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的增长,如果说今后采取,提低控高的措施,那么我们还有没有必要去缴纳社保呢?首先我们要了解清楚什么叫做提低控高,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就是提高这种低收入群体的收入,那么控制高收入群体的收入,被称之为是提低控高,似乎对于我们高收入群体来讲有很大的不公平表现。

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吗?其实并不是这样子的。所谓的提低控高,就是尽量将这些养老金收入比较低的群体,获得一个更高的收入,那么怎么样才能够让他们获得一个更高养老金增长的收入呢,只能够从定额调整上,来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

但是我们都知道每一个退休老人都可以同等获得相同的定额调整,比如说你所在地区定额调整的水平比较高,甚至每个人每月能够正常100块钱的定额调整,那么我们低收入群体自然而然会获得一个更高的增长,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作为高收入群体来讲,它也一样会获得100块钱的定额调整,这个是同等的,所以说相对来讲是公平合理的,没有任何的不公平因素存在。

对于我们高收入群体还可以获得一个挂钩调整,当然这个挂钩调整就体现出高收入的养老金群体,养老金群体和低收入的养老金群体的一个差距,因为毕竟它是根据你本身养老金待遇的总额,包括你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年限来决定的待遇,所以说会形成一个差距,但是定额调整的提高,确实有助于我们低收入群体养老金的增长,这是毫无疑问的。

所以以这样的方式来解决养老金的增长,既提高了我们低收入群体的增长待遇,又限制了高收入群体的增长待遇,但本身来讲我们高收入群体,该获得多少钱的增长,它一样会获得多少钱的增长定额调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合理的,所以说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这个事情而纠结。更不应该为了这个事情而停止正常缴纳社保,如果是这样的话,对自己来说就是得不偿失的。

你本身可以获得一个更高的养老金,但由于你停止缴纳社保待遇之后,那么你的养老金待遇水平变低了,所以说在每一年养老金增长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挂钩调整有一方面很重要,就是它会根据你的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来决定增长待遇,所以说缴费年限越长的个人他一定会获得一个更高的增长,这是毫无疑问的,也是鼓励大家,多缴多得,长缴长得。

在今后参加社保的过程中,如果说你通过工作单位参保,那么自己是没有办法来调整缴费指数的,但如果对于灵活就业的个人来讲,完全是有条件去调整缴费指数,这个要根据你的个人能力适当的提高自己的平均缴费指数,将来也可以获得一个更高养老金的收入。

感谢阅读,每天讲点退休知识那点事,本人专注于社保和退休领域,有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加我的关注,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