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模仿秀”曾經在中國的電視屏幕上流行過相當長一段時間,最近重新迴歸的《百變大咖秀》就是熱潮下的產物。

不過與《百變大咖秀》請明星來模仿明星的機制不同,讓長着明星臉的素人來山寨明星,纔是長期以來廣大模仿秀的主流。

雖然隨着電視的沒落,模仿秀節目的風光大不如從前,但是“山寨明星”卻已經由最初只爲博人民羣衆一樂,發展成了一條隱祕而吸金的龐大產業鏈。

想要山寨明星,擁有一張明星臉是最首要的一件事。

如果天生長得像明星,那是老天賞飯喫;不過即便沒有先天優勢,如今發達的美容整形技術也可以幫你離明星臉更進一步。

電影《整容日記》裏有這樣一個片段,一家整容醫院裏坐滿了各種各樣山寨明星臉,山寨成龍、山寨莫文蔚、山寨陳冠希……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場景也真實存在着。

瀋陽的一家整形醫院搞店慶,就有一堆山寨明星前來助陣;

曾經因與“山寨范冰冰”何承熹離婚而鬧得沸沸揚揚的餘小泉,其實就是前妻何承熹的整容主刀醫生,他本人還擁有一家專門打造明星臉的整形機構。據他本人在媒體採訪中稱,機構已經成功copy了李嘉欣在內的十幾位明星臉,機構營業額一年可達3000萬。

餘小泉,以及從他的機構裏走出的山寨明星

在日益內卷的山寨明星圈,一些本身已經挺像明星的人也會爲了精益求精,而去進行整形手術。

擁有了明星臉後,第二步就是增加曝光。

在從前,增加曝光的最好方式是上電視。早在1999年,北京電視臺的《歡樂總動員》欄目就有了“超級模仿秀”環節。

在娛樂相對貧乏的年代,和明星高達95%相似度的素人對於人民羣衆而言算得上是一種奇觀,如果還能模仿明星唱個歌跳個舞就更加精彩了。

隨着模仿秀越來越火,從央視到地方衛視都推出了自己的模仿秀節目,比如《超級明星臉》《開門大吉》等等,一批山寨明星也從籍籍無名到走入尋常百姓家。

“山寨葛優”王東林帶領“周潤發”、“李宗盛”、“梅豔芳”、“李小龍”等高仿明星以組合形式參加《中國達人秀》

另一檔名爲《明星轉起來》的模仿秀節目

不過能夠上電視的終究還是一小撮幸運的人,隨着網絡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山寨明星們選擇在抖音快手上迅速擴大自己的粉絲羣。

拿最爲出名的周杰倫模仿者“雍杰倫”來說,他在抖音上擁有近200萬粉絲,最近一條獲得200多萬點讚的視頻,來自他和另一位山寨謝霆鋒的夢幻聯動。

除了“周杰倫”外,從王俊凱、蔡徐坤、易烊千璽等新生代流量,到楊洋、趙麗穎、迪麗熱巴等小生小花,再到劉德華、周華健等更老一輩巨星,你都可以在短視頻平臺找到山寨版。

除了娛樂圈明星,連馬雲這種商界大佬也有着數十個copy不走樣的版本。

在馬雲的地盤山寨馬雲

其中抖音上最火的要屬一個叫“JV馬總”的用戶,他不僅長得和馬雲宛如同胞兄弟,同時還自己設計“有錢人炫富”等浮誇劇本,因此吸引了1000多萬粉絲,日常隨便發個視頻作品都動輒有幾十萬點贊,比一些四五線明星還要再紅一點。

在積累了一定人氣後,就是山寨明星變現的時候了。

在從前,許多山寨明星完全是草根式操作:沒有經紀人、沒有團隊、沒有公司,所以在接一些商業合作時常常喫虧。

爲了解決這種情況,越來越多明星加入了“中國山寨明星藝術團”、“明星幫”等山寨明星公司抱團取暖。這些企業常年承接各類商業演出、演唱會、品牌代言、電視欄目演出等,併爲旗下藝人大力宣傳。

有了公司這一整套成熟操作的加持,山寨明星們賺起錢來更加省心。外出商演時,公司往往還會給他們配備妝發、造型等隨行人員。

事實上,有着“中國第一模仿天團”之稱的“明星幫”,就是由山寨演員創立的。“幫主”王東林是山寨版葛優,主管和總管則分別是山寨汪涵和山寨李宗盛。

號稱“中國第一模仿天團”的“明星幫”,你能從中認出幾張明星臉?

“跑商演”,對於山寨明星來說是最爲常見的賺錢手段,三十八線小縣城裏那些熱熱鬧鬧的樓盤開盤現場、新店開張暖場、土豪婚禮儀式等,這些山寨明星們甚至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

跑地產活動的山寨伍佰

在網上曝光的明星商演價目表裏,邀請一位有點咖位的明星演出,少則幾十萬多則幾百萬,越是觀衆熟悉的面孔報價越高。那麼與之相對應的,山寨明星商演的價格又如何呢?

根據財經媒體AI財經社的報道,山寨明星的商演報價高低,取決於他們到底有多像本尊。如果相似程度一般,一場商演的價格在七八千左右;如果長得極爲相像,報價就可以上漲到一場1-2萬,碰上年底旺季或熱門活動還可以再漲價。

除此之外,他們接的產品代言,僅僅兩年的合約就能賺上五萬到七萬,一張像素不太高的照片印在產品上,能起到迷惑消費者的作用。

山寨周杰倫接的代言

在山寨明星的鄙視鏈裏,長得越像也意味着能接到更多的單,最紅的那些山寨明星一個月可以接到20多場商演,按12000元一場來算,月收入也有25萬左右。

這對於比較紅的山寨明星來說,是一個比較平均的收入水平。根據騰訊娛樂的報道,在明星幫幫會,年收入100萬算不上什麼;年收入300-400萬,才能算得上幫會里的紅人。

早在2013年前後,模仿秀最火的那幾年,模仿梅豔芳的演員張麗就已經能夠輕鬆年入百萬,汪涵的模仿者張強當時就表示:年入四五百萬也是有可能的。

在商演方面,山寨明星走的是薄利多銷路線:儘管單次報價僅爲明星的一個零頭,但卻因爲足夠便宜而能接到更多的活兒。

對商人來說,高仿意味着性價比。正如一些人願意氪金買高仿LV包包一樣,無非是想有一些能裝點門面的大牌但又不捨得花正品的錢而已。便宜的高仿明星們能給不明就裏的觀衆帶來和明星相似的視覺衝擊。與其請一個十八線小明星,不如請一個價格相當的山寨巨星來得性價比更高。

有數據顯示,山寨明星背後的公司每年從正牌明星那裏截胡的演唱會,就多達一千場。日積月累,山寨明星的商演收入絲毫不遜於二三線小明星。

在周華健山寨者孟華健就常常在抖音裏發佈自己活躍於各大商演場合的視頻,所到之處都受到觀衆的熱烈歡迎。他還曾和雍杰倫一起在北京的livehouse裏開過一場演唱會,門票售價220元。

除了商演之外,山寨明星還有很多賺錢手段。

一個是靠直播賺取打賞和流量補貼,並且推廣商品賺取廣告費。在“雍杰倫”的推廣商品櫥窗裏,從眼影到水果,甚至絞肉機,應有盡有,單個商品的瀏覽量往往就有幾十甚至上百萬。

趙麗穎的模仿者,一場直播下來就可以收到上百萬打賞。

如果哪天想退隱江湖,這些山寨明星的賬號也可以賣個好價錢。根據中新經緯的報道,賬號的價格按粉絲數量算,1萬個粉絲700元,那麼接近200萬粉絲的山寨明星號可以賣什麼價格,你也可以估計了。

除了打廣告、搞直播、跑商演,山寨明星們還有一條鮮少被提及的黑色牟利手段。一位任賢齊模仿者曾對媒體表示,有人聯繫他炒作,安排他假裝任賢齊,被狗仔拍到從三流賓館走出來,再拿這些照片去賣給媒體賺上一筆。

儘管這位任賢齊模仿者拒絕了這種要求,但我們很難說,這背後又有多少山寨明星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接受了這種明顯有違職業道德底線的賺錢方式。

山寨明星們被明星本尊告上法庭的案例,也有過好幾起。

2015年,“山寨汪峯”丁勇在自己的演唱會海報上使用了“汪峯”的真名,並在爲演唱會宣傳的微博裏使用了汪峯本人的4張照片。汪峯一怒之下將丁勇以侵犯姓名權和肖像權爲由告上法庭,要求賠償50萬。

丁勇本人一開始的態度很強硬,在微博回應稱“長得像是我的錯嗎?”之後態度急轉直下,在微博道歉稱自己“本是熱愛音樂,而今卻改途易轍、一錯再錯,只因慾望是內心的魔鬼”。最終法庭判定丁勇確實構成對汪峯的侵權行爲。

除了汪峯之外,林俊杰也不堪山寨明星之擾。一個名叫範一賢的人從2012年開始就靠着模仿林俊杰撈金,後來乾脆直接冒充林俊杰本人,在海報上寫“我和JJ林俊杰有個約會”,並開酒吧做商演賺錢。

韓紅髮微博指責他,“模仿秀,我們能接受,因爲都要活着,要喫飯,放你們一馬,但是你用‘林俊杰’的名字欺騙消費者實在太無恥!”

而JJ的經紀公司也表示,其實他們早就對這個模仿者的行爲不滿,但是卻苦於收集不到證據。

事實上,山寨明星只要學會打一點擦邊球,就能讓人抓不到把柄,比如在宣傳時,在明星的名字後面小小地標註“模仿秀”,或是對明星的名字略加改動,就可以鑽到法律的漏洞裏。

比如有個模仿伍佰的臺灣山寨明星,就把自己的藝名改爲“月光伍佰”,每每走穴演出時,廣告中的“月光”二字都被刻意縮小。在一些商演場合,他甚至被當成伍佰本人來做宣傳。

在一次蘇州地產商演時,主持人沒有認出這位月光伍佰是山寨的,直接把這位他介紹成伍佰本人,他也沒有否認澄清,繼續以伍佰的身份進行表演。後來被粉絲和伍佰經紀團隊公開指責後,他才乖乖道歉。

類似事件層出不窮:在婚禮獻唱的“山寨騰格爾”,被經紀人和粉絲斥責唱的都走音了;走商演的“山寨高曉松”,被高曉松本人發微博指責,稱自己比這位山寨者要高得多、瘦得多。

不過,在法律層面上來說要追究這些山寨明星並不容易,因爲有着許多模糊地帶。

比如,如果是本人真的99%酷似明星本尊,或者整容成明星的樣子,在商演時用自己以假亂真的照片宣傳,算不算侵權?如果不直接用明星的名字,而是使用“小林俊杰”、“阿倫”等名字做宣傳,算不算侵權?

一位知乎法律答主周俊武分析道,“倘若山寨明星只是盡力模糊自身特徵但並不直接使用本尊大名,就並不會構成姓名權侵權;其次,能否把整容行爲解釋爲侵犯他人肖像權,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最後,並非所有仿冒明星的情況都足以構成名譽權侵權,若明星的社會評價沒有因山寨行爲降低時,則很難主張山寨者構成名譽權侵權。

一次又一次的道歉事件,給山寨明星們留下的經驗教訓或許只是下一次打擦邊球時如何更不留痕跡。

那麼,山寨明星最後的歸宿是哪裏呢?

在他們之中,不乏和明星本人保持着良好關係的:

“山寨費玉清”費包包曾多次和費玉清同臺演出;

“山寨汪涵”張強——也就是“明星幫”的總管,曾獲得汪涵本人的鼓勵;

“山寨陳小春”馬永新則因爲拒絕了商業活動要他冒充陳小春的需求,獲得陳小春本人轉發點贊。

也有一些,最後走上了“正途”。周展翅早年憑藉模仿周杰倫在模仿秀節目中獲得冠軍,後來卻逐漸往歌手和演員的身份發展,推出個人原創單曲《山寨大王》,並且出演了好幾部電影電視劇。

曾參演《讓子彈飛》《龍門飛甲》《狄仁傑探案》《智取威虎山》等多部電影電視劇的演員杜奕衡,早年最知名的標籤其實是“山寨劉德華”,他也是劉德華用過最久的替身。

不過像這樣最終能夠走出明星光環的山寨明星,只是這個龐大羣體中極爲個別的例子。更多的人,可能要花費一生的時間,往“和明星100%相似”這個幾乎不可能的終極目標而努力。

作爲“明星的影子”,他們的命運並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隨着模仿的那位明星的星途起伏,山寨明星們的命運也隨之波動,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曾經是名保安的肖基國,爲了專職模仿奧巴馬而辭了工作,但是隨着奧巴馬卸任總統,他本人也跟着沒那麼紅了。

模仿趙本山25年的張二楞,曾經一招鮮喫遍天,不僅憑藉山寨趙本山這一門絕活找到了工作,在深圳買房買車,還收了許多徒弟。

在他最紅的那段時間,去外地演出時不僅有兩輛專車接送,還有專職隨行人員,他覺得自己真的成了腕兒,找上門來的商演,他都會挑選一番,儘管如此依然喫穿不愁。

然而隨着趙本山在2014年底被捲入負面輿論風波,張二楞也開始變得不安起來,焦慮得睡不着,他在公開場合舉牌“力挺趙本山”,但演出機會還是肉眼可見地減少了。

到最後他不得不接一些從前根本瞧不上的陪酒的單子。

他說自己也不是沒想過走出趙本山的影子,但是“表演你自己,還要獲得這麼多人來看,這條路真的太難了”。

參考資料:

AI財經社:山寨明星亂象:商演接到手軟,碰瓷明星拍廣告,有人一個月賺25萬

南都深呼吸:山寨明星的模仿浮生

騰訊娛樂:山寨明星現狀調查

編輯:萊斯利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

“拼多多開80萬年薪,我拒絕了”

相關文章