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有不少网友喜欢嘲讽印度,觉得印度人懒、狡诈,印度这个国家又脏又乱……

如果单从市容市貌上看,印度确实不行,除了首都新德里和大城市孟买有高楼大厦,有富人区,基础设施比较好以外,印度其他的地方,城市的建筑面貌有点像我国80年代的风格,老旧的住房,坑坑洼洼的路面,再加上印度崇拜耕牛,人和牲畜混杂在一条路上,确实显得又脏又乱。

就是这么一个国家,却有不少让人惊叹的地方。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影响世界的名人。

释迦摩尼,佛教的创立者。

泰戈尔,伟大游吟的诗人,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甘地,被称为印度的国父,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他的“非暴力”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

印度有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虽然很多人说诺贝尔奖不一定能完全代表一个国家的实力,但自从这个奖项设置以来,一直都是世界上的顶级奖项。

IT业是印度一个引以为傲的行业,著名的印度理工大学,是一所专门培养IT人才的学院,在世界也享有声誉。和新德里大学并列为印度最好的大学。

看过徐峥的电影《我不是药神》,都知道印度的仿制药能力很强,药力能达到原药70%的效力,非常厉害了。

印度还有一个可以和美国相提并论的地方,那就是印度的宝莱坞,每年印度拍摄的国产电影超过千部,观影人数超过好莱坞。

印度的不少电影都走出了国门,在全球取得了不俗的票房。

《误杀瞒天记》是印度的一部剧情片,灵感来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这部电影在印度有两个版本,剧本打磨得非常优秀了,国内肖央版的《误杀》翻拍自第二个版本,2019年上映后,拿下了13亿的票房,成为当年的一部黑马电影。

我对《误杀》这部电影的关注,来自于一条社会新闻。

“安徽合肥最近宣判了一起凶杀案,丈夫把妻子杀害了,并把尸体藏在冰柜里,丈夫杀人前曾经看过电影《误杀》”

《误杀》这部电影说的就是,父亲为了能帮妻子和女儿脱罪,与警方展开较量的故事。对于罪犯来说,犯下罪行但是能逃脱法律的制裁,就是一次完美的犯罪,《误杀》这部电影,展现了一个几乎完美的“骗局”,如果不是主人公后来受到良心的谴责,主动投案,这个“骗局”几乎可以瞒天过海了。

先来科普一下什么叫蒙太奇。蒙太奇来源于法语,最早来自于建筑术语,是脚手架的意思,后来又引申为结构、组装、安装的意思。

蒙太奇用在电影里,是一种剪辑手法,就是把两个镜头剪接在一起,可以产生出第三种含义。

肖央扮演的李维杰,是网络公司的小老板,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阿玉是一个兢兢业业的主妇,膝下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平平读高中,小女儿还在幼儿园。

平平参加学校的夏令营时,被警察长的儿子素察迷奸,素察后来追到李维杰家的仓库,继续纠缠平平。为了保护女儿,阿玉用扳手砸死了素察。

李维杰做生意时,目睹了当地警察的徇私枉法,他不相信法律,为了保护妻儿,他决心掩盖一切证据。

一个人的记忆是有限的,一件事情不断地重复,会形成刻板的印象,而不断的,多次的重叠记忆,会造成记忆上的一些混乱,李维杰正是利用这种时间和空间上的交叉混乱,来给自己脱罪。

2号李维杰去罗统出差修酒店的网络,他在酒店住下,晚上去看了一场泰拳比赛,并在体育馆旁边的柜员机上取了钱……

3号李维杰带着全家去罗统玩,住在同一家酒店,晚上全家也去看了泰拳比赛……

李维杰在退房的时候,因为一块蛋糕和前台争执起来,这是为了加深前台服务员,对他们一家四口的印象。

看比赛的时候,李维杰故意把摊贩手中的爆米花撞翻,引起小哥的不满,然后他赔钱,又买了爆米花和热狗给女儿吃,同样是为了加深摊贩小哥的印象。

酒店前台和卖爆米花的小哥,他们每天要面对很多顾客,对顾客的印象是模糊的,他们不会记住所有顾客,只会记住一些有代表性的事,果然在警方向他们取证时,他们都记起了李维杰一家。

2号的晚上阿玉和平平,误杀了素察,3号李维杰开着素察的车,去毁灭证据,途中还用了素察的手机,造成素察3号还活着的迹象。3号下午他带着家人去罗统,也是想制造不在场证据。

看过韩国犯罪电影《蒙太奇》就会发现,《误杀》中爸爸的操作手法和电影《蒙太奇》非常相似。

光有不在场证据和证人的口供,不足以帮李维杰一家脱罪,女警察局长极为强势,为了找到失踪的儿子,她不惜违规去挖坟,打开棺木,寻找尸体。

指认犯罪现场的那场戏,是全片的高潮,傍晚大雨瓢泼,棺木被工人从地下抬起,当打开棺木时,所有人都屏住呼吸,万万元没想到,棺木里而竟然是一只被打死的羊,看到这,观众们一颗悬起的心又放了下来。

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那该有多好,不想看到善良的人被欺负,这是每一个观众的心愿,最后李维杰的自首,看似拔高了全片的立意,但更象是画蛇添足。

肖央版的《误杀》把故事背景放在了泰国,印度原版的结局是男主一家成功脱罪,一家四口免受牢狱之灾,而肖央版的《误杀》,李维杰最后选择了自首。

印度的不少电影,虽然充满了欢乐的调子,但都敢于面对社会问题,与肖央版的《误杀》,那个光明的尾巴相比,印度版的结局,更让人觉得解气,更具有讽刺意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