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年輕父母養育孩子,多喜歡遵從科學育兒法則,這樣能讓孩子成長得更爲健康聰明。

可無奈的是,生活環境的壓力太大導致家長難以全職帶娃,沒辦法只好把孩子交給老人幫忙照顧,但卻因此引發了一系列的育兒分歧。

一、8個月寶寶送婆家半月,輔食婆婆只做湯泡飯

這次春節,對晨晨來說着實算得上最不省心的一年。因爲女兒從小到大身體素質一向很好,可結果和婆婆提前回老家半個多月,卻有了嚴重便祕的行爲,有長達11天沒有拉過便便。

要知道,晨晨和丈夫將近30歲才生了這個小寶貝,兩人對於女兒的照養非常精細,尤其是過了6個月對女兒的飲食更爲上心,基本上都是按照醫生朋友給的食譜做輔食,爲此把女兒養得白白胖胖。

哪怕就是有便祕行爲,也不過兩天左右,可哪像現在婆婆不過帶娃半個月就便祕這麼長時間。爲此,婆婆還辯解稱孫女能喫能玩精神狀態良好,不過就是上廁所時有點哭鬧,可把晨晨氣到不行。

原來,婆婆不像晨晨這般把輔食做得精細營養,而是直接半碗米粥加菜湯就餵給孩子喫。可哪成想大人本就喫得過鹹,若稍不注意很容易造成寶寶便祕上火,從而大便乾結,排便困難。

二、4-24月齡的寶寶,輔食到底該怎麼喫

在大多數家長眼裏,給寶寶準備輔食是件很麻煩的事情,甚至有老人吐槽說:“我們小時候還不是給什麼喫什麼,哪像現在的人這麼金貴,硬要捯飭來捯飭去,麻煩的不得了。”

但其實社會科學在進步,老一輩人在帶娃方式上也要有所改變,這樣才能讓孩子更爲健康。就拿輔食這一項來說,孩子小時候喫得健康有營養,不僅對自身體質是一輩子的優勢,就連身體各方面的發育和免疫力提升也會更強。

衆所周知,給娃添加輔食多在寶寶6個月左右進行,早的話4個月,晚的話不超過8個月。但根據寶寶自身的生理需求發育不同,以及他們的發育狀態有快有慢,家長在添加輔食時也應該及時保證均衡營養。

比如說,4-6個月的寶寶缺乏鐵元素,添加的輔食首選應該是強化鐵米粉,以及常見的蛋黃和紅肉。8個月則需要鍛鍊蠕嚼功能,輔食可以帶有稍許泥狀感。而12個月左右就要鍛鍊孩子的咀嚼功能,這時各類塊狀硬物的輔食最爲適合。

所以說,像晨晨婆婆這樣一刀切的讓寶寶喫湯泡飯,不論從營養來說還是生理發育都沒有絲毫好處。

三、要想寶寶營養健康,輔食菜譜很關鍵

經常聽見有人說:“要是按照食譜來做輔食,一整天的時間都會耗費在上面,別的事都不用做了!”但大家捫心自問,大家真的連給娃做輔食的時間都沒有嗎?

其實,說到底還是家長太懶,以及不懂得如何做好營養搭配。現在,大家不妨試試這本《輔食每週喫什麼》,基本上不到5分鐘的時間就能完成一道簡單又營養的輔食,是育兒專家張思萊和大V婦產科醫生王玉玲聯合推薦的輔食好書。

而且,這本書囊括了寶寶4個月-36個月的所有輔食菜譜,從輔食材料到製作步驟,輔加圖片和烹飪事項,每位新手寶媽都能一看就會,上手就對。另外,全書有215道輔食完全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目前,已經有超過25萬寶媽購買了哦!

通過這本書,也能解決不少寶媽和婆婆之間的育兒分歧。畢竟,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總的說來誰都沒有專家說得有道理。因此,遇到輔食問題時將書本提到的輔食誤區放在對方面前,就能輕輕鬆鬆解決矛盾。

最值得一提的是,與其說這是一本育兒菜譜,不如說是寶寶的輔食理療書。要知道,這本書除了分享輔食做法,還涉及到多種補鐵補鈣、治療便祕咳嗽等食療小妙招。

相信寶媽有了這份食譜,必然能讓寶寶喫好長好。此外,有了食譜的加持,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寶寶喫什麼了,可以說一書在手,煩惱全走!

想想看寶寶的身體發育,你還不動動小手把《輔食每週喫什麼》帶回家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