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最近有沒有人關注過美國汽車芯片的問題,作爲芯片強國美國也遇到芯片短缺的問題,據彭博新聞社網站2月12日報道,白宮新聞祕書珍·普薩基說,拜登政府正在努力解決導致美國汽車等行業停產的全球半導體短缺問題。是什麼造成美國芯片出現問題了。

芯片

出現芯片卡脖子問題這些事一般國人都會覺得是我們中國,必定我們一直是“芯片卡脖子”,而這次卻出現在美國,難道是美國不能生產出這些芯片,確實就技術而言,美國生產汽車芯品是手到擒來的事,美國不是不能生產這種芯片,而是生產量不能滿足使用,這裏準確的說不是技術研發問題,而是生產環節的供應鏈的問題。

這個生產環節供應鏈的問題,我們舉個例子說明,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一時口罩需求供不應求,很多國家都出現口罩不足的問題,這背後不是說這些國家不會做口罩,口罩這樣的產品本身技術就不難,而是生產量跟不上,供應鏈之中的原材料、設備等等都出現不足,一時很難滿足需求,今天的美國芯片問題。

芯片

按專業的語言理解就是供應鏈出現問題,這裏包括之前很多美國製造出現外包的問題,半導體產品美國企業主要將生產外包給臺灣積體電路公司和韓國三星電子公司,而美國本土製造業中的半導體公司很多事掌握技術卻沒有生產能力,因爲疫情,生產出來的東西缺少消費市場,汽車銷售減少,相關上游產業鏈產品芯片需求也必定下降,很多芯片企業因需求減少而停工停產,當汽車需求反彈時候,相關的供應鏈的芯片產品沒有跟上汽車生產需要,而這些芯片產品美國本土又沒有足夠的生產量,就出現眼下的缺芯情況。

美國芯片生產很多沒有在國內,包括英特爾、高通和超威半導體公司在內的芯片也都有外包海外的業務,如果沒有足夠量的國內生產,美國在創新方面很可能失去優勢。美國在全球芯片製造業中所佔份額已經從1990年的37%下降到12%。這裏就需要一個度,就如同糧食生產一樣,先滿足國內需求才能把多餘的糧食賣出去,芯片也是這樣,只有保證國內產業鏈上的產品安全,把多餘的部分轉移出去纔是明智之舉,而不是把什麼都外包出去,國際化是分工,但分工不是本國因爲不經濟的產品就不生產,特別是大國之間更是如此。

半導體產業

這裏也看到了美國政府做的也是擔心這一點,美國政府正在找出供應鏈中的瓶頸,並與企業和貿易伙伴討論直接的解決辦法。從更長期來看,決策者正在尋找一種全面戰略,以解決半導體行業多年來一直面臨的瓶頸和其他問題。

不過美國出現這樣的問題,政府也在做相關別的產品供應鏈的產品的評估,其中重點關注的是半導體制造和先進封裝、關鍵性礦物、醫療用品以及像電動汽車使用的那種大容量電池等。其他供應鏈評估預計將在一年內完成,重點是核心產品——材料、技術和基礎設施——以及與國防、公共衛生、電信、能源和交通相關的其他材料。

半導體產業

汽車缺少芯片美國政府很很重視,必定半導體產業是美國高科技的象徵,涉及的相關企業和政府都在解決問題,預計政府可能出臺政策以贈款或者稅收抵免的形式,爲激勵半導體制造業提供大量資金。或者直接投資半導體產業,制定相關的貿易和政策解決方案,以確保已經外包的先進技術迴流美國並由汽車工人聯合會的工人在美國生產。這纔是關鍵,至於效果還要看未來的制定的準確政策才能下定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