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不少適婚青年都曾遭遇親朋的靈魂三問:“找對象了嗎?有合適的嗎?啥時候結婚?”“新華視點”記者日前在山西、河南、湖南等地走訪發現,不少農村大齡男青年面對這道難題更加“尷尬”。在一些農村地區,娶妻必備的車、房、彩禮等新“三大件”花費竟然飆漲到上百萬元,結婚已成爲部分家庭的沉重負擔。

好一個“新三大件”!農村男青年娶妻至於這麼高的花費嗎?有村民給記者大致算了一筆賬:不算雜七雜八花銷,當地縣城房價每平方米約4000元,一套房子連裝修帶傢俱、家電六十多萬元,買輛車近二十萬元,再加上彩禮和“三金”(金戒指、金項鍊、金耳環)等花費也得十五六萬元。

房、車、彩禮一樣都不能少,難免花費上百萬元。而從手錶、自行車、縫紉機“老三件”到新“三大件”,還真是一脈相承。只不過,建立在這種大額花費基礎之上的婚姻,雖然隨着社會發展水漲船高,但委實令人頭疼不已。

老實說,這樣結婚縱是在城市,如果房子、車子都要買,加上彩禮,家庭條件普通也喫不消。在農村,大多數家庭勢必喫不消。娶妻成本如此高企,結婚哪是人生樂事,簡直就是活脫脫的家庭負擔。

據報道,多地農村羣衆反映,結婚已成爲很多村民沉重的負擔,甚至成爲部分農村家庭負債、致貧的主要原因。一些村民表示,攢錢爲兒子娶媳婦是他們的“畢生奮鬥目標”,但父子辛苦數年打工積攢的錢往往僅夠買個房子,其他花費還得靠借債。舉債結婚,致貧、返貧在所難免,更重要的是,如此嚴重透支侵蝕着原本健康的家庭,婚後仍然要負債前行,家庭生活質量低下,婚姻未必幸福。實際上,很容易引發夫妻及其家庭矛盾和衝突,甚至導致夫妻感情破裂而分道揚鑣。

結婚成本高企,還容易誘發畏婚等社會問題,單身男青年自然會越來越多,不僅僅只是結婚難的問題,甚至是個複雜的社會問題。究其原因,有部分地區男多女少,女方以此提條件,講要求,久而久之,條件必然越多,要求必然越高,但真正的根源仍然是舊風俗、攀比心強使然。

對農村男青年結婚難問題,相關專家建議,要採取多方面措施,移風易俗,重塑鄉村文明;從長遠看,要正視背後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尋求治本之策。比如,加大移風易俗力度,積極倡導婚事新辦、婚事儉辦,樹立文明、健康的新婚俗,減少羣衆在婚喪嫁娶過程中的不理性行爲;又譬如,結合鄉村振興工作,大力發展農村產業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人口雙向流動,讓城市女青年不把農村視爲畏途等。

不過,移風易俗工作一直在做,其中的成效足見不容易。而農村面廣,地區發展不平衡,鄉村振興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也許當下的“新三大件”問題還沒有解決,新的“新三大件”就橫空出世。因此,在做這些工作的同時,青年男女觀念的改變同樣不可或缺。

雖說“嫁漢嫁漢穿衣喫飯”,但不等於“穿衣喫飯”都靠男人,更何況,這種觀念漸行漸遠是趨勢。關鍵是,婚姻原本就該是幸福的,舉債娶妻的背後,油鹽米麪是真是的生活狀態,如果生活壓力大,夫妻經常吵鬧,難言婚姻幸福,恐怕這也是雙方父母不願看到的。

說到底,幸福婚姻,表面看,是經營出來的,實質上更是靠奮鬥出來的,是不應該拿“新三大件”綁架婚姻的。與其車、房、彩禮一樣都不能少,不如婚前降低要求,婚後共同奮鬥,努力創造美好幸福的生活。畢竟,婚後幸福比什麼都重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