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買了一個空氣炸鍋並且發朋友圈炫耀了一番以後,就不斷有朋友來詢問我的使用感受。看來像我當初一樣糾結買不買空氣炸鍋的,大有人在。

今天就說一下我自己的真實感受,順便分享一下賣炸鍋前做的功課——還在糾結的朋友先看看自己需不需要買,再看買哪種。

空氣炸鍋好用嗎?

空氣炸鍋的原理和烤箱很像,都是通過光波管進行加熱。不同的是,烤箱裏面的光波管功率大、數量多,僅憑光波管就能把食物烤熟。空氣炸鍋的光波管太小了,所以必須藉助風,才能讓鍋裏迅速升溫。

所以你看,空氣炸鍋根本和我們口中“煎炒烹炸”的炸不一樣,它的本質還是烤。至於“炸鍋”這個名字,更像是一套食譜。一套可以用烤的方法,做出炸的味道的食譜。同樣的食譜換到烤箱裏,一樣可以做出來。

空氣炸鍋做出來的食物,和烤箱與油炸都不同。和烤箱相比,空氣炸鍋做出來的食物更乾燥(因爲空氣炸鍋在工作時裏面有風)——至於乾燥好不好,就見仁見智了。或者說,有些食材幹點更好喫,比如烤紅薯。但有些食材幹了就不好喫了,比如烤雞翅。

和油炸相比,空氣炸鍋做出來的飯不油膩。從健康的角度來說,不油膩當然是好的。但從味覺的角度來說,少了油的飯菜,也少了幾分美味。

所以在我看來,適合買空氣炸鍋的人羣有兩種:

1.家裏沒有烤箱,或者烤箱容量太大的人。偶爾想用烤箱做個菜,可以用小巧的空氣炸鍋代替。

2.討厭油炸食品的那股油味,或者想要減肥、健身,同時自律性很強的人。

空氣炸鍋的選購

1.控溫精準度和加熱均勻度

溫度控制器,分爲按鍵式和機械旋鈕兩種。其中按鍵式的要明顯更精確一點,機械旋鈕很難明確選定某一個溫度。而且旋鈕裏面的彈簧老化後,旋轉到同一個地方,設定的溫度也會有所差別。

加熱均勻度,主要靠炸籃的材質、設計,以及風扇的功率、方向。很多產品標榜自己的“360°風”和“炸籃導風槽”,這些都是有助於均勻度提升的設計。

2.容量

商家總是說得很詳細,什麼1~2人用2L;3~4人用3L等。但我買了一個3L的空氣炸鍋,事實證明,如果敞開了喫,我一個人就能喫一鍋——空氣炸鍋和電飯煲不一樣,炸鍋在擺放食物時,會有大量空間被浪費。

市面上主要的產品,也都是3L或4L的。我的建議是:買稍微大一點的,烤的時候放不滿沒事,別不夠喫就行。

3.其它

還有兩項功能,我覺得挺有意思的。一個是分離式濾油架,就是鍋的最底層可以拆下來。除了清洗的時候更方便以外,在濾油架的下面還會架空一部分。如果不想喫食材裏面的油脂,可以裝上這個濾油架,這樣就可以把油過濾掉。

另一個是可視窗口,可以理解爲鍋蓋是透明的。這樣做飯的時候就可以實時觀察裏面食材的狀態,不用擔心烤不熟或者烤糊了。

產品推薦

我當時的預算是300元左右,所以我購物車裏面的商品也都是這個價位的。如果你和我的預算一樣,可以直接拿走:

①九陽KF30-VF182,折後只要260元。我家買的就是這個,除了外觀吸引我以外,還有觸控面板、分離式濾油架。裏面有6個預設菜單,我以爲會像微波爐的預設菜單一樣成爲擺設,但沒想到後期的使用率還是挺高的。

②蘇泊爾KD30DQ815,打完折是340元。這口鍋最大的賣點是它的蒸汽旋風系統,我前面也說了,空氣炸鍋做出來的食物一般比較幹。如果你不喜歡乾燥的食物,就可以打開蒸汽系統,讓它一邊做飯一邊給食物加溼。

③利仁KZ-D8000B,也是我最想買的一款產品,不過折後還要400元,有點超預算了,所以最終沒買。我看上它主要因爲兩點,第一是可視化窗口,像我這種新手就非常需要。第二是8L的大容量,關鍵鍋的尺寸還沒有變的很大,這就非常難得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