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2月11日,臺灣東部某空軍基地,那一架原本應在幾分鐘後起飛的F-5E戰鬥機居然提前起飛了。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幾分鐘之後,臺灣該空軍基地,居然拉響了有史以來最高級別的緊急警報,隨即便有12架戰鬥機起飛,看這方向,目標正是那架逃跑的F-5E戰鬥機。

沒過多久,正在執行追擊任務的12架戰鬥機收到上級的死命令:若是這架F5E戰鬥機已經飛過了臺灣海峽中線,不惜一切代價將其擊毀。

這架F-5E戰鬥機目的地便是大陸,駕駛員是軍銜爲中校的林賢順。按理來說,臺灣對中校的福利待遇極好,更何況林賢順已經在臺灣該空軍基地內工作了許多年,對空軍有着極其深厚的感情,那麼,他爲什麼會放棄如此優越的生活,冒着生命危險投奔大陸呢?

事情還要從1949年說起。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接連在遼瀋、淮海、平津等戰場中獲得巨大勝利,並揮師南下渡過長江。既不願意和談、又沒有能力繼續打下去的蔣介石,不得已只得逃往臺灣,固守臺灣的蔣介石從來沒有放棄反攻大陸的野心。

蔣介石和中央政府都知道空軍飛行員的重要性。蔣介石爲了能吸引解放軍飛行員叛逃至臺灣,居然設置了高額獎金;面對蔣介石這種卑鄙行徑,中央政府決定以牙還牙,並在1962年7月25日正式對外發布通告:

但凡是從臺灣駕駛飛機或船隻起義歸來的人員,中央一律予以分配工作,並給予獎金;還通過無線電專門對臺灣方向發佈了聯絡方式。

爲了進一步擴大影響力,解放軍在1964年3月15日又一次向臺灣發出了通告,不僅重申了之前對起義歸來人員的獎勵方法,還特地公佈了浙江青田、浙江路橋、廣東汕頭等三個機場的航向、電臺呼號以及波長。

林賢順就是在蔣介石和中共中央互相交鋒的環境下成長的。

林賢順是個土生土長的臺灣人。1953年,他出生於臺灣省苗栗縣,父母都是種地的農民,他們對兒子的教育格外關注,希望他不會步自己的後路,一輩子被困在土地上。於是,農民出身的父母二人咬咬牙,在林賢順16歲時便把孩子送去了臺灣軍校讀書。

從小便有着飛行夢想、也不想辜負父母期望的林賢順,在軍校讀書非常用功,成績十分優異,在初中畢業後便被保送到了臺灣空軍軍官學校,成爲了臺灣空軍軍官學校第57期學生。

一直想成爲飛行員的林賢順,在臺灣空軍軍官學校內接受了艱苦的訓練,從不鬆懈,也從不偷懶,他的努力都被同學看在眼裏的。林賢順的同學常說:

若是我也像林賢順一樣努力,我的成績肯定不會比他差,但這麼艱苦的訓練真的很難讓人堅持。

後來,林賢順以優異的成績從臺灣軍空軍軍官學校畢業,被分配到了臺東空軍基地,開始沒日沒夜地練習飛行F-86戰鬥機,這個空軍基地也正是文章開頭提到的空軍基地。

林賢順的父母雖然只是農民,沒給他講授什麼大道理,但他們經常給林賢順介紹他們自己的家族。

也就是從那時起,林賢順才知道自己雖然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但自己的祖先卻是廣州梅州的客家人,早年間還是漢人的分支之一,只是在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八王之亂後,祖先們纔開始南遷,本來沒想走多遠,但是時局所迫,不得已又繼續一路南下,最終定居在了粵東梅州一帶。

至於客家人的稱謂,因爲祖先們是移居至梅州的,不是土生土長的梅州人,按照當時朝廷的政策,必須編入客籍。

林賢順的父母一直給林賢順介紹客家人的各種生活習慣,林賢順內心不由得萌發了想親自回廣東翻翻家譜、尋找一下祖宗們生活痕跡的想法。

但是,在那個臺灣與大陸勢不兩立、勢同水火的年代,林賢順知道自己的這個想法,也只能是想法,直到林賢順在桃園空軍基地結識了黃植誠,林賢順才意識到自己的這個想法是可以實現。

說起黃植誠,好傢伙,這可不是個簡單的人物,他可是出生於國民黨的空軍世家,黃植誠的父親就是原國民黨空軍一員。母親在家中一直爲父親分憂,被空軍稱爲模範母親。而黃植誠的二哥,更是在國民黨空軍中擔任少校。

身爲家中最年幼的孩子,黃植誠的成就可謂不凡。年輕的時候,黃植誠便憑藉優秀生的資格從空軍軍官學校專修班畢業,還曾獨立駕駛過五種不同型號的飛機,總飛行時間超過2100個小時,才26歲就被上級破格提拔,成爲了少校。

林賢順在被調至桃園空軍基地後,擔任五大隊二十六中隊的情報官,因爲工作的需要,需要時常和十七中隊督查考覈官黃植誠交流,也正是在這種不斷交流中,二人關係越來越好。

但是令林賢順意想不到的是,在他1981年被空軍從桃園空軍基地,調回至臺東空軍基地不久後,自己收到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黃植誠駕駛飛機,飛回祖國大陸了。

而這一事件也使得國民黨空軍內部,人心惶惶,更迫使當時的臺灣地區防務負責人高魁元引咎辭職。

林賢順收到這個消息時,心想:好傢伙悶聲不作響,我只是想去大陸,這小子居然已經付諸行動了。我跟他坦誠相處四年,他從來沒跟我聊過對大陸有什麼想法,真不夠兄弟!

林賢順心想:既然黃植誠能飛去祖國大陸,那我肯定也能飛去祖國。不行,我得仔細打聽一下他到底那天是怎麼跑的。

後來,在多方打探下,林賢順得知:黃植誠在8月8日上午8:20時找到中尉飛行員許秋麟,說:今天天氣不錯,走,我要考覈一下你的飛行技術。就這樣,黃植誠和許秋麟兩人坐上了編號5361的美式最新型F5F戰鬥教練機。

他們駕駛着戰鬥教練機,在空中飛行,飛着、飛着,黃植誠對許秋麟說自己要表演飛行特技,讓許秋麟把暗倉罩蓋上,許秋麟便照做了。

可是,令許秋麟沒想到的是,黃植誠這飛行特技表演着,表演着,居然飛到了祖國大陸福州機場上的領空。

我去,好傢伙,這是要“叛逃”臺灣,前往祖國大陸啊,許秋麟立刻表示:你要去就你去,反正放我回臺灣。

雖然,這飛機剩下的油料不多,但黃植誠還是尊重了許秋麟的個人意見,隨後,把飛機飛到了馬祖東引島附近,然後,讓許秋麟跳傘,看見許秋麟安全着陸後,便又飛回了大陸上空。

黃植誠在9:30的時候降落到福州機場,受到了當時福州領導人的接見,並獲得了數額爲65萬人民幣的獎金。

當時,同事們都在調侃黃植誠得到了65萬元人民幣,但林賢順並沒有在意,林賢順在意的是飛往大陸。一個人心中最強的信念便是回到祖國,這樣的人可以不顧一切困難,披荊斬棘,只爲了能回到祖國。

也就是從那一天開始,林賢順雖然還沒有堅定不惜一切飛往大陸的決心,但是林賢順已經開始偷偷摸摸地接聽大陸方面的電臺節目,慢慢了解大陸的一切知識,爲將來自己可能前往大陸的那天做準備。

同時林賢順也非常小心,不讓任何人察覺。

自從黃植誠成功飛往了大陸開始,國民黨空軍高層便對這些飛行員格外重視,還派人不斷給這些飛行員講述臺灣的好,大陸的壞,企圖把祖國大陸妖魔化、鬼怪化、醜惡化。

1984年,林賢順成爲臺灣空軍737連隊督察室飛安官,被授予少校軍銜。1984年11月,爲了培養出更優秀的飛行員,上級將林賢順派往南朝鮮首都漢城(首爾)的空軍大學,學習參謀指揮專業。

就在空軍大學學習的過程中,林賢順還曾經特地駕駛飛機飛越三八線,前往北朝鮮看看那50年代的戰場。

林賢順學過歷史,他知道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不管是首戰兩水洞、激戰雲水城、會戰清江川,還是血戰上甘嶺,衆多大小的戰役,林賢順都仔細翻閱過書籍,學習過。

看完後,林賢順不由得深深地佩服志願軍的士氣——裝備落後、後勤保障低下的志願軍居然硬生生地將裝備優良的以美國爲首的聯合國軍打回了三八線。

坐在飛機上的林賢順,看着北朝鮮內一處又一處的戰場,想去大陸的想法愈發強烈。但是,他不能着急,他必須等,等到時機成熟。

1986年3月,林賢順在南朝鮮空軍大學進修完後,又回到了臺灣。1986年9月,林賢順被升爲連隊督查飛安官,第二年,林賢順又擔任了連隊44中隊輔導長。

1988年,對林賢順的人生來說是個重要轉折點。在那一年,他被正式升爲中校。也正是在那一年,他和妻子陳雪貞因爲一些瑣事,鬧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開始了分居。

與此同時,林賢順還被提拔爲空軍基地輔導員,當時空軍基地輔導員主要職責就是在授課過程中,向飛行學員們灌輸一些仇恨大陸將大陸惡魔化、妖怪化的言論和思想。

但是,對一直想飛往大陸的林賢順來說,在內心裏是十分抗拒的,這比殺了自己還難受。

1989年2月6日,在大陸地圖面前站了許久的林賢順,最終下定了決心——我要離開臺灣,前往祖國大陸!

1989年2月11日,臺灣是陰天,而大陸是晴天。林賢順知道,在陰天起飛,在晴天着陸是非常難得的機會。

那天,林賢順像往常一樣,提前走進機場進行例行巡邏。他早就事先做好了功課:跑道附近,正停着一架已經加滿油的F-5E戰鬥機,而這架飛機不久後會進行起飛訓練,飛行員最起碼要5-10分鐘以後纔會到達機場。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林賢順立刻找來地勤人員說:今天這架飛機由我開,你馬上收拾跑道,不要耽誤我起飛訓練的時間。

地勤人員看着面前這個佩戴着中校軍銜的林賢順,哪敢怠慢,只用了兩分鐘便把跑道收拾乾淨了。

林賢順一分鐘也沒耽誤,立刻坐上飛機開遠了,才用了短短五分鐘時間,他便飛入了臺灣海峽。在空軍幹了這麼久,林賢順知道臺灣雷達的厲害,但也知道臺灣雷達的盲點,爲了避免被雷達監測而暴露行蹤。林賢順駕駛飛機專門貼在海面上飛行。

林賢順前腳剛飛到臺灣海峽,這架F-5E飛機原先的飛行員,後腳來到了臺東空軍基地的跑道上。什麼,我的飛機呢?飛行員不敢相信的揉揉自己的眼睛,我的飛機怎麼失蹤了?不行,得立馬向基地指揮部報告。

空軍基地指揮部得到報告後立刻進行調查,從地勤人員的口中得知,居然是林賢順中校未經批准私自駕駛飛機離開了,那麼,他現在極有可能就已經飛到了臺灣海峽。

指揮部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立刻命令基地隨時待命的12架戰機立刻起飛,攜彈追擊;同時還打開了軍用雷達,試圖尋找林賢順的蹤跡。

但是,已經到達海面的林賢順,順利地躲開了雷達的追蹤。

想起了前幾年的黃植誠逃跑事件,空軍基地不敢揹負這樣的後果,只能抱着最後一絲希望。企圖通過無線電呼叫林賢順,將其騙回臺灣。

但是,林賢順早就關閉了飛機上的無線電裝置,臺灣空軍基地壓根兒聯繫不到林賢順。

當空軍基地的領導人發現自己的呼叫沒有任何作用後,最後惱羞成怒,對那12架戰機不使用暗語,直接下達命令:

當你們發現目標時,若他已飛過臺灣海峽中線時的話,立刻擊落,不用請示。

一直在大陸一側監聽臺灣無線電信息的解放軍情報人員,聽到這段消息後,立刻向上級作了彙報。解放軍高層領導立刻認識到,肯定是有人打算回到祖國大陸,便立刻派出4架戰鬥機去迎接也是阻止臺灣尾隨的12架戰機,防止他們擊落“目標”。

所謂,“臺灣海峽中線”是在臺灣海峽中畫的一條呈現東北西南走向的無形界線。這條界線從來沒有得到過中國大陸的認可,那只是臺灣當局與美國簽訂所謂的《美臺協防條約》後,美國劃定的一條界線。

雖然,中國大陸不認可,但由於空軍力量薄弱,不敢跟美國正面抗衡。所以,有時候也只能默認。

在那個兩岸相互對峙的特殊時期,若是沒有特殊情況,無論是臺灣方面,還是大陸方面的飛行員,都不會輕易越過臺灣海峽中線的。

林賢順駕駛着飛機才越過臺灣海峽中線不久,十二架臺灣戰鬥機也緊隨其後。眼看着,林賢順要被擊落了,就在那關鍵時刻,大陸派出的4架戰機一舉攔在了12架臺灣戰機面前,一副要以命相搏的架勢。

臺灣基地指揮部知道,自己再也沒有可能挽回林賢順了,便只能下達收兵命令,12架戰機就這樣一無所獲的返回了臺灣。

臺灣戰機退卻後,大陸的4架戰機開始搜尋林賢順的戰機,誒,戰機呢?就在大陸戰鬥機和臺灣戰鬥機對峙的時候,大陸突然起霧了,不熟悉大陸地形的林賢順不知道應該飛到哪裏才能安全降落。

因爲無線電裝置與大陸不同的原因,也沒能順利與大陸飛機取得聯繫。

林賢順只能飛啊飛,一直飛,直到他飛到一片開闊地,燃料終於耗盡,林賢順不得已棄機跳傘,飛機墜毀在了某中學的操場上,林賢順則跳到了水田當中。

後來,林賢順,順着濃煙去找飛機時,學校裏的值班老師居然還把他當成瞭解放軍,詢問他是從哪個部隊來的。林賢順說,自己是從臺灣來的飛行員,是來投奔祖國大陸的,值班老師根本不相信,說他真會開玩笑。

直到後來,來了一位老師看出了林賢順身上穿的軍服和解放軍的軍服並不像,才相信他真的是從臺灣飛來的。

值班老師立刻將林賢順扶到了辦公室,讓他稍作休息,值班老師還告訴林賢順,他現在所在的地點是廣東省豐順縣湯南鎮龍山中學,今天正好是大年初六,老師還特地按照當地的習俗,給他煮了一碗又熱又辣的湯麪,暖暖他的身子。

鎮長知道有位臺灣起義英雄來到了小鎮,立刻馬不停蹄地趕到了學校。知道英雄有傷,還特地叫來了一位鎮衛生院的醫生。

與此同時,一位廣州軍區副司令員乘坐直升飛機,連夜趕往豐順縣,並於第二天一早,將林賢順接到了廣州。

就在這飛機上,副司令員問林賢順:

你知道昨天台灣方面想對你發射導彈嗎?當時一心一意逃跑的林賢順哪知道啊,他只是搖頭。

副司令員又接着問他:看來你是不知道你屁股後面還跟着的12架戰鬥機嘍?什麼,還有12架戰鬥機?林賢順大喫一驚。不過更令他大喫一驚的還在後頭“我們昨天聽到那邊要將你打掉的呼叫,立刻派出了飛機,差點和對面打起來。”

1989年2月13日,廣州軍區張司令員、廣州省省長葉選平等領導專門趕到廣州軍區空軍醫院看望林賢順。

就在這看望過程中,有個醫生找林賢順出去,說是從北京來了個電話,指明要找他。令林賢順沒想到的是,打電話的居然是前幾年飛往大陸的黃植誠,他現在已經是北京軍區後勤部的副部長了,歷經磨難纔到達了大陸的兩人在電話中聊了很久。

1989年2月15日下午,來自中國大陸、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43個新聞機構的78名記者紛紛擠在了廣東迎賓館四號樓會議廳。

身着一身深藍色西服的林賢順在這場新聞發佈會當中說,自己這次來大陸就是爲了尋根,想要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爲了看看祖國大好河山,林賢順放棄了自己在臺灣的優越待遇,放棄了一切。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後人學習。

在上世紀60-90年代,先後有多名臺灣飛行員投誠祖國,在林賢順之前,還有1963年的徐延澤,1969年,黃天明、朱京蓉,1981年的黃植誠,1983年的李大維,1986年的王錫爵。

這些人都爲祖國的統一做出了貢獻,向這些回到祖國的飛行員致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