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

关帝庙,祭祀关羽的庙宇,全国各地都有,山西最多,因为关羽是山西运城解州人,现在的解州是运城盐湖区的解州镇,作为关二爷的老家,解州镇有全国规模最大,历史最久远的关帝庙,闻名海内外。古代的解州管辖范围比现在的运城市还大,清代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内运城只是解州的一部分。

这座关帝庙位于运城市下辖的芮城县,芮城在历史上也曾归属过解州。我今天第一次来到山西,芮城也是我进入山西的第一站,人们常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确实如此,这座关帝庙在芮城县中心广场的一个角落,保存完好,近距离观察可以看出来这是一座真的古建筑,用的砖瓦,门窗的雕刻工艺等,都是明清风格,整座关帝庙只有两座建筑,规模很小,但是精致、古朴。

山西能够保存那么多古建筑,得益于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干燥、少雨,几乎没有湿度,非常适合以木结构为主的古建筑的保存。芮城县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中国”的核心,史称“古魏”,西周时期这里是周王室姬姓的封国。

更早的殷商时期,芮城县境内就已经是“芮国”,北周明帝二年(公元558年)设立芮城,这一名称沿用至今。芮城为什么会有如此辉煌的历史呢?因为芮城在黄河边上,中华民族的发展是从黄河流域开始的,黄河文明就是华夏文明,因此,芮城是黄河文明的重要源头。

芮城在黄河大拐弯那个位置的北岸,南岸是河南灵宝,西边是陕西渭南大荔县,西南方向是潼关县,关中平原和中原之间最重要的两座关隘,潼关和函谷关都在这里,潼关在黄河大拐弯的南岸,函谷关再向东五十公里左右,现在属于河南灵宝。

在潼关和函谷关之间靠近潼关的地方有一个渡口,历史上赫赫有名,叫“风陵渡”,自古以来是黄河流域最重要的渡口之一,因为这里连接着陕西、山西与河南三省,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现在不用坐渡船过黄河了,有了风陵渡黄河大桥,全长1409米,开车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在三省之间来回了。

在陕西一侧远眺黄河,对岸就是山西芮城,远处的黄土高原依稀可见,再远的那排山是中条山,当年抗战初期,部队就是从风陵渡过黄河进入山西,打响了著名的“中条山战役”,中条山山脉和它的名字一样,呈条状,山势连绵起伏,东北和西南方向排列,隔开了运城市和芮城县。

风陵渡黄河大桥南端的界碑,晋陕两省缘分匪浅,黄河是两个省的分隔线,也是连结两省的纽带,都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

这座大桥位于潼关以西三十公里处,横跨渭河,是一座渭河大桥,但这座桥却是“沿黄公路”的起点,沿黄公路是陕西和山西两省专门修建的观光公路,旅游专线,各自负责黄河东西岸的公路修建。西岸陕西境内从南边的华山、潼关沿黄河西岸往北,一直到榆林府谷境内,中间经过韩城司马迁祠、黄河洽川湿地、黄河乾坤湾、壶口瀑布等著名旅游景点,沿黄公路是最适合自驾和骑行的旅游公路。

渭河滨河路就是一条非常成功的观光公路,沿渭河两岸从潼关至宝鸡(我正月初七从宝鸡骑行到芮城就是走的渭河滨河路。)全长近350公里,横穿关中平原腹地,一路既可以欣赏关中的自然风光,也可以深度体验每个地方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当然最有吸引力的还是特色美食,关中平原深厚的饮食文化值得深挖。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行者老张

【作者简介】:行者老张,摩旅爱好者,当代徐霞客,用脚步丈量地球,随时分享旅途见闻。欢迎关注、点赞、评论,不吝赐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