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這五年,嘉興港區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全面落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首位戰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全媒體新聞中心推出系列報道《我看港區這五年》,展示“十三五”期間港區經濟社會各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今天來看第五篇:《後浪奔湧 新產業點燃藍色引擎》。

近年來,嘉興港區有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配置,初步形成綠色化工新材料、航空航天、氫能產業爲核心的“2+1”產業格局,用產業之變詮釋了高質量發展。

在嘉興港區航空航天產業園內,百億項目嘉興藍箭航天中心一期工程已經結頂。工程由火箭總裝總測區,展廳區以及輔樓辦公區三部分組成,主要保障年產30發中型液體運載火箭的研製生產。項目投產後,將助力嘉興港區全面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成爲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商業航天發展示範區。

嘉興藍箭航天中心總經理王霄向記者介紹,項目預計今年一季度竣工交付使用,中心將把航天先進的產能和技術與市場的商業應用需求相融合,在嘉興市政府還有港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打造航天全產業鏈的集聚地。

2017年,嘉興港區提出打造臨港現代裝備·航空航天產業園,積極培育發展新動能。經過多方招引,大項目持續落地,目前產業園已成爲全市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平臺之一,十四五期間,預計總產值將超500億元。與此同時,嘉興港區還依託豐富的工業副產氫能資源,先行佈局氫能產業。去年9月,總投資23億元的美錦國鴻(浙江)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氫動力總成生產項目已開工建設。

項目負責人張繼華說,美錦將利用產業龍頭優勢地位和技術優勢以及全產業鏈佈局優勢,把港區打造成氫能產業發展的高地,同時也希望這個項目成爲嘉興市產業經濟規模的新增長點。

發展當頭,產業爲先。細看嘉興港區的發展脈絡,一張產業量質齊升的發展版圖清晰可見,綠色化工新材料、航空航天、氫能產業爲核心的“2+1”產業格局已成型,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產業能級不斷提升,產業競爭力日趨強勁。

嘉興港區發展改革和經濟信息商務局副局長吳曉平展望,“十四五”期間,嘉興港區將繼續在化工新材料產業基礎上,疊加發展氫能產業,同時聚焦航空航天、智能裝備等產業領域,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提升港區整個產業的競爭力。

全媒體新聞中心記者 沈嘉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