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那就是自己的身邊或者說自己的朋友圈裏,到處都是有錢人,特別是在這個春節期間,免不了聽到的就是某某某人家的孩子又是買車又是買房了;某某人人家的孩子,又是中華又是茅臺的等等,就猶如小時候聽到說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如何如何一樣,真不是滋味;聽膩了,想要上網放鬆放鬆,逃避一下這個現實,結果發現,網上又是各種紅包、旅遊、精緻美食、豪車、豪宅的炫炫炫,看到這些瞬間感覺自己low爆了,似乎別人都是月入過萬的甚至是十數萬的人,只有自己一個人是月入3000元,那麼現實真的如此嗎?我們真的有這麼差?其實現實未必如此!

人均可支配收入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義增長4.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1%,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當然平均數是最不準的一個數字,比如我和馬雲的財富平均一下,我也是福布斯富豪榜上的人物,所以最爲關鍵的還是看中位數(中位數是按順序排列的一組數據中居於最中間位置的數,這個數據就是所有參與統計數據的中間值,代表着統計數值中一半的數據在這個之上,一半的數據在這個之下)。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7540元,增長3.8%,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5.6%。

如果按照平均數計算,那麼人均月收入爲:32189/12=2682.42元;如果按照中位數計算,那麼人均月收入爲:27540/12=2295元,甚至連3000元都不到,更別談月入萬元以上了。

主要大城市人均收入中位數

或許有人並不相信這個數字,認爲月入兩千多元如何在這個時代生存?其實這真的是缺少在底層的生活體驗,別說是2000元,就是1000元,在農村能生活的人比比皆是;當然還會有人說我們看到那些招聘不都是大幾千甚至上萬的嗎?就如同剛纔我們所提到的,任何事都怕被平均,以我個人爲例,在銀行工作,按照對外公佈的年報數據,平均薪酬基本都是二三十萬,但是實際呢?如果有在銀行工作的,特別是一線工作的,可以在評論留言看看,大家就知道平均數有多麼騙人了。

看一個統計數據,最真實的還是看中位數,如下圖所示,系我國主要城市的工資中位數,其中最高的北京還沒有突破7000元,而作爲四大城市之一的廣州甚至僅爲4811元;二線城市,房價均價逼近5萬元的廈門市,工資中位數竟然還沒有達到4000元,看到這些中位數,你就知道了,我國最爲真實的工資情況水平,特別是你要知道的是,這些都是我國最主要的大城市了,大城市的收入本來就相對較高,如果在其餘中小城市以及廣大的鄉鎮地區,你認爲他們的收入會是多少?3000元還低嗎?3000元真的不低,在很多勞動密集型企業裏,你不努力點的話,甚至一個月2000元都夠不着!

總結

周邊的各種高收入,高工資,高質量生活,當然是真的有存在,但並不普遍,那爲什麼會感覺有很多人呢?因爲人都有炫耀的心理,往往會帶有誇張的修辭說法,爲的就是一個“面子”,就像網絡上報道過的,爲了回家過春節,有的人還特意租了豪車回家,有的人請煙都是中華,自己抽的卻是幾元錢的紅梅、紅金龍、紅旗渠、金絲猴、大前門等等,所以別被表象迷惑,更不要去妄自菲薄,當然這不是叫你不要努力奮鬥了,該努力還是要努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