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4月宣佈“福特中國2.0”業務提升計劃以來,福特便加速了新技術、新產品的投放來助力銷量提升,也更加註重產品的本土化。推出的新品如銳際、探險者等車型相比合資對手們動力更強勁、配置更豐富,顯得尤其有性價比,也逐步取得了市場認可。去年底,福特銳界也迎來了中期改款車型上市,新車針對外型、內飾和動力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調整與優化,還搭載了基於蜂窩車聯網(C-V2X)技術開發的福特車路協同系統,從產品升級角度看是誠意十足。爲了進一步迎合年輕人的認知習慣,新車在名稱上加入了“PLUS”後綴,顯得與時俱進。近期,我們對福特銳界2021款PLUS EcoBoost245四驅ST-Line 7座(下稱銳界PLUS)進行了試駕,在這裏和大家稍作分享。

外型設計——外型微調 使用全新六邊形中網 視覺效果更兇悍

銳界PLUS爲中期改款車型,依舊提供5座和7座佈局,仍然提供了更具運動氣質更符合年輕消費者口味的ST-Line版本。不過,新車取消了原來的2.7T V6發動機版本,全系標配2.0T發動機。顏色方面,新車提供了皓月白、暮夜黑、性能藍和琥珀棕共4種可選。

前臉六邊形中網經過優化,最明顯的變化在於加入的黑色鍍鉻邊框並延長至頭燈下方,將中網與大燈融爲一體,營造出“開眼角”的效果。內部格柵也由原來的波浪形改爲規整的立體六邊形模塊,與中網造型呼應,右下角加入“ST-Line”標識(如紅框所示),強調運動屬性。

前大燈造型扁平而銳利,在黑色邊框的承託下顯得平和了很多。近遠光一體式大燈具備自動開閉功能,黑色的燈腔與外圈都加入了細紋點綴,彎折的LED日行燈位於頂部,全系均標配LED光源。側腮部分採用彎折的通風道造型,內部還加入了“L”字形的風刀,看上去頗具視覺攻擊性。

側面造型變化不大,特點是發動機艙較爲短促,A柱明顯前移並升高,使得前風擋的傾斜度較大。前軸懸垂採用了等長佈局,對稱性不錯,車身高度很充分,側窗的高度有保障。平直的腰線棱角分明,底裙線同樣較爲立體,讓側面擁有合適的光影變化。行李架、側窗邊框、底裙全都採用了ST-Line風格的黑色裝飾,看起來年輕很多。

車身尺寸沒有變化,長寬高依舊爲4878/1925/1770mm,軸距爲2850mm。與同級主要競品相比,銳界PLUS在高度和軸距上擁有絕對領先的優勢,長度和寬度也達到了同級中上游的水平,幾何尺寸突出,爲7座佈局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外後視鏡集成了LED側轉燈和360°全景影像側置探頭,支持電動調節、摺疊、加熱和鎖車自動摺疊功能,頂配車型還增加了記憶和倒車自動下翻功能。側翼子板加入“ST-Line”標識(如紅框所示),提升辨識度。

車身同色的門把手提升了側面的視覺整潔性,全系都標配前排無鑰匙進入功能。

前後輪規格均爲245/50 R20,花瓣造型的雙色亮面輪轂看起來個性十足。輪胎匹配的是馬牌ContiCrossContactLX Sport系列產品,適用於多種路況的高性能全能型SUV輪胎,非常符合銳界PLUS的身份定位。

尾部造型變化也不大,整體特色是看起來爲瘦高,呈現出上窄下寬的梯形結構,增強穩重感。在細節方面進行了調整,比如連接兩側尾燈的鍍鉻飾條被上移至車標上方,中央加入了“EDGE”英文來提升後方辨識度。雙邊共雙出的排氣管造型也變得更加扁平,看起來更協調些。

車廂佈局——一體式連屏成內飾核心 搭載福特車路協同系統

本次改款的重點在車廂內部,舊款車型的豎立式大屏受到較多吐槽,長安福特直接啓用了全新的數字座艙,8英寸全液晶儀表+13.2英寸中控屏組成的連屏成爲了人機交互的核心,而整個中控臺也因此徹底改變,改用了橫向貫穿式並增加豐富的紅色元素點綴和鍍鉻條裝飾,看起來既有運動感又不乏精緻感。車廂採用了大面積的軟質材料覆蓋,中控臺還增加了皮質與縫線,無論從觀感到觸感,車廂的水準都大爲提升。在聽覺方面,這臺車也同樣講究,搭載了12喇叭的Bang&Olufsen音響系統,效果確實不俗。

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標配真皮包裹,而且4/5部分都加入了打孔,保障更佳的手感。內襯增加了與車廂風格相同的紅色縫線,後方配備了ST-Line專屬的換擋撥片,視覺效果與功能都不欠缺。橫輻上的多功能控制採用按鍵與撥杆組合,用起來較爲順手,左側主要用來控制駕駛輔助系統,這臺車駕駛輔助達到了L2級水平。

全系標配的液晶儀表盤雖然只有8英寸,好在兩側背光顯示的水溫表和油量表整體的融合度相當高,看上去很像是12.3英寸屏幕。UI界面非常現代化,採用了畫面、數字、列表的多樣組合,不過有意弱化了轉速錶,位於左側採用柱狀圖標顯示。屏幕支持多媒體、導航信息、行車電腦、電話等功能切換顯示,功能性也可以滿足需求。

連屏的右側是全系標配的13.2英寸中控屏,內置SYNC+智行信息娛樂系統,支持OTA升級,還優化了AI語音控制功能。最大特色是搭載了基於蜂窩車聯網(C-V2X)技術的福特車路協同系統,可實現車輛、智能基礎設施和城市交通雲控平臺之間的實時互聯,除了能提供前方道路紅綠燈、擁堵、事故等信息外,還能提供車速建議、闖紅燈預警等功能,極大提升了駕駛和人機交互體驗。

空調出風口下方保留了幾個常用功能的快捷控制面板,採用觸控和旋鈕佈局,保障了面板的整潔度和使用的便利度。底部是帶滑蓋的隱藏式儲物格,內置12V電源、USB和Type-C接口,手機儲物格帶有無線充電功能。

擋杆檯布局基本不變,旋鈕式電子擋杆居左佈局,後方爲電子手剎、自動啓停、自動駐車和3606全景影像功能按鍵,右側帶滑蓋的隱藏式水杯架。後方中央扶手箱開口方正,有一定的容積,前排儲物需求基本能滿足。

前排座椅採用仿皮包裹,皮質偏硬內部填充物比價飽滿,具備一定形變量,承託性和舒適度都可以保障。可能是考慮到適應不同身材的人羣,側翼支撐外傾角度略大,對於體型較瘦者支撐性一般。座椅皮面加入紅色飾條和縫線來提升運動感。功能上,前排座椅均支持前後、靠背、高低(4向)和腰部(2向)電動調節,還配備有加熱功能,頂配車型增加了通風和記憶(駕駛位)功能。

中排座椅材質與前排相同,坐墊的承託性良好,兩側靠背還有不錯的側向支撐,舒適性值得肯定。靠背支持手動調節,提供不同的坐姿調節,當然也支持前後滑動。當座椅位於最靠後時,腿部空間很充裕,侃哥身高172cm,腿部有三拳空間,頭頂也有兩拳多。不過中間座椅的舒適度較差,不僅坐墊較短,靠背的舒適性也不高。

中排配備有帶溫度分區控制的獨立空調,可單獨對進行溫度和風速的調節。空調出風口位於車頂兩側,第三排也照顧到了。下方設有USB和Type-C接口,充電時可將手機存放在下方的儲物格內,非常貼心。

這臺7座版車型採用了2+3+2的佈局,將第二排座椅前移但至少保留一拳腿部空間,第三排的乘坐空間完全可以滿意。首先坐墊可上下滑動,打開時有一定的高度,腿部的彎曲度不算很大,避免了“小板凳”的尷尬。其次,空間表現充裕,腿部有一拳半的距離,頭頂也足足有一拳半空間,可以比較舒適的乘坐兩名成年人。配置方面,兩側都有手機儲物格、水杯架和頭頂出風口,空間與功能均能得到保障。在中級SUV 中,這臺車的第三排空間表現確實稱得上出色了。

除入門車型,其餘車型都配備有可開啓的全景天窗,爲車廂提供了良好的採光。

和所有的中型7座SUV擁有一樣的問題,就是7座都使用時,尾廂的容積比較小,僅有233L,即使加上地板下的空間,也遠不夠大家的行李需求,第三排主要還是用於短途載客。第三排座椅支持5:5比例放倒,而且與地板完全平齊,5個人的長途旅行載物空間就沒有問題了。另外,第二排座椅也支持4:6比例放倒,但有一定的傾斜度,最大容積可拓展至2039L。空間具備很好的適應性,無論是長形物體還是方正的物體,都有適合的空間,這點值得肯定。

接近一米八的尾門開啓高度搭配較大的開口,進出大件行李物品也非常便利。這臺車還配備有電動尾門、感應尾門和尾門位置記憶功能,可以說是非常便利了。

動力與操控——動力儲備充足響應積極 高速穩定性出色

動力方面,銳界PLUS取消了2.7T V6發動機(EcoBoost 330),全系均搭載福特第二代EcoBoost 2.0T渦輪增壓發動機。擁有鋁製的缸蓋、缸體和塑料材質的進氣管、氣門室罩以實現輕量化,有缸蓋集成式排氣管和雙流道增壓器減少渦輪遲滯,活塞採用特殊塗層降低摩擦,採用側置缸內噴油嘴和進排氣雙側連續可變氣門正時系統,壓縮比由第一代的9.3提升至9.7,但依然沒有超過10,因此依然可以加註92號汽油。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爲180kW(245Ps)/5500rpm,最大扭矩爲390Nm/2500-3500rpm,匹配8AT自動變速器,綜合油耗8.1L/100km。

發動機在怠速階段表現相當平靜,車內很難感覺到它的動靜,這與發動機採用的底置平衡軸和良好的機腳減振不無關係。正常起步,發動機低轉扭力輸出較爲結實,推動近2噸重的車身毫不喫力,說明變速器的1擋扭矩放大效果相當不錯。以日常大約1/5油門深度正常加速,車輛在市區道路提速表現正常,變速器的升擋時機提前以保持低轉速,轉速可以穩定在2000rpm左右。在這個轉速下,已經能夠獲得輕快的加速感,車速可以輕鬆達到80km/h的中等範圍,擋位已經快速切換至6擋。

從上面的參數中有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這臺發動機的峯值扭矩平臺並不寬闊,僅有2500-3500rpm狹窄的區間,這是爲了更多兼顧低轉扭矩輸出,採用了較小慣量的渦輪,使得它在1000rpm時就已經實現正向壓力,開始對進氣加壓了。當然,如果想要獲得跟充沛的動力,可以把油門控制到1/2以上,此時變速器會把發動機催逼至較高的3500rpm才換擋,充分利用峯值扭矩平臺,感受到較爲強大的推動力。福特自家的8AT變速器與發動機的匹配可謂默契,升擋擁有良好的平順性,而在行進中需要急加速踩地板油,變速器也非常捨得降檔,能夠從8擋一口氣降到4擋,直接把轉速拉到5000rpm,帶來十分強勁的加速體驗,這臺車能夠非常輕鬆地跑到120km/h的高速,巡航時8擋的轉速僅爲2000rpm,留下巨大的動力儲備空間,在高速上超車也非常有信心。

底盤依舊採用前麥弗遜獨立式+後多連桿獨立式的懸掛組合,這臺四驅車型採用了適時四驅方式,正常情況以前驅爲主,當監測到車輪有打滑跡象時纔會自動壓緊中央多片離合器,從而分配一定的動力至後橋。懸掛的調校是硬中帶柔,平直道路上會保留較多的路感傳遞到車廂內,在一些不良路況中會偶感不適,不過在通過較大減速帶或坑窪時,懸掛的擺動幅度足夠大、彈性元件的吸振效果也還不錯,能夠獲得較爲舒適的行駛質感。

操控環節,油門與剎車踏板的分量都比較輕,剎車力調校得比較線性,容易掌控,但方向盤卻保留了一定的虛位,而且左右止點的幅度比較大,算是照顧到越野時的需求,但這樣的設定降低了在山路中的操控性。此次試駕我們難得經歷了一段多彎的山路,對於頻繁的加油和剎車,發動機的響應和制動的平穩性都不錯,但方向盤較小的轉向比例卻大大降低轉向靈敏度,在面對急彎時會有些手忙腳亂。不過,四驅車在彎心急加速的平穩感卻是兩驅車所不能及。

這臺車在高速行駛的穩定性值得肯定,方向盤顯得沉穩很多,而且整車的NVH做得相當出色,無論是風噪還是胎噪,都控制的非常得體,120km/h巡航時2000rpm的發動機也很難被感受到,在車內低聲交流都很輕鬆,欣賞高品質的音響就更舒心了。打開駕駛輔助系統,啓動全速段的自適應巡航,系統對於車輛周圍情況有完善的監控,除了可以合理地自動跟隨前車,還能夠識別不同路段的限速進而提醒,比較好用。

侃哥點評:

從銳界PLUS中期改款的幅度之大,我們就能感受到福特對於中國市場心態的變化。舊款銳界爲了給消費者喜歡的大屏幕,硬是把豎置中控臺全部給用上了,但看起來確實很奇怪,爲了把這個問題徹底消除,銳界PLUS索性把整個中控臺徹底改變,採用了一體式連屏,這樣看起來就順眼多了。另外,這臺車的第三排可以坐得比較舒適,空間靈活性很高;動力很充沛,行駛的機械素質也比較高,而且也考慮了輕度越野的需求,還有達到L2級的駕駛輔助系統。總體而言,銳界PLUS在合資中型SUV 中性價比顯得較爲突出,值得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