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塞納河畔的盧浮宮,是世界知名度最高的一座藝術博物館。它以其燦爛輝煌的歷史、豐富珍貴的文物而著稱於世,不僅是法國文化傳統的象徵,而且也是世界傳統文化的代表。“遊歐洲,不能不到巴黎;遊巴黎,不能不到盧浮宮”,已成爲一句名言。盧浮宮從1793年開放以來,她那眩耀人眼的衆多珍藏,不知傾倒了多少觀衆,它的魅力,征服了所有參觀者。

盧浮宮

盧浮宮建築本身,是法蘭西王朝的歷史見證人。13世紀初,法王菲力浦·奧古斯特下令在一座原皇家大牢的原址上大興土木,一座古典主義的壯觀的城堡古塔,在這座古老的城市中矗立起來了。16 世紀前半期,法蘭西斯一世開始把她改建爲文藝復興式的宮殿。後來,又經過亨利四世、路易十三、路易十四和拿破崙三世的屢次改造,完成了盧浮宮的現存建築。它的總面積達19.7萬平方米,可展面積達4.5萬平方米。

盧浮宮的收藏開始於法蘭西斯一世。在此之後,這座宮殿的主宰們,又陸續爲盧浮宮增添寶藏。一直到路易十四,這位被稱爲“太陽王”的藝術品收藏癖者,在盧浮宮居住了17 年,買下了幾乎所能買到的所有歐洲各派的名畫,如拉斐爾的《巴達薩列·卡斯提尼奧尼肖像》,卡拉瓦喬的《聖母之死》、《卜者》,提香的《戴手套的青年》等。這成了這位“太陽王”名垂青史的不朽業績。以後,拿破崙用槍炮繼續爲盧浮宮增加收藏,他把所有被征服國家最好的藝術品都運進了盧浮宮。其中包括拉斐爾的《聖母的婚禮》,喬·凡尼的《聖母哀子像》等。在拿破崙的影響下,法國的外交官、教士、商人繼續把搞到手的埃及、希臘、意大利、波斯、巴比侖的文物,塞進盧浮宮裏。

盧浮宮

目前,盧浮宮的藏品總數達到40萬件。它包括了古埃及、古代東方各國、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化藝術作品,包括了歐洲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藝術作品,包括了此後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荷蘭、法國和英國的繪畫傑作。充分地體現了人類歷史的源遠流長,世界文化的光輝燦爛。它由古希臘、羅馬藝術館,古代東方藝術館,古埃及藝術館,歐洲中世紀、文藝復興和近代藝術雕刻館,歷代繪畫館和美術室等 6 個部分組成。每部分都是一個獨立的博物館。在這裏,人們可以看到從古到今許多藝術大師的作品,從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以及波斯帝國等東方文明古國的藝術品,到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特別是法國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主義和現代派所有著名大師的作品,幾乎全部收藏於此。盧浮官的收藏就是一部活化的藝術史,使人們除了品味其收藏品的藝術魅力外,還獲得了豐富的百科知識。

古代東方藝術館對世界學術界的貢獻極大,此室儲藏的古物是最多的,達8萬多件,古文物主要以兩河流域的亞述、蘇美爾爲中心。這裏陳列有珍貴的楔形文字——西亞泥版文書,有著名的“漢謨拉法典”。流連其中,你會領略到古代東方民族那高度的文明和智慧。其豐富的藏品、珍貴的文物爲了解早期人類的生活場面,研究人類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極爲重要的資料。

盧浮宮

古埃及藝術館約有古埃及文物35000多件,藏品相當豐富,是研究古埃及文明發展史的重要寶庫。展室中,神祕的斯芬克斯像端莊地凝視着參觀的人羣,你會感到歷史的深不可測;那些正襟危坐的帝王像,顯示了古埃及王者那叱吒風雲的神采;從那些神話及宗教遺物中,你能瞭解古埃及人的宇宙觀和道德觀;對那些死亡之書和石棺雕刻,你會驚歎古埃及人發達的想象力。這裏還有許多反映古埃及人日常生活的藝術品,著名的作品有“書記坐像”及“搬運供品的侍女”等。

希臘、羅馬藝術館,藏品也有35000件之多,主要以雕刻及陶瓷工藝品爲主。在這裏,你可以瞭解古希臘、羅馬雕刻演進的歷史,以及古希臘、羅馬藝術的精湛。更重要的是,你會領略到古希臘、羅馬藝術品中表現出來的內在精神,這種樂觀、力量、精巧和現實的思想無不對歐洲文明的形成和發展有着重大的影響,希臘、羅馬是歐洲文明的搖籃。

歐洲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及近代歐洲的文物,這一部分藏品衆多,共有15萬件之多,其中雕刻品有 2250 多件,素描 90000 多件,版畫 46000多件。工藝美術室收藏的物品反映了從拜占庭到19世紀的工藝傳統,這裏既有中世紀的象牙與琺琅,也有文藝復興時期的陶瓷及波旁王朝的傢俱和織錦畫。繪畫室中囊括了大部分西歐繪畫精品,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流派的作品彙聚一堂。

其中有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著名大師達·芬奇、拉斐爾和提香等人的作品,也有西班牙畫派及北方畫派的作品。至於法國繪畫的收藏向公衆展示了法國繪畫史的長河,那斑爛的色彩,深刻的哲理和諸多流派,會把你帶入一個神奇的世界,你不但會從中得到美的啓迪,而且也能瞭解繪畫所代表的歷史風貌。雕刻室收藏了從羅馬到近代的雕刻珍品,反映了雕刻的立體美,體現了不同歷史時期文化的精神主題,有許多不朽之作。其中有藝術巨匠米開朗基羅的《被縛的奴隸》,有巴洛克藝術代表者貝尼尼的陶塑品《真實》以及法國著名雕刻家羅丹、卡爾波、呂德等人的作品。面對一件件偉大的作品,人們會產生一種崇高聖潔之情。

米開朗基羅的《被縛的奴隸》

盧浮宮有三件鎮館之寶,它們堪稱精美絕倫的珍寶,除了其本身的造型及藝術技巧令人讚歎外,還爲後世留下了衆多不解之謎。

第一件珍品爲千古不朽的美女雕像《米羅的維納斯》。這是一尊大理石雕像,高約 214 釐米,傲然聳立在盧浮宮一樓長廊盡頭的希臘雕刻室中央。《米羅的維納斯》,據說出自 2000多年前雕刻巨匠帕克拉西戴爾之手,1820年,在愛琴海米羅島被發現。這件端莊典雅而富有殘缺美的藝術珍品,是古典藝術最偉大的傑作之一,因發現時雙臂已缺,故又名“斷臂女神”。後代藝術家們紛紛想象原雕像的雙手是怎樣的姿態,卻始終不得要領。

第二件鎮館之寶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達·芬奇所作的《蒙娜麗莎》,約作於 1503~1505 年。這幅作品以神祕的微笑而著稱,被稱爲世界上最具魅力的古典女性形象。關於《蒙娜麗莎》原型是誰,頗有爭議,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她是一位佛羅倫薩官員的妻子。也有人認爲“蒙娜麗莎”是“一個妓女”,還有人認爲“蒙娜麗莎”是達·芬奇的自畫像,只不過是以女性的姿態出現。關於蒙娜麗莎的微笑也是人們爭論頗多的一個問題,她的笑容似喜似嗔,似嚴肅似哀怨,令人很難揣測。

第三件鎮館之寶是《沙摩特拉的勝利女神》,這是一尊希臘時代的大理石雕像,高 275 釐米。這尊雕像雖然頭部已經殘缺,但從她僅僅披着一襲“薄紗”的胴體可以看出她那輕盈婀娜的風姿。她的雙臂,代之以一雙雄鷹的翅膀,似在有力地撲打,作舒展飛翔之姿。她是爲紀念一次古代希臘海戰中沙摩特拉島的征服者德米特里大敗埃及王托勒密的艦隊而製作的剛柔結合的藝術品,雕成於公元前 306 年。

《蒙娜麗莎》

盧浮宮在 20世紀80年代,又開始了大規模的擴建改造工程,總設計人是飲譽全球的華裔建築師貝聿銘。盧浮宮擴建之後,許多長年不見天日的收藏品,將一一展示在觀衆面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