出土過生物化石,如果運氣比較高,考古學家一定會有所發現。

1960年,考古學家終於有所收穫,他在第一化石中層發現古人類化石,最讓他感到興奮的是,化石竟包括:頂骨、下顎骨、手骨和成人的鎖骨、手骨等,但在清理化石時,一個頭骨化石卻成功吸引考古學家的注意,這個頭骨化石有什麼特殊之處呢?

考古學家爲確定化石的年份,首先對化石周圍的古代沉積物進行研究,而研究表明這些化石是地球磁極反轉的短暫窗口期間沉積下來的,195萬年前,曾發現一次地球磁極反轉,再根據化石周圍的沉積物,最終得出的結論是,這個頭蓋骨化石可以追溯到200萬年前。

除了時間非常久遠外,最讓考古學者感到意外的是,復原後的頭骨腦容量爲646毫升,這個數據遠高於南方古猿人的450~530毫升,在發現頭骨化石的周圍,他們還發現不少石質工具,根據出土工具,考古學者認爲對方已經具備使用工具的能力,並且還有可能會搭建簡陋的住所,正因如此,將其取名爲“能人”,這個名字的意思是“能幹的人”。

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又傳出一個好消息,“能人”竟是介於古猿和直立人的人屬。從目前的科學理論知識上看,人類並不是憑空出現的,它是由猿猴進化而來的,而“能人”化石被發現,側面證明這個科學理論,但在研究“能人”的過程中,卻發生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考古科學有個重要的劃分,人屬的腦量定爲等於或超過750毫升,如果低於750毫升就屬於猿屬,從“能人”的腦毫升上看,它還沒有跨過當時人與猿之間的腦容量界限,所以,只能將其劃分爲猿猴類。

可是事情並不像想象的一樣簡單,再次研究後,考古學者發現“能人”頭骨竟是兒童的,按照正常規律推算,能人成爲成人後,他的腦容量應該會超過或者是接近800毫升,此時,學者們非常疑惑爲什麼他們的身高只有1.4米,就死去了。

從身高數據上看,應該是能人的一個支脈選擇進化成爲直立人,但另外一個支脈卻拒絕進化,最終導致被滅絕,這就是猿人被滅絕的主要原因,拒絕適應社會環境後,環境就會將你拋棄。

從這個支脈的能人消失上看,我們可以得知“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生物之間互相競爭後,只有適應者的會生存下來,也就是優勝劣汰的自然規律。隨着生活發生變化,我們絕不能墨守成規,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步伐,如果我們不能及時地發生改變,必定會被淘汰出局,最終消失得無影無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