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就“東北地區率先全面放開生育限制”相關建議,國家衛健委發佈答覆文件稱,建議很有參考價值,東北地區可以立足本地實際進行探索。

國家衛健委表示,東北地區人口總量減少,折射出的是區域經濟體制、產業結構、社會政策等綜合性、系統性問題。比如,隨着資源枯竭和國家產業升級轉型,大批年輕勞動力無法在本地找到滿意的工作,只能流向經濟更好、工資更高的地區。

國家衛健委指出,東北邊境地區的生育政策相對寬鬆,但生育意願不高。究其原因,經濟社會因素已成爲影響生育的重要因素,特別是經濟負擔、嬰幼兒照護和女性職業發展等方面,羣衆反映尤爲突出,生育政策對生育行爲的影響大爲減弱。提高生育水平,關鍵是要順應羣衆期待、聚焦羣衆期盼,在公共服務方面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切實解決家庭生育養育子女的後顧之憂,提高羣衆的生育積極性。

國家衛健委認爲,“建議國家率先在東北地區全面放開人口生育限制”對衛健委工作很有參考價值,東北地區可以立足本地實際進行探索,組織專家進行研究,深入研判全面放開生育限制對當地經濟增長、社會和諧穩定、資源環境戰略、基本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影響;做好政策調整後人口變動測算;研究實施全面放開生育政策需要配套出臺的文件;評估政策變動的社會風險等等。在此基礎上,提出東北地區實施全面生育政策的試點方案。

此外,國家衛健委表示,已同國家發展改革委會組織開展“關於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托育服務專項行動”,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城企合作,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

下一步,國家衛健委將繼續加強區域人口發展戰略研究,指導各地結合實際,積極構建支持家庭生育的制度體系,進一步激發生育潛能,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