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兩國是鄰國,我們常將兩國之間擁有一衣帶水的友誼,在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日本都將中國當成老師,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先進技術等,所以日本的文化中,深受我們文化的影響。

不過中日兩國近代的交往史,對我國來說卻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史。中日兩國都是亞洲國家,都錯過了西方國家主導的工業革命,所以讓兩國在科技、體制等方面,都遠落後於西方各國。由於落後,中日兩國都遭受了任人欺負的一幕,大清發生了鴉片戰爭等事件,日本也發生了黑船事件,兩個國家都被西方列強用艦船大炮打開了國門,並被迫與列強簽訂了恥辱條約。

同樣遭遇了恥辱性事件後,日本很快認識到了西方的強大,開始向西方列強學習,並在國內推行明治維新,這讓日本很快擺脫弱小,受人欺負的形象,反而從被欺負者,變成了惡龍。大清遭遇恥辱事件後,由於頑固、守舊勢力的強大,還在堅守傳統,不願革新,這讓它愈加腐朽落後。

日本強大後,開始加入到西方列強之中,侵略我國。當時大清爲了富民強國,改變受人欺凌的局面,也被迫進行了洋務運動,大肆購買西方列強的武器,打造了一批現代化的軍隊,所以在日本不斷派兵到朝鮮,蓄意要挑起戰爭時,大清也開始增兵備戰,隨後雙方在朝鮮半島,黃海等地爆發了一系列的戰爭。由於甲午戰爭大清是倉促應戰,準備不充足,再加上指揮不當,以及內部的腐敗等原因,最終慘敗給了日本,大清苦心打造的北洋水師,也在甲午中日之戰中全軍覆沒。

甲午戰爭的慘敗,讓大清徹底地認識到,他們連亞洲的“蕞爾小國”日本都打不過了,最終在慘敗給日本後,雙方被迫簽訂了中日《馬關條約》,爲此,大清賠了大量的錢財,以及割讓了不少土地。但是這一戰之後,讓中日兩國徹底結怨,爲何日本還會允許大清學生去日本軍校學習?

由於近代發生的一系列事件,讓大清認識到了自身的落後,所以他們除了購買西方的先進設備、武器外,還會派一批學生出國留學,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等,以便將來回國後,建設大清。

大清派出去的留學生中,去日本學習的人數最多,尤其是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後的五六年,國內掀起了一股“留學日本”的熱潮,很多悻悻學子削尖腦袋去日本留學,僅1896年到1911年,大清派往日本的公派留學生,就達到了一萬多人,而自掏腰包去日本留學的人數,遠超過這個數。這些學生中,除了去學習日本先進技術的學生外,還有些學生進入了日本軍校學習。

大清和日本是敵對國家,兩個國家有軍事衝突,按理說日本應該阻止大清學生進入日本軍校學習,免得給對手培養軍事人才,將來對自身構成威脅,不過現實情況恰恰相反,日本不但沒有阻止此事發生,還大力鼓勵大清學生去日本留學,並對學生所學的專業等,沒有絲毫限制。

大清之所以會出現留學日本熱,是因爲日本和大清都是亞洲國家,起初都很落後,但是日本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擺脫了落後局面,讓大清的衆人都很好奇,他們想知道日本是怎麼做到的,也想將日本的經驗學會來,以便讓大清也能改變落後的局面。日本比較發達,去日本也能學到先進的知識。同時,日本毗鄰我國,去日本留學,花費要比去歐美等國留學,花費要少很多,因爲這兩個原因,所以不論公費生,還是自費生,去日本留學的人數超過了去歐美留學的人數。

我國的學生去日本留學,是爲了學習先進的技術,以便學有所成後回來報效國家,但是日本鼓勵大清學生去日本留學,其實是包藏禍心的,他們想通過爲大清培養留學生,在大清內部培養一批親日力量。同時,也通過這種方式,讓大清對日本的軍事裝備,以及軍事人才等,產生依賴性,這有助於日本從大清賺取更多的利益。所以日本不但放開了陸軍大學、炮工學校等重要的大學讓大清學生入讀,還成立了速成班等,讓一些有鍍金願望的人,能快速完成鍍金目的。

日本通過這種方式,的確培養了一批親日勢力,抗日戰爭時期,做漢奸的人中,有不少曾在日本留過學,但是去日本留學的學生,大多是爲了強國去日本留學的熱血青年,所以他們回國後,將所學的知識用於祖國建設,而且大多還堅定地走上了抗日戰場,爲我國的抗日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