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俺扭來俺就扭,一扭扭到十八九。俺娘不給找婆家,俺就跟着八路走。”這是一支秧歌調,是當時青州市根據地秧歌隊傳唱的歌曲。當時秧歌隊的姑娘們唱着這支歌,扭着秧歌去給八路軍拜年、擁軍。扭着秧歌過大年,是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亮麗的一道風景,她如一罈濃烈的臘酒,散發出醉人的芳香。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王墳自西向東開闢爲解放區,根據地興起歌詠、秧歌。各村都辦起了秧歌隊。每到春節或打了勝仗,秧歌隊隊員們在鑼鼓聲中踩着鼓點活躍在大街小巷。1945年方山區曾從衆多的秧歌隊中選拔郭莊秧歌隊參加益都縣秧歌隊比賽。當時沒有公路,載譽歸來的秧歌隊裏的小隊員連續幾天跋涉、參賽,早已筋疲力盡,半路上就走不動了。是護送的民兵揹着回來的。建國後,王墳遇春節就自編自導舞獅、秧歌舞、秧歌劇等,一般是春節前排練,正月初一開始走村串巷爲老百姓表演,一支隊伍一天表演四五場,每到一個村都受到熱烈歡迎,男女老少早在廣場等候,演出隊伍一到,鞭炮齊鳴,緊接着鑼鼓喧天秧歌表演,演出結束,村裏都要發個紅包,以示對隊員的新年獎勵。

目前,王墳鎮有特色的秧歌隊已發展到30餘支。如孫王村的舞獅隊、侯王村鑼鼓秧歌隊、清風寨鑼鼓秧歌隊、郭莊鑼鼓秧歌隊、南鎮頭村高蹺旱船秧歌隊、天井峪村花籃秧歌隊、井峪鑼鼓秧歌隊、大田莊鑼鼓秧歌隊等。這些民俗表演隊伍春節期間爲民演出200餘場。侯王村鑼鼓秧歌隊隊長宋樂花高興的說:“近幾年黨的富民政策好了,羣衆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我們利用春節前又排練了新的鑼鼓和鑼鼓秧歌,準備春節後大演一場,我村今年建成戲雪園,春節期間來旅遊的絡繹不絕,大家覺着年味更濃了,姐妹們打算每天都到戲雪園羣衆大舞臺進行鑼鼓秧歌表演。既陶冶了情操、鍛鍊了身體,又爲我們王墳的新春增添了璀璨的色彩,還活躍了春節期間的文化生活。”

每年的正月初七機關上班,王墳鎮都要組織各村秧歌隊到政府騰飛廣場參加新春羣衆文化藝術節,這天參加演出隊伍30餘支,每個隊伍表演結束,都會領到一個紅包。對錶演好的隊伍再參加青州市正月十五元宵節街頭巡演。充分體現了農村文化活動的豐富和繁榮,彰顯出昂揚的文化氛圍和精神風貌。

今年疫情原因,大型的文化活動雖已不再舉辦,但王墳大山裏的秧歌是民族文化長久積澱和發展的結晶,對於搶救民俗、傳承民俗有着重要意義,也是當下文化發展的重要任務。“用汗作泉擔使命,以夢爲馬守初心”,搞好各項年味文化活動的傳承,讓深山裏的鑼鼓越敲越響亮,也是我們文化站長的光榮使命。

來源:青州文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