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都有一個苦惱,自家的孩子太內向了怎麼辦?在很多人潛意識裏,內向就是不好的性格,以後沒辦法和別人社交,不敢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而大部分的工作都是需要社交完成的,所以家長會比較着急,孩子能不能改變一下內向的性格。

一、孩子因爲孤僻被幼兒園同學排擠

秋秋已經快四歲了,平時秋秋就不太愛說話,總喜歡一個人坐在旁邊玩,家裏來了客人也不打招呼,父母要是強制要求女兒打招呼,秋秋就會大哭。

秋秋的媽媽覺得孩子到了幼兒園,接觸多了其他的小朋友,性格肯定會慢慢的變開朗,只要能交到朋友就不錯了。

入學的時候媽媽就和秋秋的老師溝通過,說自家的女兒比較外向,希望老師能多關注一下孩子,引導孩子多交交朋友。

可是嘗試了很多次,老師發現秋秋還是不會主動靠近其他人,有時候她讓其他小朋友拿着玩具找秋秋玩,孩子也會有點害怕的躲開。在學校裏,秋秋也很少主動和其他同學說話,最多和老師多交流幾句。

這樣的狀態老師還是及時反饋給了媽媽,秋秋的媽媽越來越擔心女兒,這麼膽小的性格,害怕社交,長大以後會不會有困擾?

二、爲什麼兒童會有社交敏感期?

1. 先天的性格

有些孩子就是先天的性格比較內向,不願意和其他人交流,這種性格大部分是遺傳。而且現在的孩子基本上很少和同伴一起玩,都住在商品房中,隔壁左右是誰都不認識,也沒有同齡的夥伴可以玩。

2. 自卑的心理

也有不少孩子是因爲自卑心理,擔心和其他人呆久了,被人發現了自己的缺點。這類孩子一般是因爲父母比較嚴格,總是批評教育孩子,讓孩子得不到認可,所以內心對自己也不認可。

3. 適應能力較差

有些孩子比較慢熱,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需要很長時間去適應,這個時候要給孩子時間,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節奏來調整。父母只需要鼓勵孩子堅持一下,不要輕易就放棄,然後貶低孩子。

4. 父母太強勢

有一些父母總是包辦所有的事情,覺得孩子什麼都幹不好,然後要求孩子做一些自己認爲好的事情。例如強迫孩子和熟人打招呼,強迫孩子和小夥伴玩,這種強勢的父母會讓孩子失去自我思考的空間,他會逐漸討厭按照父母的想法來。

三、如何讓孩子克服社交敏感?

1. 接納孩子的內向

父母首先要想清楚一個問題,孩子到底是孤僻,還是僅僅是內向?如果孩子具備交朋友的能力,只是朋友不多,也不太愛社交,那麼家長應該接納孩子的內向。

內向只是一種性格,並不代表孩子的道德有問題,也不代表內向就是壞的一種性格。

2. 給予孩子愛和鼓勵

在孩子成長期,多給孩子鼓勵,讓他們能夠更勇敢地面對這個世界。畢竟父母的鼓勵就是孩子自信的來源,如果一個人不自信,社交的時候肯定是怯懦的,因爲他們不敢面對其他人。

3. 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孩子的社交能力最早就是模仿父母之間的關係,所以父母一定不要當着孩子面吵架,也不要總是冷嘲熱諷的對待對方。孩子的社交方式,多半都和父母相似,所以想要引導孩子,夫妻雙方的關係一定要維繫好,夫妻的感情好,孩子內心纔會更有安全感。

4. 不要急於求成

孩子的社交能力還有社交觀念,都是可以慢慢引導的,慢慢鼓勵孩子去交朋友,不用太擔心孩子。也不要總是希望孩子一次就成功,慢慢地鼓勵孩子讓他成長起來,不要急於求成,耐心等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