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產品一直有一個「精緻」的標籤,不論是 iPhone、iPad,還是 Mac,都是如此。先不論好看與否,細節方面確實做到了精緻,這一點不僅體現在外觀上,還有內部構造,各種精密零部件整齊集成在一起。但我們都知道,越是集成度越高的產品,維修難度就會越高。以 iPhone 爲例,如果你手中的 iPhone 出現了後蓋破裂或面容損壞的問題,去 Apple Store 維修,蘋果售後一般都是會直接給你換一臺新機,也就是所謂的「以換代修」。當然了,「以換代修」聽上去好像很划算,但實際上蘋果的維修費用是非常高昂的,這也是很多人買 AppleCare+ 服務的原因。

不過,這項「以換代修」的政策近期可能會得到調整。根據外媒 MacRumors 近日獲得的一份蘋果內部備忘錄中顯示,蘋果技術人員將從 2 月 23 日開始,爲無法開機或主板 Face ID 部分出現問題的 iPhone 12 mini 和 iPhone 12 機型提供同一單元維修。據瞭解,蘋果將爲授權服務提供商(包括 Genius Bar)提供一個新的「iPhone 後備模組」,包括顯示屏、後置攝像頭、電池、主板、無線充電線圈、Taptic 引擎、Face ID 系統等等。

簡單來說,政策修改之後,如果你再去 Apple Store 維修 iPhone 12 mini 或 iPhone 12,蘋果售後將不會再爲你更換新機,而是變成僅維修壞的部分。當然了,這是建立在顯示屏和後置攝像頭沒有損壞的前提下。至於 iPhone 12 Pro 和 iPhone 12 Pro Max,目前似乎還不在新政策支持範圍內。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維修政策修改之後相應的維修費用應該也會降低,這對於沒有購買 AppleCare+ 服務的用戶來說算是件好事。而對於已購買 AppleCare+ 服務的用戶,低價換新的福利就沒有了。

對於維修政策的修改,蘋果在備忘錄中表示,此舉支持了該公司對減少其銷售的每一款產品碳排放的持續承諾,有利於環保事業。

實際上,蘋果針對 iPhone 12 系列維修方面的調整並不止於此。因爲蘋果官方維修費用過於高昂,導致很多人維修 iPhone 都不會去 Apple Store,而是選擇一些價格便宜的第三方維修小店。不過,這樣的維修方式在 iPhone 12 系列上可能行不通了。

油管上有位博主 Hugh Jeffreys 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購買了兩臺全新的 iPhone 12,並進行了拆機,然後將兩臺手機的攝像頭模組進行了調換,結果是這兩臺手機的拍照功能都無法使用了。而後他又嘗試互換兩臺手機的主板,並重新裝了一遍固件,開機後兩臺 iPhone 12 都出現了屏幕和電池方面的報錯提示,報錯信息顯示這不是官方的屏幕,同時無法使用 Face ID 錄入面容。而將調換的零部件換回之後,兩臺 iPhone 12 又都恢復了正常。

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可以得到一點,iPhone 12 的內部零件有着比以往更加嚴苛的加密認證。換句話說,如果在第三方維修 iPhone 12,可能就會面臨部分功能無法使用的情況。

蘋果這樣做無非就是想讓消費者都去官方維修,以達到盈利最大化的目的。可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官方維修價格卻是一道非常高的門檻。所以我個人認爲,如果價格做不到被大衆接受,就應當不該剝奪消費者的維修自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