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是代表古代燦爛文化的金字塔的所在地。在埃及,也有着這樣的一所現代化綜合大學,這所學校爲埃及、爲阿拉伯國家乃至全世界培養了成千上萬的各類優秀專業人才,尤其是在民族獨立和民族復興的偉大革命和建設事業中,這所學校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所學校便是開羅大學。

開羅大學

開羅大學現在擁有3個分校、14個學院、124個系、6個院級研究所、20多個系級研究中心、近萬名教師及15萬在校學生。開羅大學在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雄厚教學力量和先進科研手段令人讚歎。它對繼承和發揚古埃及文化、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對普及和提高各類科學技術水平,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從18 世紀末,埃及便成爲了西方列強的侵略對象。1882 年,埃及愛國軍隊在艾哈麥德·歐拉比將軍領導下的起義失敗後,英國武裝藉機佔領了埃及。英國殖民當局在大力扼殺埃及民族教育事業的同時,也大力進行殖民奴化教育,把學校變成他們的工具,以鞏固其殖民統治。埃及一些有識之士看出了英殖民者的險惡用心並勇敢地與殖民當局鬥爭,強烈要求發展民族教育。

開羅大學

19世紀末和 20世紀初,一些停辦的學校覆校了,向歐洲派遣留學生的工作也恢復了。埃及人民進而要求建立自己的高等學府,給更多的青年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但這一倡議受到殖民當局的竭力阻撓。還由於其他種種原因,直到1906年,才募到大筆資金,大學的籌建工作取得決定性進展。大學定名爲“埃及私立大學”,宗旨是“通過傳播文學和科學知識,提高埃及人的知識和道德水平,而不分其宗教信仰”。埃及王儲艾哈麥德·福阿德出任大學第一屆董事長。1908年12月21 日,在埃及開羅法律諮詢會議大廳,隆重舉行了埃及私立大學的建校儀式和開學典禮。

1925 年,埃及私立大學改爲埃及國立大學的文學院,新成立的埃及國立大學在文學院的基礎上,增設了法學院、理學院、醫學院。後來又增添了工學院、農學院、商學院、獸醫學院等學院。1940 年,埃及國立大學改名爲福阿德一世大學。福阿德一世是當時埃及國王,曾任埃及大學的第一任董事長。1952年,埃及人民推翻了封建王朝統治,建立埃及共和國。次年,福阿德一世大學改名爲開羅大學至今。

開羅大學

開羅大學有着優秀的學風和傳統,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享受最大程度的學術自由和思想自由。而且,開羅大學堅持獨立自主的辦學方針,享受高度的自治。開羅大學這種自由和獨立的傳統在形成的過程中,經歷了多次嚴峻的考驗。例如,在 1926 年,當時文學院教授塔哈·侯賽因博士出版了《伊斯蘭史前時期阿拉伯詩歌研究》一書,運用新的思想和觀點,對阿拉伯古代詩歌重新進行評價。塔哈·侯賽因是開羅大學授予博士學位的第一個人,也是開羅大學第一批派往歐洲留學隊伍中的一員。但是由於這本書涉及到歷史和宗教方面的一些問題,與傳統觀念相悖,引起了宗教界保守人士和社會上傳統勢力的激烈反對,他們在報紙上、甚至在政府和議會的正式會議上,對這位教授及其所在的大學進行攻擊。而開羅大學校長和其他領導人面對着這些指責,堅持學術研究自由、學術思想自由的觀點,並拒絕了塔哈·侯賽因本人提出的辭呈。在這場風波中,開羅大學態度明確、立場堅定,勇敢地捍衛了大學的尊嚴。

1930 年,西德基內閣上臺,一些內閣成員對具有民主思想的塔哈·侯賽因擔任開羅大學文學院院長十分不滿,下令把侯賽因調至教育部。事先大學不知道,教授本人也不知道。文學院學生帶頭罷課,抗議政府這種不尊重個人、不尊重大學的粗暴行爲。校長艾哈麥德·魯特菲也辭職了。1934 年,西德基下臺,侯賽因重新回到開羅大學任教。而艾哈麥德·魯特菲復職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不經大學校長同意,教育部不得隨意調出大學教授,而教育部接受了這個條件。

開羅大學

大學歷來是民族精華、國家希望的所在。在一系列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鬥爭中,開羅大學的師生始終走在最前面。開羅大學本來便產生於民族解放運動過程中。1935 年,開羅爆發了大規模的學生運動,要求民族獨立、英國佔領軍撤出埃及。運動結束後,開羅大學爲犧牲於英殖民主義者暴行的學生樹立了烈士紀念碑。1946 年,開羅大學全體學生在校園集會並舉行和平示威遊行,要求廢除1936 年英埃協議,要求英軍撤出埃及。但在阿拔斯大橋上,由於特務的破壞和警察的追打,許多學生落入尼羅河水。社會輿論大譁,大學和高等專科學校學生罷課,開羅大學各學院院長聯合發表聲明,嚴厲譴責殖民當局和王室的暴行。

另外,開羅大學在抵制英國貨運動,爭取國際支援和婦女解放運動中也表現突出。開羅大學當局積極支持師生爭取民族解放的愛國主義運動,因爲這是關係到民族存亡的大事,同時又把愛國主義運動和宗教團體、黨派的活動區分開來。1952 年埃及革命後,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國,英軍也撤出了埃及,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埃及已實現了民族獨立和自由。於是,大學便不支持學生參加政治性質或宗教性質的派別活動,因爲這會損害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情誼,也是會影響學習的。

1988 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埃及作家納吉布·馬哈福茲畢業於開羅大學文學院哲學系。他是繼泰戈爾、川端康成之後,第三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東方作家,也是第一位獲此獎項的阿拉伯和非洲作家。他的代表作是三部曲《宮間街》、《思宮街》、《甘露街》,小說反映的是1919年革命前夕到1952年革命前夕波瀾壯闊的時代變遷。

開羅大學

聯合國第 6 任祕書長布特羅斯·加利也來自開羅大學。1945 年加利在開羅大學法學院畢業後去法國留學。1949 年起在開羅大學商學院政治學系任教,1964 年起任經濟學院政治學系教授、系主任、院長,直至 1977 年離開學校。他還是一位傑出的記者,曾任《金字塔報》政治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家》主編,1965 年創建《國際政治》季刊,並任主編。加利精通阿拉伯語、法語和英語,發表出版了多種關於國際法律、國際組織、國際關係的論文和專著。1973 年中東戰爭後,加利步入政界,歷任外交部國務部長、外交部長、副總理等職。他長期活躍在國際政治和外交舞臺上,1992 年開始出任聯合國祕書長。

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亞西爾·阿拉法特於 1948 年考入開羅大學工學院預科。而當巴勒斯坦游擊隊傑出領導人侯德尼在戰鬥中犧牲的消息傳來後,在開羅大學學習的巴勒斯坦學生無不義憤填膺。阿拉法特與他的同學一起把書本投入火中,表示棄學從軍的決心。很快,他們便動身去了巴勒斯坦,與侯德尼生前領導過的游擊隊戰鬥在一起。第一次中東戰爭以阿拉伯人失利而結束後,阿拉法特重新回到開羅大學工學院繼續學習,並積極參加和領導了在開羅大學校園內建立軍事訓練營的工作。

開羅大學

他的一位同學回憶說:“我不知阿拉法特是如何進行的,但他說服了埃及當局允許他在校園內建一個軍事訓練營。”“阿拉法特告訴埃及當局,他的目的是訓練每一個學生自願執行反對英國的任務。然而,他的意圖是訓練新一代巴勒斯坦戰士的精華。”1952年,阿拉法特當選爲巴勒斯坦學生聯合會主席。1956 年,阿拉法特畢業後,創建了巴勒斯坦大學畢業生聯誼會並擔任主席,參加了第二次中東戰爭併成爲未爆炸彈處理專家。1957 年,建立了“法塔赫”的第一個地下組織,自 1969年起,一直擔任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執行委員會主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