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

庆云县全力构建文化旅游互动共进、共生互融的大格局,以文化精品为人民服务,文旅融合推动产业发展,让文化“美起来”、产业“强起来”,实现文化旅游产业与全县发展大局同频共振、互补互兴。

“十三五”期间

庆云县大力推进基层文化惠民工程,向农村及城镇社区推送了一大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阐释走近群众、凝聚共识。

五年来

庆云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共投入专项资金600余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80万元用于开展公益电影放映、送戏下乡、消夏艺术节、啤酒节、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等文化惠民活动。创作反映新时代人文文化、十九大以来社会新气象的文艺作品82部。

“十三五”期间

庆云县针对镇村两级文化管理人员和文化骨干开展培训22次,培训人数达2400余人,实现村级文化培训全覆盖。建立县乡村三级文化场馆联动机制,共享文艺创作新作品,有效地调动了各领域文化人才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2019年全县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省级考核验收达标率100%,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对9个乡镇(街道)每年给予45万元的文化活动专项保障资金,提升了农村社区举办文化活动的能力和质量。2020年在全省综合考核群众评价工作中,庆云县文化生活领域取得了全市第一名、全省第16名的优异成绩。

“十三五”期间

庆云县深入挖掘申报非遗项目,开展文物保护展示庆云地域文化。吴钟八极拳、刘贵哈哈腔成功申报为省级非遗。

到2020年底,庆云县共完善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5项、统计发现代表性传承人20位;吴钟墓、汾水王海岛金山寺遗址正在申报省级文保单位;建立完善了24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拨付各乡镇文保专项资金总计55680元,用于文保员补贴,加强了文物保护力度。

“十三五”期间

庆云县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开工建设了石斛小镇康养研学项目、马颊河火车文化公园项目等一批文旅产业项目,连续三年成功举办海峡两岸(庆云)八极拳技艺交流大会,促进了全县文旅康养产业发展。

庆云县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

编辑主任:马博

本文编辑:李美帅

记者:张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