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現代第七代伊蘭特於去年10月完成了換代上市,售價區間9.98-14.18萬元。這臺車以前衛的造型、富有科技感的數字座艙和較大的車廂空間贏得了市場認可,12月份取得了接近2萬臺的銷量,讓低沉了三年多的韓系品牌找回了揚眉吐氣的感覺。我們在去年年底對伊蘭特1.4T車型進行過試駕,不過從銷量看1.5L車型纔是銷量主力,很多網友對於這臺車的配置比較滿意,但對於動力表現還有些質疑。於是近期我們專門借來了伊蘭特1.5L TOP旗艦版(下稱伊蘭特)車型試駕,看看它的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外型設計——感性運動設計理念 把年輕和運動感展現得很到位

伊蘭特基於i-GMP平臺打造,採用了全新的“Sensuous Sportiness(感性運動)”設計理念,造型給人耳目一新之感,看起來尤其年輕和運動。新車提供了冰海藍、太空灰、烈焰紅、極地白、幻影黑共5種單色車身顏色,還有5種撞色搭配車身色,總體上都是比較年輕和流行的色彩。

前臉採用了“Parametric Dynamics(參數動力學)”設計的格柵,豐富楔形元素中網是利用電腦中的函數實現了參數化建模,看起來既複雜但又很規律,非常符合年輕人的審美。中網與LED頭燈自然融爲一體,側腮部分採用立體感很強的折面內凹造型增添運動效果,內部通風道爲真實的,能夠起到對車頭氣流的擴散效果。

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爲4680/1810/1415mm,軸距爲2720mm。與上代車型(領動)相比,長度、寬度和軸距分別增加了70mm、10mm和20mm,而車身高度則降低了35mm。採用溜背式車身,營造出更爲修長、低趴的運動姿態。車身利用三條銳利折線勾勒的“Z”字型腰線,這是設計師爲第七代伊蘭特精心定製的“精神標籤”,堪稱同級中工藝最爲複雜的腰線。另外,C柱的七條紋路與“第七代”形成了巧妙的呼應。

這臺車的前後車輪規格爲225/45 R17,雙色輪轂採用了時尚的“鑽石切割”造型,同樣是利用參數動力學方式建模設計,看起來確實不同凡響。輪胎匹配的是耐克森N'priz CX SH6系列產品,主打靜音性和舒適性。

尾部採用大量折角與折面元素,帶來強烈的機甲感。尾窗與車尾處於同一曲面,而車尾的轉角採用了向內收縮的銳角,非常罕見,也自然達到了減低風阻的效果。貫穿式尾燈位於尾部內凹處,對燈組有更好的保護效果,後置攝像頭位於中央,同樣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和避免了雨水的覆蓋。與1.4T車型最大的差異是底部保險槓採用了隱藏式佈局,我們認爲這樣佈置其實更好看。

車廂佈局——雙10.25寸液晶屏數字座艙 平面化佈局更簡潔

車廂的佈置也是與時俱進,採用“以駕駛爲中心”佈局和平面簡約化的佈置風格,利用雙10.25英寸液晶屏實現了先進的數字座艙功能,其他細節如飛行式擋杆、64色氛圍燈、貫穿式出風口造型等,也讓車廂顯得時尚得體。用料方面也比較實在,中控臺和門板基本都採用了軟性材質覆蓋。

D型平底多功能方向盤採用皮質包裹,握感舒適細膩。內部利用銀色飾條營造出四條輻造型,很有新意。橫輻上的控制採用平面化佈局,擁有較大的按鍵和很細的撥杆,用起來較爲順手,還配置了方向盤加熱功能。左側主要控制多媒體,右側主要控制駕駛輔助功能。

10.25英寸全液晶儀表盤提供三套主題顯示,三種UI風格差異較大,但顏色卻很接近,如果把色彩方面的變化體現出來就更好了。

在駕駛模式切換時,錶盤指針刻度有少量顏色變化。

10.25英寸的中控屏與儀表盤採用一體化佈局,顯得尤其大氣。搭載了與百度聯手打造的第三代智能網聯繫統,不僅內置有QQ音樂等娛樂資訊,更能實現“車家互控”功能,在車裏就能啓動家裏的空調、掃地機器人等電器。語音可控制多媒體、導航、電話和空調,還支持360度全景影像,配置比較齊全。

擋杆檯布置簡潔大方,採用了環繞式佈局凸顯駕駛員的主角地位,居中佈置的飛行式直排擋杆手感光滑舒適。左側設有駕駛模式調節、駐車雷達、電子手剎和自動駐車功能按鍵。上方的空調面板採用了時髦的平面化佈局和觸控操作,前方配備有帶兩個USB接口、12V電源和無線充電功能的手機儲物格。儲物方面,中央扶手箱開口較大,具備相當的儲物能力,搭配前方兩個水杯槽可以滿足日常所需。

前排座椅採用仿皮包裹,皮質偏硬但內部填充物較飽滿,坐墊和靠背擁有充分的側向支撐,整體舒適性不錯。功能上,主駕駛座椅支持前後、靠背和高低(2向)電動調節,副駕駛則僅支持前後、靠背手動調節,前排座椅均配備有加熱功能。

後排座椅同樣採用仿皮材質,軟硬適中。坐墊擁有良好承託性,靠背有一定的側向支撐,舒適性值得肯定。空間方面,侃弟身高175cm,腿部空間兩拳,頭頂空間一拳,橫向足夠三個成年人乘坐,2720mm的長軸距讓後排顯得較爲充裕。功能方面也比較完善,配置有三個可伸縮頭枕、帶兩個水杯架的高位翻折扶手和地臺式空調出風口,並配置有USB接口。

尾箱的空間和開口都比較大,常規狀態下容積爲474L。通過尾箱邊緣上的小拉桿(如右下圖所示),可將後排座椅按4:6比例放倒,雖然比地板有一定的高度,但整體平整度依然不錯。地板下方配備有非全尺寸備胎,以便不時之需。

動力與操控——適合都市代步 駕駛輔助系統較爲完善

動力方面,伊蘭特搭載Hyundai Smart Stream新一代動力系統,提供Gamma 1.5L MPI和Kappa 240T GDi兩款發動機。其中後者1.4T發動機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器,我們在之前的測評文章已經介紹過,此處不再贅述。1.5L發動機具備D-CVVT進排氣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技術,最大功率爲84.5kW(115Ps)/6300rpm,最大扭矩143.9Nm/4500rpm,匹配CVT無級變速器。新車對發動機艙的空氣流動性進行了優化,降低了發動機艙的溫度擁有更好的散熱效果,配合減重5%的輕量化車身,官方宣稱能夠實現4.9L/100km的超低油耗。

由於我們之前已經試駕過1.4T車型,對其良好的動力表現記憶深刻,因此在試駕這臺車之前難免會對1.5L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有所擔憂。不過,實際駕駛,卻發現我們的擔憂是多餘的。事實上,這臺1.5L發動機推動車輛正常起步和加速都很輕鬆,並不需要刻意深踩油門,只需要輕點油門,發動機就能快速響應起來,獲得足夠的扭力需求。加速過程中,CVT變速器順滑的優勢依然明顯,行車顯得尤其平順,也徹底擺脫了乾式雙離合可能存在的隱患。在市區反覆的起步、加速中,發動機與變速器配合得很默契,對於油門深度理解較爲清晰,可以把轉速很好地保持在2000rpm左右,兼顧動力與經濟性。

深踩油門,可以獲得更充沛的動力體驗,由於這臺發動機的峯值扭矩出現在較高的4500rpm,對於喜歡加速帶感的年輕朋友,要捨得頂住油門,發動機在3000rpm時能夠湧現出更強的扭力,而且後段的持久性良好,我們用地板油方式駕駛,發現發動機的轉速可以一直催逼到6500rpm,已經超越了最大功率轉速,此時發動機聲音比較高亢但也還不算粗糙,一副完全不懼高轉的架勢。這臺車在時速100km/h以內,動力的響應和扭力的輸出都可以讓人滿意,非常適合以市區爲主的代步用途,而在車速超過100km/h後,發動機的響應和扭力輸出都明顯要遲緩些,比起1.4T的發動機就有一定的差距了。

我們觀察了時速在80km/h和100km/h巡航時發動機對應的轉速分別爲1400rpm和2000rpm,如果是雙離合或AT變速器,一般在最高檔位轉速差距不應該這麼大。說明這臺車在標定時爲了照顧到100km/h時動力的儲備,不得不把轉速升高,也提高了高速油耗,如果車速再高至120km/h轉速就更不經濟了,這就是小排量自吸發動機的弱點所在。

這臺車具備舒適、經濟、運動和SMART(智能)四種駕駛模式,其中SMART(智能)模式下系統能夠根據當前駕駛習慣來自適應調整模式,比如深踩幾腳油門,系統認定你在進行激烈駕駛,會自動切換至運動模式,而當平緩行駛一段路程後,系統又會切換回舒適模式,比較智能和便利。

得益於i-GMP平臺加持,伊蘭特在車身比例方面有了全新的變化,比如前懸縮短、軸距加長、車身重心降低、發動機蓋後移等等,理論上來說操控底子更出色,不過實際表現它的底盤與操控並沒有爲了襯托外型的動感而激進調校,反而是保持了以往溫順平和的性格。方向盤的有一定的虛位,分量也不重,不會帶來強烈的駕駛慾望。底盤方面,採用前麥弗遜獨立式+後扭力梁非獨立式的的懸掛組合,前置前驅佈局。在平直道路上,懸掛對於路面細小振動處理比較出色,保持了較高的平穩性和不錯的靜謐感,不過經過減速帶和坑窪路面時,懸掛在處理較大的波動時就顯得力不從心,後段的濾振明顯不足,而還會產生多餘的晃動,建議一定要降低車速來通過。另外,車輛的NVH表現也可圈可點,在80km/h以內車內的胎噪、風噪和發動機噪音控制得都很好,不過車速再高些,噪音就會明顯增加,讓人感覺這臺車在80km/h前後各種標定差異都比較大。

相比合資競品,伊蘭特有個明顯的優勢就是高配車型搭載了現代的Smart Sense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擁有同級最多23項ADAS配置,具備全速自適應巡航和車道保持功能,讓駕駛更便利和安全。有兩個功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一個是BVM盲區顯示系統,在行車中打轉向燈時,可以把同向側後方的信息直接顯示在液晶儀表盤上,更加方便觀察,而且畫面還有紅線,但盲區有車輛位於紅線內,會發出提示音,確保萬無一失。另外一個是DRM後方影像顯示系統,可以把後方攝像頭的畫面投射到中控屏上,並且畫框還是後視鏡的樣子,很有趣。這個功能有什麼用呢?如果是車隊行駛,就可以清楚知道後面的車輛是不是隊友了。

侃弟點評:

合資品牌的緊湊級轎車市場雖然很大,但競爭也很激烈。第七代伊蘭特用獨樹一幟的造型和較爲豐富的配置贏得了廣大年輕用戶的青睞。這臺車在機械層面表現不算突出,但也達到了主流水平,1.5L發動機+CVT的組合非常適合市區路況,動力與NVH表現都是按照市區內最高速度標定的,非常實用。另外一方面,它的配置給得很足,雙大屏帶來更深入的人機交互體驗,駕駛輔助也遠遠領先其他對手,綜合競爭力還是比較強的,是一款值得推薦的車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